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選)下列各句加粗詞古今義不同的兩項(xiàng)是

A.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CD
請?jiān)谶@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秦士錄① (節(jié)選)

宋 濂

    鄧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長七尺,能以力雄人。鄰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視人,人見輒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則必得奇辱!

    一日獨(dú)飲,蕭、馮兩書生過其下,急牽入共飲。兩生素賤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終不我從,必殺君,亡命走山澤耳,不能忍君苦也!”兩生不得已,從之。酒酣,解衣箕踞。兩生雅聞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書,君何至相視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飲,欲少吐胸中不平氣耳。四庫書從君問!眱缮嵴呓(jīng)數(shù)十義扣之,弼歷舉傳疏,不遺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兩生相顧慘沮,不敢再有問。弼索酒,被發(fā)跳叫曰:“吾今日壓倒老生矣!古者學(xué)在養(yǎng)氣,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絕,徒欲馳騁文墨,兒撫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眱缮刎(fù)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泰定末,德王執(zhí)法西御史臺,弼造書數(shù)千言,袖謁之。閽卒②不為通,連擊踣數(shù)人,聲聞于王。王令隸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氣曰:“公奈何不禮壯士?”庭中人聞之,皆縮頸吐舌。王曰:“爾自號壯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堅(jiān)城乎?”曰:“能!薄鞍偃f軍中,可刺大將乎?”曰:“能!薄巴粐鷿㈥,得保首領(lǐng)乎?”曰:“能!蓖躅欁笥以唬骸肮迷囍!眴査殻唬骸拌F鎧良馬各一,雌雄劍二。”王即命給與,陰戒善槊③者五十人,馳馬出東門外,然后遣弼往。王自臨觀,暨弼至,眾槊并進(jìn);弼虎吼而奔,人馬辟易五十步,面目無色。已而煙塵漲天,但見雙劍飛舞云霧中,連斫馬首墮地,血涔涔滴。王撫髀歡曰:“誠壯士!誠壯士!”

    王上章薦諸天子,會丞相與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環(huán)視四體,嘆曰:“天生一具銅筋鐵肋,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時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為道士,后十年終。

注釋①秦:地名,今陜西一帶。②閽(hūn)卒:守門的兵士。③槊(shuò):長矛。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兩生素賤其人,力拒之         賤:輕視。

B.兩生素負(fù)多才藝               負(fù):依仗

C.陰戒善槊者五十人             陰:陰險。

D.兩生相顧慘沮                 顧:看。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君何至相視如涕唾           然則何時而樂耶

B.君等伏乎未也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C.閽卒不為通,連擊踣數(shù)人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D.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

3.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

A.這是一篇人物傳記,作者選取了鄧弼生平兩件奇事,著力進(jìn)行描繪,生動地刻畫出鄧弼英勇雄壯、言行奇特、豪爽狂放的個性。

B.鄧弼強(qiáng)迫兩位儒生喝酒,并讓兩位儒生拿七經(jīng)來考問他。他不僅對答如流,而且痛罵了兩位儒生,顯示了鄧弼博學(xué)而又傲慢的性格。

C.文章描寫了鄧弼空懷文經(jīng)武略,最終老死塵埃而不為時用的經(jīng)歷,以此來寄托作者自己身世的慨嘆和對社會的諷喻。

D.宋濂散文,素以簡潔質(zhì)樸見長,而這篇文章卻別具一格。敘事曲折生動,不時穿插幾筆描寫,略作點(diǎn)染,使情節(jié)、人物豐富多彩。

4、(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君終不我從,必殺君,亡命走山澤耳,不能忍君苦也!

譯文:                                                                      

