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詞的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秋天的影——倩:美好。
B.不能自——已:止,抑制。
C.何嘗不——然:對,是。
D.回味不——永:久遠(yuǎn)。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詞的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秋天的影——倩:美好。
B.不能自——已:止,抑制。
C.何嘗不——然:對,是。
D.回味不——永:久遠(yuǎ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朱修之,字恭祖,義興平氏人也。曾祖燾,晉平西將軍。祖序,豫州刺史。父諶,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遷司徒從事中郎,文帝謂曰:“卿曾祖昔為王導(dǎo)丞相中郎,卿今又為王弘中郎,可謂不忝爾祖矣!焙箅S到彥之北伐。彥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臺,為虜所圍,數(shù)月糧盡,將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虜。

    拓跋燾嘉其守節(jié),以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潛謀南歸,妻疑之,每流涕問其意,修之深嘉其義,竟不告也。后鮮卑馮弘稱燕王,拓跋燾伐之,修之與邢懷明并從。又有徐卓者,復(fù)欲率南人竊發(fā),事泄被誅。修之、懷明懼奔馮弘,弘不禮。留一年,會宋使傳詔至,修之名位素顯,傳詔見即拜之。彼國敬傳詔,謂為“天子邊人”,見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禮。時魏屢伐弘,或說弘遣修之歸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為黃門侍郎,累遷江夏內(nèi)史。雍州刺史劉道產(chǎn)卒,群蠻大動,修之為征西司馬討蠻,失利。孝武初,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寬簡,士眾悅附。及荊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反,檄修之舉兵;修之偽與之同,而遣使陳誠于帝。帝嘉之,以為荊州刺史。義宣聞修之不與己同,乃以魯秀為雍州刺史,擊襄陽。修之命斷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義宣敗于梁山,單舟南走,修之率眾南定遺寇。時竺超民執(zhí)義宣,修之至,乃殺之,以功封南昌縣侯。

    修之治身清約,凡所贈貺,一無所受。有餉,或受之,而旋與佐吏分之,終不入己,唯以撫納群蠻為務(wù)。征為左民尚書,轉(zhuǎn)領(lǐng)軍將軍。去鎮(zhèn),秋毫不犯,計在州然油及牛馬谷草,以私錢十六萬償之。然性儉克少恩情,姊在鄉(xiāng)里,饑寒不立,修之未嘗供贍。嘗往視姊,姊欲激之,為設(shè)菜羹粗飯,修之曰:“此乃貧家好食!敝嘛柖。                                                  

(節(jié)選自《宋書·朱修之傳》,有刪改)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可謂不忝爾祖矣                      忝:辱沒

    B.修之、懷明懼奔馮弘,弘不禮              禮:以禮相待  

    C.時竺超民執(zhí)義宣                              執(zhí):掌管

    D.而旋與佐吏分之                              旋:隨即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朱修之能守節(jié)的一組是       (    )

    ①修之潛謀南歸          ②留修之戍滑臺,為虜所圍  

    ③而遣使陳誠于帝        ④復(fù)欲率南人竊發(fā)  

    ⑤凡所贈貺,一無所受   ⑥修之率眾南定遺寇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在平定義宣的叛亂中,朱修之先是假裝同意和義宣一起叛亂,然后又?jǐn)嗔唆斝愕倪M攻道路,使他無功而返,最終朱修之又殺了義宣。

    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一樣,都擔(dān)任不小的官職。后來跟隨到彥之北伐,在留守滑臺的時候,被敵人圍困,雖堅持?jǐn)?shù)月,但最終被俘。

    C.雖然拓跋燾很賞識他,但朱修之畢竟是南人而時時想著回去。后來在隨拓跋燾討伐馮弘時,終于找機會逃走,最終在傳詔的幫助下回到了宋國。

    D.朱修之雖然非常節(jié)約,但對生活貧困的姐姐顯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時,姐姐準(zhǔn)備了很差的飯菜來激他,但他并沒有為之所動。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拓跋燾嘉其守節(jié),以為侍中,妻以宗室女。

