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語文 > 題目詳情
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映帶:映照圍繞,指景物互相襯托。
B.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相與:相互結交。
C.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紀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映帶:映照圍繞,指景物互相襯托。
B.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相與:相互結交。
C.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紀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年云南省芒市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文后各題。
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不敢為人師。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未聞有師。有,輒嘩眾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來南,指唐永貞二年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二年冬,幸大雪逾嶺(嶺,五嶺山脈,嶺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小題1】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犯笑侮犯:觸,這里是冒著、頂著的意思。
B.因抗顏而為師抗顏:指態(tài)度嚴正不屈。
C.被南越中數州 被:覆蓋
D.余以為過言過:過失、錯過。
【小題2】與下列兩句中加點實詞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①群怪聚罵                ②指目牽引
A.①素善留侯張良B.①不恥相師
②非能水也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C.①辱書云,欲相師D.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②卻匈奴七百余里       ②天下云集響應
【小題3】

【小題4】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10分)
(1)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3分)
                                                                              
                                                                              
(2)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3分)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分)
                                                                              
                                                                              
(4)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保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云南省芒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文后各題。

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不敢為人師。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未聞有師。有,輒嘩眾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逼屯,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來南,指唐永貞二年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二年冬,幸大雪逾嶺(嶺,五嶺山脈,嶺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1.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犯笑侮           犯:觸,這里是冒著、頂著的意思。

B.因抗顏而為師     抗顏:指態(tài)度嚴正不屈。

C.被南越中數州    被:覆蓋

D.余以為過言       過:過失、錯過。

2.與下列兩句中加點實詞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①群怪聚罵                 ②指目牽引

A.①素善留侯張良      B.①不恥相師

②非能水也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C.①辱書云,欲相師     D.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②卻匈奴七百余里       ②天下云集響應

3.

4.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10分)

(1)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3分)

                                                                               

                                                                              

(2)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3分)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分)

                                                                              

                                                                              

(4)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保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5題。

  華倫字元化,沛國譙人也。游學徐土,兼通數經。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曉養(yǎng)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貌有壯容。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

  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fā)汗!被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奔锤髋c藥,明旦并起。

  督郵徐毅得病,佗往省。毅謂佗曰:“昨使醫(yī)曹吏劉租針胃管訖,便苦咳嗽,欲臥不安!辟⒃唬骸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之絕技,凡此類也。然本作士人,以醫(yī)見業(yè),意常自悔,后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佗曰:“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佗久遠家思歸,因曰:“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钡郊遥o以妻病,數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fā)遣。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虛詐,便收送。于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荀彧請曰:“佗術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太祖曰:“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遂考竟佗。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崩粑贩ú皇埽⒁嗖粡,索火燒之。佗死后,太祖頭風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yǎng)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奔昂髳圩觽}舒病困,太祖嘆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節(jié)選自《三國志·方技》)

【注】 ①壯:針灸術語。艾炙時,灼一次為一壯。

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應便拔針,病亦行差                            差:病愈

B.當引某,若至,語人                           許:一會兒

C.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fā)汗!被其異                   難:質疑

D.若妻病,賜小豆四十斛                          信:果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若虛詐,便收送之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還也

B.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貌有壯容             臂非加長也,見者遠               

C.須臾便如醉死,無知                漁人一一為具言

D.若其虛詐,便收送                 督郵徐毅得病,佗往省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華佗醫(yī)術造詣高深的一組是               (  )

①游學徐土,兼通數經 ②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 ③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 ④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 ⑤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救⑥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華佗治病時,配制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即可,他心里明了藥物的分量、比例,也用不著再稱量,把藥煮熟就讓病人服飲,告訴病人的禁忌及注意事項,病人很快就能痊愈。