(2)王自臨觀,暨弼至,眾槊并進(jìn);弼虎吼而奔,人馬辟易五十步,面目無色。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秦士錄① (節(jié)選)
宋 濂
鄧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長七尺,能以力雄人。鄰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視人,人見輒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則必得奇辱!
一日獨(dú)飲,蕭、馮兩書生過其下,急牽入共飲。兩生素賤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終不我從,必殺君,亡命走山澤耳,不能忍君苦也!”兩生不得已,從之。酒酣,解衣箕踞。兩生雅聞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書,君何至相視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飲,欲少吐胸中不平氣耳。四庫書從君問。”兩生遽摘七經(jīng)數(shù)十義扣之,弼歷舉傳疏,不遺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兩生相顧慘沮,不敢再有問。弼索酒,被發(fā)跳叫曰:“吾今日壓倒老生矣!古者學(xué)在養(yǎng)氣,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絕,徒欲馳騁文墨,兒撫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兩生素負(fù)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泰定末,德王執(zhí)法西御史臺,弼造書數(shù)千言,袖謁之。閽卒②不為通,連擊踣數(shù)人,聲聞于王。王令隸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氣曰:“公奈何不禮壯士?”庭中人聞之,皆縮頸吐舌。王曰:“爾自號壯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堅(jiān)城乎?”曰:“能!薄鞍偃f軍中,可刺大將乎?”曰:“能!薄巴粐鷿㈥嚕帽J最I(lǐng)乎?”曰:“能!蓖躅欁笥以唬骸肮迷囍!眴査殻唬骸拌F鎧良馬各一,雌雄劍二!蓖跫疵o與,陰戒善槊③者五十人,馳馬出東門外,然后遣弼往。王自臨觀,暨弼至,眾槊并進(jìn);弼虎吼而奔,人馬辟易五十步,面目無色。已而煙塵漲天,但見雙劍飛舞云霧中,連斫馬首墮地,血涔涔滴。王撫髀歡曰:“誠壯士!誠壯士!”
王上章薦諸天子,會丞相與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環(huán)視四體,嘆曰:“天生一具銅筋鐵肋,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時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為道士,后十年終。
注釋①秦:地名,今陜西一帶。②閽(hūn)卒:守門的兵士。③槊(shuò):長矛。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兩生素賤其人,力拒之        賤:輕視。
B.兩生素負(fù)多才藝              負(fù):依仗
C.陰戒善槊者五十人            陰:陰險。
D.兩生相顧慘沮                顧:看。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君何至相視如涕唾          然則何時而樂耶
B.君等伏乎未也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C.閽卒不為通,連擊踣數(shù)人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D.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
3.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
A.這是一篇人物傳記,作者選取了鄧弼生平兩件奇事,著力進(jìn)行描繪,生動地刻畫出鄧弼英勇雄壯、言行奇特、豪爽狂放的個性。
B.鄧弼強(qiáng)迫兩位儒生喝酒,并讓兩位儒生拿七經(jīng)來考問他。他不僅對答如流,而且痛罵了兩位儒生,顯示了鄧弼博學(xué)而又傲慢的性格。
C.文章描寫了鄧弼空懷文經(jīng)武略,最終老死塵埃而不為時用的經(jīng)歷,以此來寄托作者自己身世的慨嘆和對社會的諷喻。
D.宋濂散文,素以簡潔質(zhì)樸見長,而這篇文章卻別具一格。敘事曲折生動,不時穿插幾筆描寫,略作點(diǎn)染,使情節(jié)、人物豐富多彩。
4、(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君終不我從,必殺君,亡命走山澤耳,不能忍君苦也!
譯文:                                                                     
(2)王自臨觀,暨弼至,眾槊并進(jìn);弼虎吼而奔,人馬辟易五十步,面目無色。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西省上饒市2012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巢谷傳(節(jié)選)

蘇轍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農(nóng)家也,少從士大夫讀書,老為里校師。谷幼傳父學(xué),雖樸而博。舉進(jìn)士京師,見舉武藝,心好之。谷素多力,遂棄其舊學(xué),弓箭,習(xí)騎射。久之業(yè)成,而不中第。

  聞西邊多驍勇,騎射擊刺為四方冠,去游秦鳳、涇原間,所至友其秀杰。有韓存寶者,尤與之善。谷教之兵書,二人相與為金石交。熙寧中,存寶為河州將,有功,號熙河名將,朝廷稍奇之。會瀘州蠻乞弟擾邊,諸郡不能制,乃命存寶出兵討之。存寶不習(xí)蠻事,邀谷至軍中問焉。及存寶得罪,將就逮,自料必死,謂谷曰:我涇原武夫,死非所惜,顧妻子不免寒餓,橐中有銀數(shù)百兩,非君莫使遺之者。谷許諾,即變姓名,懷銀步行,往授其子,人無知者。存寶死,谷逃避江淮間,會赦乃出。予以鄉(xiāng)閭,故幼而識之,知其志節(jié),緩急可托者也。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fù)相聞?wù)。谷?dú)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吾兄弟。聞?wù)呓孕ζ淇。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予驚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見,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fù)昔日元修也。將復(fù)見子瞻于海南,予憫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儋數(shù)千里,復(fù)當(dāng)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視未即死也,公無止我。留之不可,閱其橐中無數(shù)千錢,予方乏困,亦強(qiáng)資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于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

  [注釋]①圣:宋哲宗趙煦的年號。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存寶不習(xí)蠻事    習(xí):學(xué)習(xí)

B.