                                                                                  

                                                                                  

(2)及義宣敗于梁山,單舟南走,修之率眾南定遺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7屆廣東高中語文新結(jié)構(gòu)測試模擬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題。

  初,賈島連敗文場,囊篋空甚,遂為浮屠,名無本。來東都,旋往京,居青龍寺。元和中,元、白變尚輕淺,島獨按格入僻,以矯浮艷。當(dāng)冥搜之際,前有王公貴人皆不覺,游心萬仞,慮入無窮。自稱碣石山人。嘗嘆曰:“知余素心者,惟終南紫閣、白閣諸峰隱者耳!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

  嘗跨蹇驢張蓋,橫截天衢。時秋風(fēng)正厲,黃葉可掃,遂吟曰:“落葉滿長安!狈剿紝俾(lián),杳不可得,忽以“秋風(fēng)吹渭水”為對,喜不自勝,因唐突大京兆劉棲楚,被系一夕,旦釋之。

  后復(fù)乘閑策蹇訪李凝幽居,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庇钟鳌吧谩保瑹捴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傍觀皆訝。時韓退之尹京兆,車騎方出。不覺沖至第三節(jié),左右擁至馬前。島具實對,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韓駐久之,曰:“敲字佳!彼觳⑥\歸,共論詩道。結(jié)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舉進士,愈贈詩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風(fēng)云頓覺閑。天恐文章渾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弊源嗣。

  時新及第,寓居法乾無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聞鐘樓上有吟聲,遂登,于島案上取卷覽之,島不識,因作色,攘臂睨而奪之曰:“郎君鮮醴自足,何會此耶?”帝下樓去。繼而覺之,大恐,伏闕待罪,上訝之。他日,乃授遂州長江主簿,后稍遷普州司倉。臨死之日,家無一錢,惟病驢、古琴而已。當(dāng)時誰不愛其才而惜其薄命!

  島貌清意雅,談玄抱佛,所交悉塵外之人。況味蕭條生計齟齬自題曰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歲所作置幾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終年苦心也痛飲長謠而罷

(選自[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賈島》有刪改)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囊篋空甚,遂為浮屠  浮屠:此指出家之人,僧人。

B.

攘臂而奪之     睨:斜著眼睛看。

C.

所交塵外之人    悉:熟悉。

D.

來東都,往京    旋:不久。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島獨按格人僻,矯浮艷   請奉盆缶秦王,相娛樂

B.

韓駐久,曰:“敲字佳。” 頃,煙炎張?zhí)臁?/P>

C.

島案上取卷覽之      得復(fù)見將軍

D.

授遂州長江主簿      而陋者以斧斤考擊求之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賈島一開始因為科舉連連失利,加上生活貧困,就出家當(dāng)了和尚。后來得到韓愈的賞識并結(jié)為布衣之交;還俗后,中了進士,但蕭條的家境始終沒有改變。

B.

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時,遭到了賈島的侮辱。當(dāng)時賈島沒有認(rèn)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樓上的人是賈島,賈島憑外貌斷定對方是富貴之人而報以輕蔑的態(tài)度。

C.

賈島兩次沖撞了京兆尹的車隊,但結(jié)果迥然不同:韓愈心胸豁達,愛才惜才,相比之下,劉棲楚心胸狹窄。

D.

賈島以苦吟著稱,冥思苦想之際,前站王公貴人視而不見,甚至因苦吟而沖撞官員車隊而被關(guān)押,邊走邊作“推”、“敲”之狀以斟酌吟詩選詞,這些都表現(xiàn)出他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癡迷之至。

(4)

用“/”給第一部分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斷句

況味蕭條生計齟齬自題曰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歲所作置幾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終年苦心也痛飲長謠而罷

(5)

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嘗嘆曰:“知余素心者,惟終南紫閣、白閣諸峰隱者耳!