B.華佗在實施腹部外科手術時使用“麻沸散”,一會兒病人便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這樣就開刀取出病人腹內的結積物。他在針灸的用穴、進針、灸壯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C.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尋、李延同時到來就診,病痛的癥狀相同。華佗卻認為倪尋是外實癥,李延是內實癥,所以治療的方法也不同。次日早晨兩人即都已病愈,行動自如。

D.華佗所處的社會醫(yī)生屬于“方技”,被視為“賤業(yè)”,但是華佗卻能夠以醫(yī)術養(yǎng)活自己并以服務人民群眾而自豪,最終因不愿意成為為統(tǒng)治者個人服務的醫(yī)官,被曹操殺害。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救。

  譯文:                                   

(2)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

  譯文:                                      

(3)佗術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河北省邢臺二中2009年高考模擬試卷(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徒單恭,本名斜也。斜也貪鄙,使工繪一佛像,自稱嘗見佛,其像如此,當以金鑄之。遂賦屬縣金,而未嘗鑄佛,盡入其家,百姓號為“金總管”。秉德①廉訪官吏,斜也以贓免。

  海陵②篡立,海陵后徒單氏,斜也女,由是復用為會寧牧,封王。未幾,拜平章政事,海陵獵于胡剌渾水,斜也編列圍場,凡平日不相能者輒杖之。海陵謂宰相曰:“斜也為相,朕非私之。今聞軍國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無取,豈千慮無一得乎?”他宰相無以對,溫都思忠舉數事對曰:“某事本當如此,斜也輒以為如彼,皆妄生異議,不達事宜。臣逮事康宗,累朝宰相未嘗有如斜也專恣者。”海陵默然。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馮仲尹,御史臺劾之,海陵杖之二十。斜也猛安部人撒合出者,言斜也強率取部人財物。海陵命侍御史保魯鞫③之。保魯鞫不以實,海陵杖保魯,而以撒合出為符寶祗候。

  斜也兄定哥尚太祖長女兀魯,定哥死無子,以季弟之子查剌為后。斜也謀取其兄家財,強納兀魯為室而不相能,兀魯嘗怨詈斜也。斜也妾忽撻與兀魯不葉,乃譖兀魯于海陵后徒單氏曰:“兀魯怨上殺其兄宗敏,有怨望語!睍n王亨改廣寧尹,諸公主宗婦往賀其母,兀魯以言慰亨母,忽撻亦以怨望指斥誣兀魯。海陵使蕭裕鞫之,忽撻得幸于徒單后,左驗皆不敢言,遂殺兀魯,斜也因而盡奪查剌家財。大定間皆追正之。海陵以兀魯有怨望語,斜也不奏,遂杖斜也,免所居官。俄,復為司徒,進拜太保,領三省事,兼勸農使。再進太師,封梁晉國王。

  貞元二年九月,斜也從海陵獵于順州。方獵,聞斜也薨,即日罷獵,臨其喪,親為擇葬地,遣使營治。及葬,賜辒辌車,上及后率百官祭之,賜謚曰忠。正隆間,改封趙國王,再進齊國公。

——選自《金史·徒單恭傳》(卷一二○)

  注釋:①秉德:即完顏秉德。②海陵:即海陵王完顏亮。③鞫:立案調查。

(1)

對下列加粗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

凡平日不相能者輒杖之 不相能者:與他不和的人。

B.

逮事康宗 逮事:逮捕伏侍。

C.

強納兀魯為室而不相能 不相能:心意不相投合。

D.

韓王亨改廣寧尹 會:恰逢。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金鑄之/斜也贓免

B.

由是復用會寧牧/斜也

C.

海陵獵胡剌渾水/斜也都堂脊杖令史馮仲尹

D.

以撒合出為符寶祗候/聲非加疾也,聞者彰

(3)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說明徒單恭貪鄙自私的一組是

①海陵后徒單氏,斜也女

②斜也編列圍場

③遂賦屬縣金,而未嘗鑄佛

④強納兀魯為室

⑤盡奪查剌家財

⑥豈千慮無一得乎?