所至其秀杰    友:朋友

C.

弓箭,習(xí)騎射   畜:積儲,準(zhǔn)備

D.

谷獨(dú)慨然自眉山言 誦:誦讀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  ]

A.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B.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C.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D.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4)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幼而識之,知其志節(jié),緩急可托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

(2)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于新州。

譯文:________________

(3)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
沈貞甫墓志銘(節(jié)選)
歸有光
  自予初識貞甫時,貞甫年甚少,讀書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與貞甫之妻為兄弟,時時過內(nèi)家相從也。予嘗入鄧尉山中,貞甫來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諸山,觀太湖七十二峰之勝。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吳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貞甫是以益親善,以文字往來無虛日。以予之窮于世,貞甫獨(dú)相信,雖一字之疑,必過予考訂,而卒以予之言為然。
  蓋予屏居江海之濱,二十年間,死喪憂患,顛倒狼狽,世人之所嗤笑,貞甫了不以人之說而有動于心,以與之上下。至于一時富貴翕嚇,眾所觀駭,而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當(dāng)不遇時,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貞甫耶?此貞甫之沒,不能不為之慟也。
  貞甫之為人伉厲,喜自修飾。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嘗假以詞色。遇事激昂,僵仆無所避。尤好觀古書,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宮。所至掃地焚香,圖書充幾。聞人有書,多方求之,手自抄寫,至數(shù)百卷。今世有科舉速化之學(xué),皆以通經(jīng)學(xué)古為迂,貞甫獨(dú)于書知好之如此,蓋方進(jìn)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數(shù)年,而為書益勤。予甚畏其志,而憂其力之不繼,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無事,每過其精廬,啜茗論文,或至竟日。及貞甫沒而予復(fù)往,又經(jīng)兵燹之后,獨(dú)徘徊無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嘆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銘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注】精廬:學(xué)舍。
1.對下列句子加粗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蓋予居江海之濱——屏:收斂
B.貞甫不以人之說而有動于心——了:全然
C.而貞甫不予也——易:輕易
D.觀太湖七十二峰之——勝:美好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予以得此于貞甫耶/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B.天乎命不可知/飄飄如遺世獨(dú)立
C.及貞甫沒予復(fù)往/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卒葬之
D.而竟病死,悲夫/重為鄉(xiāng)黨所笑,污辱先人
3.下列對文本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作者以自己同沈貞甫的交誼為線索,簡要記敘兩人從初識到交厚的過程,重點(diǎn)介紹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為人和為學(xué)。最后簡介其卒年,并以銘文作結(jié)。
B.歸有光和沈貞甫是姻親,兩人志趣相投,常常用文字書信往來,交游甚歡。
C.作者寫自己困頓不得志,又歷經(jīng)死喪憂患,狼狽不堪,世人嗤笑,但貞甫卻不因世俗之風(fēng)而改變對作者的態(tài)度,他與世人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
D.文章在平實(shí)質(zhì)樸的記敘中,揭示了貞甫為人耿直,交友誠篤,鄙棄趨炎附勢,抵制浮躁學(xué)風(fēng)的性格特點(diǎn)。這正是平凡讀書人的不平凡之處。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雖一字之疑,必過予考訂,而卒以予之言為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甚畏其志,而憂其力之不繼。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過其精廬,啜茗論文,或至竟日。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xué)2009屆高三第七次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節(jié)選)

  鄒陽從梁孝王游。陽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茍合,介于羊勝、公孫詭之間。勝等疾陽,惡之孝王。孝王怒,下陽獄,將殺之。陽從獄中上書曰:

  “臣聞‘忠無不報(bào),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wèi)先生為秦長平之事,太白食昴①,昭王疑之。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是使荊軻、衛(wèi)先生復(fù)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昔玉人獻(xiàn)寶,楚王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是以箕子陽狂,接輿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聽,勿使臣為箕子、接輿所笑。愿大王孰察,少加憐!

  “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蝿t?知與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荊軻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齊、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國死兩君者,行合于志,而慕義無窮也。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燕尾生;白圭②戰(zhàn)亡六城,為魏取中山。何則?誠有以相知也。蘇秦相燕,人惡之于燕王,燕王按劍而怒,食以駃騠;白圭顯于中山,人惡之于魏文侯,文侯賜以夜光之璧。何則?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昔者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fù)石入海,不容于世,義不茍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感于心,合于行,堅(jiān)如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于眾口哉!故偏聽生奸,獨(dú)任成亂。

  夫晉文親其仇,強(qiáng)伯諸侯;齊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則?慈仁殷勤,誠加于心,不可以虛辭借也。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bào)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德厚,終與之窮達(dá),無愛于士,桀之犬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何況因萬乘之權(quán),假圣王之資乎!然則荊軻七族,要離燔妻子,豈足為大王道哉!

