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語文 > 題目詳情
選出下面詩句上下句銜接正確的一項

A.潦水盡而寒潭清 ,煙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閣序》)
B.漁舟唱晚,雁陣驚寒。(《滕王閣序》)
C.而舉世譽之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逍遙游》)
D.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無恥之徒,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陳情表》)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9年大連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試卷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題。

  趙翼,字耘松,陽湖人。生三歲能識字,年十二,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舉人中明通榜,用內閣中書,入直軍機,大學士傅恒尤重之。二十六年,復成進士,殿試擬一甲第一,王杰第三。高宗謂陜西自國朝以來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杰而移翼第三,授編修。

  后出知鎮(zhèn)安府;浢褫敼瘸I鐐},用竹筐,以權代概①。有司因購馬濟滇軍,別置大筐斂谷,后遂不革,民苦之。翼聽民用舊筐,自權,持去,民由是感激,每出行,爭肩輿過其村。先是鎮(zhèn)民付奉入云南土富州為奸,捕獲百余人,付奉顧逸去,前守以是罷官。已而付奉死,驗其尸良是?偠嚼钍虉蛞善錇榍笆氐赖,翼申辨,總督怒,劾之。適朝廷用兵緬甸,命翼赴軍贊畫,乃追劾疏還。傅恒既至滇,經略兵事,議以大兵渡戛鳩江,別遣偏師從普洱進。翼謂普洱距戛鳩江四千余里,不如由江東岸近地取猛密,如其策入告。其后戛鳩兵遭瘴多疾病,而阿桂所統(tǒng)江東岸一軍獨,卒以蕆事②。尋調守廣州,擢貴西兵備道。以廣州讞獄舊案降級,遂乞歸,不復出。五十二年,林爽文反臺灣,李侍堯赴閩治軍,邀翼與俱。時總兵柴大紀城守半載,以子析骸入告。帝意動,諭大紀以兵護民內渡。侍堯以詢翼,翼曰:“總兵欲內渡久矣,憚國法故不敢。今一棄城,則鹿耳門為賊有,全臺休矣!即大兵至,無路可入。宜封還此旨!侍堯悟,從之,明日接追還前旨之諭,侍堯膺殊賞;而大將軍福康安續(xù)至,遂得由鹿耳門進兵破賊,皆翼計也。事平,辭歸,以著述自娛。尤邃史學,著《廿二史札記》、《皇朝武功紀盛》、《甌北詩集》等。嘉慶十五年,重宴鹿鳴,賜三品銜。卒,年八十六。同時袁枚、蔣士銓與翼齊名,而翼有世之略,未盡其用。所為詩無不如人意所欲為,亦其才優(yōu)也。

(選自《清史稿·趙翼傳》)

 。圩ⅲ茛贆啵河梅Q秤量;概:用概板刮平。②蕆(ch3n)事:事情已辦完。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去           羨:盈余。

B.

而阿桂所統(tǒng)江東岸一軍獨  完:完善。

C.

子析骸人告       易:交換。

D.

而翼有世之略       經:治理。

(2)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說明趙翼文才武略的一組是

①翼聽民用舊筐,自權

②由江東岸近地取猛密

③憚國法故不敢

④宜封還此旨

⑤重宴鹿鳴

⑥尤邃史學

[  ]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⑤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趙翼少年時就才華出眾,受到大學士傅恒的器重,在殿試錄取時本應該以頭名中選,但因皇帝照顧陜西而把他改為第三。

B.

在針對粵地百姓交谷物的問題上,趙翼施惠于百姓,令百姓感激,在趙翼路過他們的村子時爭著用肩輿抬著他經過村落。

C.

在對臺用兵上,趙翼向李侍堯建議不能讓柴大紀棄城,并封還皇帝讓柴大紀以兵護民內渡的圣旨,為后來破賊立下功勞。

D.

趙翼請求退休后,以著述而自得其樂,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雖然有不盡人意之處,但他優(yōu)異的才能還是被當時的人充分認可。

(4)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有司因購馬濟滇軍,別置大筐斂谷,后遂不革,民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堯悟,從之,明日接追還前旨之諭,侍堯膺殊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遼寧省丹東市四校協(xié)作體高三摸底測試(零診)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節(jié),慷慨有經略四方志。宣和中,為秀州司錄。大水,民多失業(yè),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發(fā)廩損直以糶。民坌集,皓恐其紛競,乃別以青白幟,涅其手以識之,令嚴而惠遍。浙東綱米過城下,皓白守邀留之,守不可,皓曰:“愿以一身易十萬人命!比烁兄泄,號“洪佛子”。
時誶遣使金國,張浚薦洪皓,皓至太原,留幾一年,金遇使人禮日薄。及至云中,粘罕迫其仕劉豫,皓曰:“萬里銜命,不得奉兩宮南歸,恨力不能碟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問,愿就鼎鑊無悔。”粘罕怒,將殺之。帝一酋目止劍士,為之中跪請,得流冷山。
冷山,地苦寒,陳王悟室聚澆地。悟堂敬皓,使教其八子;蚨瓴唤o食。盛夏衣粗布,嘗大雪薪盡,以馬失然火煨面食之;颢I取蜀策,悟室持問皓,皓力折之。悟宣或答或默,忽發(fā)怒曰:“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許,謂我不能殺汝耶?”皓曰:“自分當死,顧大國無受殺行為之名,愿投之水,以墜淵為名可也!蔽蚴伊x之而止。后兀術殺悟室,黨類株連者數千人,獨皓以異論幾死,故得免。
紹興十年,因諜者趙德,書機事數萬言,藏故絮中,歸達于帝。言:“順昌之役,金人震懼奪愧,燕山珍寶盡徒以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王師丞還,自失機會,今再舉尚可!蔽磶,金主以生子大赦,許使人還鄉(xiāng),皓與張邵,失弁三人在遣中。
十三年七月,見于內殿,力求郡養(yǎng)母。帝曰:“卿忠貫日月,志不忘君。雖蘇軾不能過,豈可舍朕去邪!”
出知饒州。年六十八,卒。帝聞皓卒,嗟異之。皓雖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為金人所敬,所著詩文,爭鈔誦求付梓。性急義,當艱危中不少變。范鎮(zhèn)之孫祖一半為傭奴,皓言于金人而釋之。
(節(jié)選自《宋史·洪皓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皓白守邀留之邀:邀請。

