“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禪山記》)一句,總括了作者的游覽體會(huì),不屬于其“所得”的一項(xiàng)是 |
A.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xiǎn)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其孰能譏之乎?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dú)其為文猶可識(shí)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shí)”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jìn)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shí),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xiǎn)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xiǎn)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選自高一《語文》②,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南水北謂之陽。
B.其文漫滅,獨(dú)其為文猶可識(shí) 文:碑上的文章。
C.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咎:責(zé)怪。
D.至于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相:幫助。
2.以下的句子全都表明作者主張的對于古代流傳下來的事物,應(yīng)該“深思慎取”的原因的一項(xiàng)是 ( )
①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②今言“華”如“華實(shí)”之“華”者,蓋音謬也
③入之愈深,其進(jìn)愈難,而其見愈奇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⑤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⑥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宋代理學(xué)盛行,因此宋人的山水游記也不僅僅只是描景狀物,往往是把寫景與說理巧妙結(jié)合起來,本文便是如此。
B.本文以游洞探險(xiǎn)為例,借助賞奇景要不怕辛苦,形象地揭示出明真理要勇于探索的遭理。
C.本文借助一次游歷,提出了獲取成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見解,即對于渴望成功者而言,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
D.本文是一篇緣事說理的議論文,行文層次清晰,邏輯分析嚴(yán)密,說理深入透辟。
4.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方是時(shí),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補(bǔ)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詩》三百篇, 。(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 。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此予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4、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左丘失明, ;孫子臏腳, ;不韋遷蜀, ;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補(bǔ)寫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小題作答,多選則按前3小題計(jì)分,每小題2分,共6分)
①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此予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②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 。(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③外無期功強(qiáng)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 , 。(李密《陳情表》)
④ , ;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李密《陳情表》)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廣東省中山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其他題
補(bǔ)寫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小題作答,多選則按前3小題計(jì)分,每小題2分,共6分)
①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此予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②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 。(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③外無期功強(qiáng)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 , 。(李密《陳情表》)
④ , ;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李密《陳情表》)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按要求填寫名句及文常。(兩題任選一題)(5分)
(1)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對屈原《離騷》的特點(diǎn)做了這樣的概括:其文約, ,其志潔,其行廉。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談自己從游山中領(lǐng)悟到的人生哲理: , ,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蘇洵《六國論》“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指出了六國對付秦國的辦法;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 ”,表達(dá)出對孔明等壯志難酬、抱撼而終的痛惜。
(2)“鳥”在古典詩詞中,會(huì)被詩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賦予不同的情感色彩!霸旅餍窍, ”讓曹操的求賢建功之心彰著天下;“ ,池魚思故淵”是久困樊籠的陶潛對自然的渴望;“ ,雄飛雌從繞林間”是李白對蜀道之難的摹畫;“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 ”是杜甫對夔門秋色的點(diǎn)綴; ,聲斷衡陽之浦。是王勃對滕王閣秋意闌珊的描摹。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模擬題 題型:默寫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9 模擬題 題型:默寫題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平臺(tái)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bào)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bào)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bào)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bào)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電話:027-86699610 舉報(bào)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