  “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污義;砥礪名號者,不以利傷行。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于威重之權(quán),脅于位勢之貴,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于左右,則士有伏死堀③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圩ⅲ茛訇,m3o,“昴”是星宿名。《天文大象賦》有‘自胃倉而昴畢,實(shí)趙之交衢’,昴即指趙國。②白圭,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的將軍。③堀,同“窟”。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衛(wèi)先生為秦長平之事  畫,劃分。

B.

義不茍取比周于朝    比周,結(jié)黨營私。

C.

然則荊軻七族     湛,通“沉”,滅。

D.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   寥廓,氣度寬宏。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從獄中上書/問今是何世,不知不漢

B.

少加憐/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

C.

燕尾生/天行有常,不堯存,不為桀亡

D.

桀之犬可使吠堯/夫然,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3)

以下是對本文的評論,指出有失偏頗的一項(xiàng)

[  ]

A.

鄒陽獄中上書自明,然其所語,多亟力稱忠喊冤,吁天而自白心跡,而不能辯其所以忠耳。縱使奸邪之人,臨危之際,亦能作斯語。

B.

本文辭藻豐贍,文采熠熠,使人讀之目眩,卻不免失于做作,由于其辭婉而善辨,終使“孝王立出之,卒為上客。”

C.

文章歷舉史實(shí),借古喻今,雄辯地揭示了人主沉讒諛則危,任忠信則興的道理,充分顯示了鄒陽的“抗直”“不茍合”的性格。

D.

鄒陽被系獄中,身罹殺身之禍,因而一再迎合媚上,哀求乞憐;同時,上書中繼續(xù)諫諍,字里行間,雖有些“不遜”(司馬遷語),但這是他“有智略”的表現(xiàn)。

(4)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臣聞‘忠無不報(bào),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2)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3)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5)

梁王想當(dāng)皇帝,鄒陽因上書勸諫而蒙冤下獄,于是鄒陽上書自白心跡,但文中不直接反對梁王繼承皇位,而是大談自己如何受到委屈。請結(jié)合全文,寫出作者在文中陳述的委屈內(nèi)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南省澧縣一中、岳陽縣一中2012屆高三11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門山縣吏隱堂記

(金)王若虛

  門山之公署,舊有三老堂。蓋正寢之西,故廳之東,連甍而稍庳,今以之館賓者也。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謂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圖志而無得,諸父老而不知?突騿,每患其無以對也,既乃易之為吏隱

  吏隱之說,始于誰乎?首陽為拙,柱下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好奇之士,往往舉為美談,而尸位茍祿者,遂因以藉口。蓋古今恬不之怪

  嗟乎!出進(jìn)退,君子之大致。吏則吏,隱則隱,二者判然其不可亂。吏而曰隱,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則憂人之憂。抱關(guān)擊柝之職,必思自效而求其。巖穴之下,畎畝之中,醫(yī)卜釋道,何所不可隱?而顧隱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無取焉。

  然則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謂也,謂其為吏而猶隱耳。孤城斗大,眇在窮山之巔,煙火蕭然,強(qiáng)名曰縣。四際荒險,慘目而傷心。過客之所顧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棄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始予得之,親友失色,吊而吾常日高起,申申自如,冠帶鞍馬,幾成長物,由是處之益安,惟恐其去也;驎r與客幽尋而曠望,蔭長林,豐草,酒酣一笑,身世兩忘,不知我之屬乎官也。此其與隱者果何以異?

  吾聞江西筠州,以民無,任其刺使者,號為守道院。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稱之,則吾堂榜雖曰焉,其誰曰不可哉?

  注:門山:地名。庳:低矮。首陽為拙,柱下為工:前一句指隱居在首陽山的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餓死,是為拙;后一句老子曾為周柱下史,隱于朝廷而終身無患,是為工。④嚚yín)訟:奸詐而好爭訟。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

(1)

對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諸父老而不知    訪:詢問

B.

進(jìn)退,君子之大致 處:退隱

C.

必思自效而求其稱   稱:稱職

D.

蔭長林,豐草    藉:憑借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客或問         若不闕秦,將取之

B.

在窮山之巔      浩浩如馮虛御風(fēng)

C.

而吾常日高起      以其求思之深無不在也

D.

則吾堂榜雖曰“隱”焉  二蟲又何知

(3)

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予固戚然以憂至則事簡俗淳使于疏懶頗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馳

[  ]

A.