譯文:________

②島具實對,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譯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訓(xùn)練必修二語文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加粗詞的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秋天的影  倩:美好。

B.

不能自   已:止,抑制。

C.

何嘗不然   然:對,是。

D.

回味不永   永:久遠(yuǎ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遼寧省撫順二中2014屆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yè),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于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xué)士皆師尊之。今上即位,為江都相。以春秋災(zāi)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中廢為中大夫,居舍,著災(zāi)異之記。是時遼東高廟災(zāi),主父偃疾之,取其書奏之天子。天子召諸生示其書,有刺譏。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其師書,以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當(dāng)死,詔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復(fù)言災(zāi)異。

  董仲舒為人廉直。是時方外攘四夷,公孫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為從諛。弘疾之,乃言上曰獨董仲舒可使相繆西王。膠西王素聞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獲罪,疾免居家。至卒,終不治產(chǎn)業(yè),以修學(xué)著書為事。故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于春秋,其傳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為谷梁春秋。自公孫弘得用,嘗集比其義,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蘭陵褚大,廣川殷忠,溫呂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長史,持節(jié)使決淮南獄,於諸侯擅專斷,不報。以春秋之義正之,天子皆以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為郎、謁者、掌故者以百數(shù)。而董仲舒子及孫皆以學(xué)至大官。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公孫弘春秋不如董仲舒 治:研究

B.

比其義       集:聚集

C.

自公孫弘得      用:重用

D.

弟子者,至于命大夫  通:通達

(2)

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現(xiàn)董仲舒“治學(xué)修身”的一組是

①蓋三年董仲舒不觀于舍園

②進退容止,非禮不行

③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

④董仲舒以弘為從諛

⑤至卒,終不治產(chǎn)業(yè),以脩學(xué)著書為事

⑥於諸侯擅專斷,不報

[  ]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⑤⑥

D.

①③④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

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他居家教書,上門求學(xué)的人很多,他都能能一一親授。

B.

董仲舒認(rèn)為公孫弘為人阿諛逢迎,公孫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薦他擔(dān)當(dāng)狠毒暴戾的膠西王之相。

C.

董仲舒為中大夫后,在家寫了《災(zāi)異之記》。這時遼東高帝廟火災(zāi),主父偃就竊其書上奏天子,認(rèn)為書中有指責(zé)譏諷朝政之事。

D.

董仲舒對《春秋》很精通,他學(xué)以致用,根據(jù)《春秋》經(jīng)義公正斷案,天子都認(rèn)為很對。

(4)

請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于是下董仲舒吏,當(dāng)死,詔赦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

(2)故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于春秋。

譯文: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南省高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放鶴亭記
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亻素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詩》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蓋其為物,清遠(yuǎn)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wèi)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衛(wèi)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yuǎn)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于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鄙饺诵廊欢υ唬骸坝惺窃眨 蹦俗鞣批Q、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婉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fù)擊。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而望,得異境焉——升:登上
B.鳴鶴在陰,其子之——和:和睦
C.隱德之士,而玩之——狎:親近
D.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北邊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故《易》、《詩》人比賢人君子——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煩執(zhí)事?
B.縱所如,或立于陂田——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孰能譏之乎?
C.宜若有益無損者——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D.鶴鳴于九皋,聲聞天——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所溺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B.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
C.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D.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
4.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記敘了建亭的時間、地點和緣由,描寫了放鶴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過對山人放鶴、收鶴的敘述,說明了放鶴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過與山人的對話,明確表達了作者對“隱居之樂”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鶴、招鶴之歌作結(jié),意境悠遠(yuǎn),余韻綿長。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飲酒于斯亭而樂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xí) 高一語文 蘇教版(新課標(biāo)·2004年初審) 蘇教版 題型:048

語段閱讀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A.

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 旋:掉轉(zhuǎn)

B.

不見水 端:盡頭

C.