[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③④⑤

(4)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徒單恭是個很會玩花樣的人,他為了弄錢,居然請畫師畫一佛像而仿鑄之,但勒索百姓錢財后,又不見其真鑄佛像。

B.

徒單恭很會糊弄皇上,居然自己做主任意改變皇上打獵的地方,而且乘機鞭打那些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C.

徒單恭為政貪鄙自私,挾恨報復,后因其妻兀魯被讒怨望事而被免官,不久又被任命為司徒,進拜太保,領三省事,兼勸農使。

D.

徒單恭之所以能夠逍遙法外,是因為有皇上的庇護,皇上幾次都為他說好話,他死后皇上更是親臨慰問,并安排其后事。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遂賦屬縣金,而未嘗鑄佛,盡入其家,百姓號為“金總管”。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妄生異議,不達事宜。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兀魯以言慰亨母,忽撻亦以怨望指斥誣兀魯。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11-12學年河南長葛市第三實驗高中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王   羲  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辫b曰:“正此佳婿邪!”記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新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嘗至門生家,見篚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輒灑掃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節(jié)選自《晉書·王羲之傳》,有刪改)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向是(    )(3分)

A.及長,辯贍贍:豐富
B.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目:看
C.然聞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D.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冠:位居第一
【小題2】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部表明王羲之“率性而為”的性格的一組是(   )(3分)
①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②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③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   ④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⑤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       ⑥止一吊,遂不重詣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王羲之是司徒王導的堂侄,年幼是并沒有顯出什么特異之處,成人后擅長隸書,被稱為古往今來的佼佼者。后來被太尉郗鑒相中,成為郗家的乘龍快婿。
B.王羲之淡薄名利,性喜自然,曾與謝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寫下著名的《蘭亭集序》以抒發(fā)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書法精湛,不但擅長楷書和隸書,而且主張學習書法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只不過為人狂放傲岸,言談之間常常把自己與鐘繇、張芝相提并論。
D.驃騎將軍王述在會稽任職時,恰逢母喪,王羲之因為與之感情上有隔閡,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沒有再去,王述對此深為遺憾。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⑵、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山東省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蘭陵武王長恭,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并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邙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后為太尉,與段韶討柏谷,又攻定陽。韶病,長恭總其眾。
邙山之捷,后主謂長恭曰:“入陣及深,失利悔無所及!睂υ唬骸凹沂掠H切,不覺遂然。”帝嫌其稱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陽,其屬尉相愿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貪殘?”長恭未答。相愿曰:“豈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見忌,欲自穢乎?”長恭曰:“然!毕嘣冈唬骸俺⑷艏赏,于此犯便當行罰,求福反以速禍!遍L恭泣下,前膝請以安身術。相愿曰:“王前既有勛今復告捷威聲太重宜屬疾在家勿預事!遍L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擾,恐復為將,嘆曰:“我去年面腫,今何不發(fā)!”自是有疾不療。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飲以毒藥。長恭謂妃鄭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妃曰:“何不求見天顏?”長恭曰:“天顏何由可見!”遂飲藥薨。贈太尉。
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參軍陽士深表列其贓,免官。及討定陽,陽士深在軍,恐禍及。長恭聞之曰:“吾本無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嘗入朝而仆從盡散,惟有一人,長恭獨還,無所譴罰。武成賞其功,命賈護為買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責券,臨死日,盡燔之。
(節(jié)選自《北齊書?高長恭傳》)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長恭總其眾總:統(tǒng)領

B.求福反以速禍速:加速

C.今何不發(fā)發(fā):發(fā)作

D.為將躬勤細事躬:親自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邙山之捷不忍殺之,以賜公

B.朝廷若忌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C.于此犯便當行罰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不賂者以賂者喪

3.下列用“/”給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王 前 既 有 勛 今 復 告 捷 威 聲 太 重 宜 屬 疾 在 家 勿 預 事。