予固戚然/以憂至/則事簡俗淳/使于疏懶/頗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馳

B.

予固戚然/以憂至/則事簡俗淳/使于疏懶/頗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馳

C.

予固戚然以憂/至則事簡俗淳/使于疏懶/頗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馳

D.

予固戚然以憂/至則事簡俗淳/使于疏懶/頗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馳

(4)

結(jié)合文意,請你談?wù)勛髡呷∶袄綦[堂”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以之館賓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蓋古今恬不之怪。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則名堂之意安在?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訓(xùn)練必修四語文蘇教版 蘇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魯定公問于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倍ü粣,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人也!鳖伝赝恕

  后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于廄!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刂,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不識吾子奚以知之?”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升馬執(zhí)轡,御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yuǎn),馬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惫唬骸吧疲\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愿少進(jìn)乎?”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公悅,遂以告孔子?鬃訉υ唬骸胺蚱渌詾轭伝卣,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選自《孔子家語·顏回》)

(1)

下列對句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君子有誣人也  固:原來。

B.

昔者帝舜于使民 巧:靈巧。

C.

以舜無佚民   是:此,這。

D.

豈足哉     多:稱贊。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對魯定公由“不悅”轉(zhuǎn)而為“悅”的原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顏回的話在政事方面給魯定公以有益的啟示。

B.

顏回能公正地評價東野畢的馭術(shù)。

C.

顏回詳盡地分析了“馬窮則佚”的原因。

D.

顏回準(zhǔn)確地預(yù)測了東野畢“馬將佚”。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魯定公開始認(rèn)為顏回對東野畢有偏見,后來,在掌管畜牧的官員的進(jìn)諫下,他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B.

顏回認(rèn)為東野畢的馭馬技能雖然比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樣,都遠(yuǎn)未達(dá)到盡善盡美的境地。

C.

顏回認(rèn)為,不管是馭馬,還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則就會產(chǎn)生嚴(yán)重的后果。

D.

魯定公心悅誠服地向孔子轉(zhuǎn)述了顏回的話,孔子分析了顏回之所以成為顏回的心理原因。

(5)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2)不識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發(fā)散思維大課堂高一語文(下) 題型:048

賞析《資治通鑒》中的一段文字“唐太宗論成功”,理解其內(nèi)涵,篩選重要信息答題

唐太宗論成功

  上御翠微殿,問侍臣曰:“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①古人而成功過之,自不諭其故,諸公各率意以實(shí)言之!比撼冀苑Q:“陛下功德如天地,萬物不得而名言!鄙显唬骸安蝗弧k匏阅芗按苏,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勝己者,朕見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zhèn),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人主往往進(jìn)賢則欲置諸懷,退不肖則欲推諸壑,朕見賢者則敬之,不肖者則憐之,賢、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惡正直,陰誅顯戮,無代無之,朕踐阼②以來,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嘗黜責(zé)一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dú)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顧謂褚遂良曰:“公嘗為史官,如朕言,得其實(shí)乎?”對曰:“陛下盛德不可勝載,獨(dú)以此五者自與③,蓋謙謙之志耳。”

(選自《資治通鑒》)

①逮(d4i):達(dá)到,及。

②踐阼(zu^):指帝王即位,登基。

③自與:給自己作說明。

1.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

A.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

B.人主多惡正直,陰誅顯戮

C.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

D.如朕言,得其實(shí)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

3.與例句中“所以”意義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例句:朕所以能及此者

[  ]

A.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C.此其所以敗也

D.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下列各項(xiàng)的表述,與文意不相吻合的一項(xiàng)是

[  ]

A.從提出問題入手,到對問題的分析,再到對問題的歸結(jié),都由唐太宗一人來完成,陪伴他的大臣根本插不上話。

B.這段選文是唐太宗對“貞觀之治”太平盛世的總結(jié),他用對比的方法,從五個方面分析了自己獲得成功的奧秘。

C.唐太宗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太平盛世,應(yīng)歸功于兩點(diǎn),即正確的人才觀和民族觀:由于人才各得其所,又由于兼愛各民族如一家,使得中華大地人才濟(jì)濟(jì);民族團(tuán)結(jié),其樂融融。

D.文中所述有不同層面的內(nèi)涵!叭撼冀苑Q”,以及褚遂良的對答,從正面看,雖是對皇上的稱頌,難免有歌功頌德之嫌;但從側(cè)面分析,其實(shí)質(zhì),則是對唐太宗人才觀與民族觀的熱忱擁護(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