秋水至,百川灌河 時:時間

D.

今睹之難窮也 子:指海神若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中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聞道百,以為莫己

[  ]

A.

徐公不君之美也

B.

使?fàn)T之武見秦軍

C.

四方之民歸之,水之歸下也

D.

亡鄭而有益于君

(3)

以下六句話,能夠表示河伯愧疚的一項是( 。

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趦蓻邃狙轮g,不辯牛馬、邸奥劦腊,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芮曳蛭覈L聞少仲尼之聞 ⑤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尥笙蛉舳鴩@

[  ]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4)

下列說法與課文的寓義不一致的一項是(  )

[  ]

A.

宇宙之間的“道”是“難窮”的,而人們的認(rèn)識是有限的。

B.

驕傲自滿來源于思想上的主觀、片面。

C.

胸懷寬闊、志向遠(yuǎn)大的人,前程不可估量。

D.

投身生活,擴大視野,不斷實踐,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5)

翻譯。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必修二訓(xùn)練語文粵教版 粵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1)

下列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百川河         灌:灌注,流入。

B.

河伯始其面目      旋:掉轉(zhuǎn)。

C.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矣  殆:大概。

D.

流之大         涇:同“徑”。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B.

C.

D.

(3)

下列句子中,詞類活用屬同一種情況的兩項是

A.

順流而東行

B.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C.

輕伯夷之義者

D.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4)

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兩項是

A.

我之謂也

B.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

C.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D.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5)