A.王 前 既 有 勛 / 今 復 告 捷 / 威 聲 太 重 / 宜 屬 疾 在 家 / 勿 預 事。

B.王 前 既 有 勛 / 今 復 告 捷 / 威 聲 太 重 / 宜 屬 疾 / 在 家 勿 預 事。

C.王 前 / 既 有 勛 / 今 復 告 捷 / 威 聲 太 重 / 宜 屬 疾 / 在 家 勿 預事。

D.王 前 / 既 有 勛 / 今 復 告 捷 / 威 聲 太 重 / 宜 屬 疾 在 家 / 勿 預事。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4分)
譯文:                                                                                 
(2)豈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見忌,欲自穢乎?(4分)
譯文:                                                                                
(3)長恭謂妃鄭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4分)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湖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蘇綽字令綽,武功人,父協(xié),武功郡守。綽少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從兄讓為汾州刺史,上餞于都門外。臨別,謂曰:“卿家子弟中,誰可任用者?”讓因薦綽。文帝乃召為行臺郎中。在官歲余,未見知。然諸曹疑事,皆詢于綽而后定。所行公文,綽又為之條式。臺中咸稱其能。帝與仆射周惠達倫事,惠達不能對,請出外議之,乃召綽,告以其事,綽即為量定;葸_入呈。周文稱善,謂曰:“誰與卿為此議者?”惠達以綽對,因稱其有王佐才。帝曰:“吾亦聞之久矣!睂こ髯衾伞

上與公卿往昆明池觀魚,行至城西漢故倉池,顧問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蘇綽博物多通,請問之!蹦苏倬b問,具以狀對。上大悅,因問天地造化之始,歷代興亡之跡。綽既有口辨,應對如流。遂留綽至夜,問以政道,臥而聽之。綽于是指陳帝王之道,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覺膝之前席。語遂達曙不厭。詰朝,即拜大行臺左丞,參典機密。自是寵遇日隆。大統(tǒng)三年齊神武三道入寇諸將咸欲分兵御之獨綽意與上同遂并力拒竇泰,擒之于潼關。封美陽縣伯。

綽性儉素,不事產業(yè),家無余財。以海內未平,常以天下為已任。博求賢俊,共弘政道,凡所薦達,皆至大官,上亦推心委任,而無間言焉;虺鲇,常預署空紙以授綽,若須有處分,則隨事施行。及還,啟知而己。綽常謂為國之道,當愛人如慈父,訓人如嚴師。每與公卿議論,自晝達夜,事無巨細,若指諸掌。積思勞倦,遂成氣疾。十二年,卒于位,時年四十九。                                      (《北史·蘇綽傳》)

1.對下面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除著作佐郎 尋:不久

B.博求賢俊,共政道 弘:改變

C.而無言焉 間:嫌怨

D.上乃起,整衣坐 危:端正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在官歲余,未見知                      誰與卿為此議者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獨樂樂,與民樂樂,孰樂

A.兩個“見”相同,兩個“與”也相同。

B.兩個“見”相同,兩個“與”不同。

C.兩個“見”不同,兩個“與”相同。

D.兩個“見”不同,兩個“與”也不同。

3.給文中劃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大統(tǒng)三年/齊神武三道入寇諸/將咸欲分兵御之/獨綽意與上同。

B.大統(tǒng)三年/齊神武三道入/寇諸將咸欲分/兵御之/獨綽意與上同。

C.大統(tǒng)三年/齊神武三道入寇/諸將咸欲分兵御之/獨綽意與上同。

D.大統(tǒng)三年/齊神武三道入寇諸/將咸欲分兵御之獨綽/意與上同。

4.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蘇綽之所以能做官,是因為他的堂兄蘇讓的推薦。開始,他并沒有引起皇帝的重視,后來因為許多官員找他解決疑難問題,才逐漸引起皇帝的注意。