這篇文章用寓言設(shè)喻,蘊涵一個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蘇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徐九思,貴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縣。始視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竊印者,九思擿其奸,論如法。郡吏為叩頭請,不許,于是人人惴恐。為治,于單赤務(wù)加恩,而御豪猾特嚴(yán)。訟者,抶不過十。諸所催科,預(yù)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隸莫敢至鄉(xiāng)落?h東西通衢七十里,塵土積三尺,雨雪,泥沒股。九思節(jié)公費,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數(shù)遣中貴醮神三茅山,縣民苦供應(yīng)。九思搜故牒,有鹽引金久貯于府者,請以給賞,民無所擾。歲侵,谷涌貴。巡撫發(fā)倉谷數(shù)百石,使平價糶而償直于官。九思曰:“彼糴者,皆豪也。貧民雖平價不能糴!蹦艘詴r價糶其半,還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餓者。谷多,則使稱力分負(fù)以去,其山谷遠(yuǎn)者,則就旁富人谷,而官為償之,全活甚眾。積九載,遷工部主事,歷郎中,治張秋河道。漕河與鹽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則泛濫為田患。九思議筑減水橋于沙灣,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則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則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為永利。(節(jié)選自《明史·徐九思傳》)
  【注】①單赤:孤苦無依的平民。②催科:催收租稅。③中貴:有權(quán)勢的太監(jiān)。④鹽引:商人運銷官鹽的憑證。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始視事,恂恂若不能——視事:官吏到職開始工作
B.不許,于是人人惴恐——惴恐:恐懼
C.塵土積三尺,雨雪,泥沒股——雨雪:下雪
D.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郡吏叩頭請,不許/誰大王為此計者
B.請給賞,民無所擾/天將酬長厚者
C.使平價糶償直于官/萬鐘則不辨禮義受之
D.漕水溢泛濫為田患/公使陽處父追之,在舟中矣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俄有吏空牒竊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餓者
C.其山谷遠(yuǎn)者,則旁富人谷
D.而官為償之,全活甚眾
(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說明徐九思為民謀利的一組是(     )
①九思擿其奸,論如法 
②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 
③有鹽引金久貯于府者,請以給賞 
④巡撫發(fā)倉谷數(shù)百石 
⑤乃以時價糶其半,還直于官 
⑥少則有所限而不至于涸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徐九思吏治嚴(yán)明,堅決處罰違紀(jì)官吏,盡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則盡力施恩于孤苦無依的平民,嚴(yán)加管束邪惡奸猾的勢力。
B.徐九思關(guān)心百姓疾苦,他翻修道路以方便交通,又在朝廷祭神擾民的情況下,請求動用府庫中的鹽稅收入賞賜百姓,以減輕百姓的負(fù)擔(dān)。
C.徐九思處理政事靈活變通,災(zāi)荒年份巡撫平價賣糧,他認(rèn)為只有富豪才有能力買糧,因而動用部分糧食無償周濟瀕于死亡的饑餓貧民。
D.徐九思注意水利建設(shè),為避免河水泛濫淹沒良田,他興建工程溝通漕河、鹽河,使水溢時能泄水入海,水少時又不致干涸,使百姓永久得利。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隸莫敢至鄉(xiāng)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貧民雖平價不能糴。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以時價糶其半,還直于官。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谷多,則使稱力分負(fù)以去。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別賦(節(jié)選
江淹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fù)燕宋兮千里;虼禾馐忌,乍秋風(fēng)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fēng)蕭蕭兮異響,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滯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cè)。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帆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
  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帳飲東都,送客金谷。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造分手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
  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割慈忍愛,離邦去里。瀝泣共訣,技血相視。驅(qū)征馬而冪顧,見行塵之時起。方銜感于一劍,非買價于泉里。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邊郡未和,負(fù)羽從軍。遼水無極,雁山參云,閨中風(fēng)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煜。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左右兮魂動,親賓兮淚滋?砂咔G兮贈恨,惟樽酒兮敘悲。值秋雁兮飛日,當(dāng)白露兮下時。怨復(fù)怨兮遠(yuǎn)山曲,去復(fù)去兮長河湄。(選自《古文鑒賞辭典》)
 注:①燕趙:《古詩》有“燕趙多佳人,美者額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趙。②韓國:指戰(zhàn)國時俠士聶政為韓國嚴(yán)仲子報仇,刺殺韓相俠累一事。趙廁:指戰(zhàn)同初期,豫讓人宮涂廁,挾匕首欲刺死趙襄子一事。③吳宮:指春秋時專諸置匕首于魚腹,在宴席間為吳國公子光刺殺吳王一事。燕市:指荊軻與朋友高漸離等飲于燕國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圖中,至秦獻圖刺秦王未成,被殺。④負(fù)羽:挾帶弓箭。
1對下列語句中加粗的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掩金觴而誰    御:進用   
B.事乃萬族        族:聚集   
C.琴羽張兮簫鼓  陳:陳列  
D.分手而銜涕    造:等到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是行子腸斷 ②舉匏樽相屬
B.①車逶遲山側(cè)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其址
C.①橫玉柱沾軾 ②盡吾志也不能至者
D.①見紅蘭受露 ②及其所既倦
3.以下六句話全部都是直接抒寫離別之情的一組是(  )  
①掩金觴而誰御   
②橫玉柱而沾軾  
③見紅蘭之受露  
④燕趙歌兮傷美人   
⑤瀝泣共訣,投血相視   
⑥或乃邊郡未和,負(fù)羽從軍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③⑥
4下列對節(jié)選文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篇賦以濃郁的抒情筆調(diào),運用環(huán)境烘托、情緒渲染、心理刻畫等表現(xiàn)手法,通過對戍人、富豪、俠客等別離的描寫,生動具體地反映出齊梁時代社會動亂的現(xiàn)實    
B.文章開篇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調(diào);繼而以“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鋪陳各種別離之情,以此來狀寫特定人物同中有異的別情     
C.豪客臨別時,多少達官顯貴、名媛淑女前來賀行,場面喧鬧熱切,可見富人間的別離之苦相對于普通人要淡得多     
D.離別自古以來都是令人傷感的,雖然有人說離別意味著相逢,但離別那一刻的斷腸滋味卻是令人難忍的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風(fēng)蕭蕭兮異響,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滯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c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左右兮魂動,親賓兮淚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