B.蘇綽非常有才學,尤其對于政治和歷史有獨到的見解。在隨皇帝去昆明池的時候,蘇綽詳細陳述了帝王安幫定國的根本道理,委婉地勸諫皇帝不要享樂誤國。

C.大統(tǒng)三年齊兵入侵,諸將都主張分兵抵擋,只有蘇綽的想法得到了周文帝的認同,結果證明蘇綽的計策是正確的。

D.蘇綽為人儉樸,不經營私人田產,把治理天下當作自己的責任,為國家廣泛尋求優(yōu)秀人才,周文帝也是誠心誠意地委任他,有些事情,甚至可以不經皇帝,由他作主安排實行。

5.解釋下面的句子:

① 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覺膝之前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② 或出游,常預署空紙以授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分)

③ 綽常謂為國之道,當愛人如慈父,訓人如嚴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是儀傳

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也。本姓氏,初為縣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儀,言“氏”字“民”無上,可改為“ 是”,乃遂改焉。

孫權承攝大業(yè),優(yōu)文征儀。到見親任,專典機密,拜騎都尉。呂蒙圖襲關羽,權以問儀,儀善其計,勸權聽之。從討羽,拜忠義校尉。儀陳謝,權令曰:“孤雖非趙簡子,卿安得不自屈為周舍邪?”

既定荊州,都武昌,拜裨將軍 ,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復授兵,儀自以為非材,固辭不受。黃武中,遣儀之皖就將軍劉邵,欲誘致曹休,休到,大破之,遷偏將軍,入闕省尚書事。外總平諸官,兼領辭訟,又令教諸公子書學。

大駕東遷,太子登留鎮(zhèn)武昌,使儀輔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詢,然后施行。進封都鄉(xiāng)侯。后從太子還建業(yè),復拜侍中、中執(zhí)法。平諸官事、領辭訟如舊。典校郎呂壹誣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謗訕國政,權怒,收嘉系獄,悉驗問。時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聞之,儀獨云無聞。于是見窮詰累日,詔旨轉厲,群臣為之屏息。儀對曰:“今刀鋸已在臣頸,臣何敢為嘉隱諱,自取夷滅,為不忠之鬼!顧以聞知當有本末!眱x據實答問,辭不傾移。權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魯二宮初立,儀以本職領魯王傅。為傅盡忠,動輒規(guī)諫,事上勤,與人恭。不治產業(yè),不受施惠,為屋舍才足自容。鄰家有起大宅者,權出望見,問起大宅者誰,左右對曰:“似是儀家也!睓嘣唬骸皟x儉,必非也!眴柟摇F湟娭湃绱。服不精細,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蓄。權聞之,幸儀舍,求視蔬飯,親嘗之,對之嘆息,即增俸賜,益田宅。儀累辭讓,以恩為戚。

時時有所進達,未嘗言人之短。權嘗責儀以不言事,無所是非,儀對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職,懼于不稱,實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聽!笔聡鴶凳,未嘗有過。呂壹歷白將相大臣,或一人以罪聞者數四,獨無以白儀。權嘆曰:“使人盡如是儀,當安用科法為!”及寢疾遺令素棺斂以時服務從省約年八十一卒。

(《三國志·吳書》)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權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B.權怒,收嘉系獄                     系:關押,拘捕

C.儀累辭讓,以恩為戚                 戚:親戚

D.遷偏將軍,入闕省尚書事             省:省略、減少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是儀為人謹慎的一組是(。

 、賲蚊蓤D襲關羽,權以問儀,儀善其計

  ②權嘗責儀以不言事,無所是非

  ③即增奉賜,益田宅。儀累辭讓,以恩為戚

 、芊痪,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蓄

  ⑤在刁嘉案件中,“儀據實答問,辭不傾移”

 、迏我細v白將相大臣,或一人以罪聞者數四,獨無以白儀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下列對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是儀本姓氏,因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無百姓,便改變了自己的姓氏。

  B.是儀因其清廉、謹慎、正直,而受到孫權的賞識和高度信任。

  C.在敘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時,作者主要采用對比的手法以突出是儀的忠勇公正。

D.是儀經常推薦賢才,又從不說人家的短處,于是引起孫權對他的責備,說他“不言事,無所是非”。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典校郎呂壹誣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謗訕國政,權怒,收嘉系獄,悉驗問。

(2)服不精細,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是儀傳

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也。本姓氏,初為縣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儀,言“氏”字“民”無上,可改為“ 是”,乃遂改焉。

孫權承攝大業(yè),優(yōu)文征儀。到見親任,專典機密,拜騎都尉。呂蒙圖襲關羽,權以問儀,儀善其計,勸權聽之。從討羽,拜忠義校尉。儀陳謝,權令曰:“孤雖非趙簡子,卿安得不自屈為周舍邪?”

既定荊州,都武昌,拜裨將軍 ,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復授兵,儀自以為非材,固辭不受。黃武中,遣儀之皖就將軍劉邵,欲誘致曹休,休到,大破之,遷偏將軍,入闕省尚書事。外總平諸官,兼領辭訟,又令教諸公子書學。

大駕東遷,太子登留鎮(zhèn)武昌,使儀輔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詢,然后施行。進封都鄉(xiāng)侯。后從太子還建業(yè),復拜侍中、中執(zhí)法。平諸官事、領辭訟如舊。典校郎呂壹誣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謗訕國政,權怒,收嘉系獄,悉驗問。時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聞之,儀獨云無聞。于是見窮詰累日,詔旨轉厲,群臣為之屏息。儀對曰:“今刀鋸已在臣頸,臣何敢為嘉隱諱,自取夷滅,為不忠之鬼!顧以聞知當有本末!眱x據實答問,辭不傾移。權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魯二宮初立,儀以本職領魯王傅。為傅盡忠,動輒規(guī)諫,事上勤,與人恭。不治產業(yè),不受施惠,為屋舍才足自容。鄰家有起大宅者,權出望見,問起大宅者誰,左右對曰:“似是儀家也!睓嘣唬骸皟x儉,必非也!眴柟。其見知信如此。服不精細,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蓄。權聞之,幸儀舍,求視蔬飯,親嘗之,對之嘆息,即增俸賜,益田宅。儀累辭讓,以恩為戚。

時時有所進達,未嘗言人之短。權嘗責儀以不言事,無所是非,儀對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職,懼于不稱,實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聽。”事國數十年,未嘗有過。呂壹歷白將相大臣,或一人以罪聞者數四,獨無以白儀。權嘆曰:“使人盡如是儀,當安用科法為!”及寢疾遺令素棺斂以時服務從省約年八十一卒。

(《三國志·吳書》)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權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B.權怒,收嘉系獄                     系:關押,拘捕

C.儀累辭讓,以恩為戚                 戚:親戚

D.遷偏將軍,入闕省尚書事             省:省略、減少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是儀為人謹慎的一組是( )

 、賲蚊蓤D襲關羽,權以問儀,儀善其計

 、跈鄧L責儀以不言事,無所是非

  ③即增奉賜,益田宅。儀累辭讓,以恩為戚

 、芊痪,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蓄

  ⑤在刁嘉案件中,“儀據實答問,辭不傾移”

 、迏我細v白將相大臣,或一人以罪聞者數四,獨無以白儀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下列對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是儀本姓氏,因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無百姓,便改變了自己的姓氏。

  B.是儀因其清廉、謹慎、正直,而受到孫權的賞識和高度信任。

  C.在敘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時,作者主要采用對比的手法以突出是儀的忠勇公正。

D.是儀經常推薦賢才,又從不說人家的短處,于是引起孫權對他的責備,說他“不言事,無所是非”。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典校郎呂壹誣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謗訕國政,權怒,收嘉系獄,悉驗問。

(2)服不精細,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