B.萬里銜命銜:接受。

C.自分當死分:料想

D.意欲捐燕以南棄之捐:舍棄

2.下面四組句子中,分別表現(xiàn)洪皓“有節(jié)操”、“急于義”的一組是

A.皓恐其紛兢,乃別以青白幟②浙東綱米過城下,皓白守邀留之

B.①書機事數萬言,藏故絮中,歸達于帝 ②或獻取蜀策,悟室持問皓,皓力折之

C.①獨皓以異論幾死,故得免②王師丞還,自失機會,今再舉尚可

D.①不愿偷生鼠狗間,愿就鼎鑊無悔②范鎮(zhèn)之孫祖平為傭奴,皓言于金人而釋之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秀州發(fā)生水災,災民聞聽賑濟聚集而來,洪皓但心他們亂中爭搶,就用青白旗加以區(qū)分,在手上涂墨來標記,使賑災有序有果。

B.洪皓出使金國,粘罕強迫他作劉豫的屬官,洪皓慷慨陳詞,表達了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情懷,惹怒粘罕,差點被害。

C.洪皓流放冷山,悟室拿取蜀的計策來誰問,遭到洪皓的駁斥。悟室突然發(fā)怒,以死相脅迫,洪皓被迫無奈,決定投水自盡。

D.紹興十年,在間諜越德的幫助下,洪皓給宋朝皇帝捎去長信,洪皓在信中對順昌之戰(zhàn)深表惋惜,希望朝廷再次出兵,收復失地。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大水,民多失業(yè),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發(fā)廩損直以糶。(5分)
(2)皓雖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為金人所敬,所著詩文,爭鈔誦求付梓。(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節(jié),慷慨有經略四方志。宣和中,為秀州司錄。大水,民多失業(yè),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發(fā)廩損直以糶。民坌集,皓恐其紛競,乃別以青白幟,涅其手以識之,令嚴而惠遍。浙東綱米過城下,皓白守邀留之,守不可,皓曰:“愿以一身易十萬人命。”人感之切骨,號“洪佛子”。
時誶遣使金國,張浚薦洪皓,皓至太原,留幾一年,金遇使人禮日薄。及至云中,粘罕迫其仕劉豫,皓曰:“萬里銜命,不得奉兩宮南歸,恨力不能碟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問,愿就鼎鑊無悔!闭澈迸瑢⒅。帝一酋目止劍士,為之中跪請,得流冷山。
冷山,地苦寒,陳王悟室聚澆地。悟堂敬皓,使教其八子;蚨瓴唤o食。盛夏衣粗布,嘗大雪薪盡,以馬失然火煨面食之;颢I取蜀策,悟室持問皓,皓力折之。悟宣或答或默,忽發(fā)怒曰:“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許,謂我不能殺汝耶?”皓曰:“自分當死,顧大國無受殺行為之名,愿投之水,以墜淵為名可也!蔽蚴伊x之而止。后兀術殺悟室,黨類株連者數千人,獨皓以異論幾死,故得免。
紹興十年,因諜者趙德,書機事數萬言,藏故絮中,歸達于帝。言:“順昌之役,金人震懼奪愧,燕山珍寶盡徒以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王師丞還,自失機會,今再舉尚可!蔽磶,金主以生子大赦,許使人還鄉(xiāng),皓與張邵,失弁三人在遣中。
十三年七月,見于內殿,力求郡養(yǎng)母。帝曰:“卿忠貫日月,志不忘君。雖蘇軾不能過,豈可舍朕去邪!”
出知饒州。年六十八,卒。帝聞皓卒,嗟異之。皓雖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為金人所敬,所著詩文,爭鈔誦求付梓。性急義,當艱危中不少變。范鎮(zhèn)之孫祖一半為傭奴,皓言于金人而釋之。
(節(jié)選自《宋史·洪皓傳》)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皓白守邀留之邀:邀請。
B.萬里銜命銜:接受。
C.自分當死分:料想
D.意欲捐燕以南棄之捐:舍棄
小題2:下面四組句子中,分別表現(xiàn)洪皓“有節(jié)操”、“急于義”的一組是
A.皓恐其紛兢,乃別以青白幟②浙東綱米過城下,皓白守邀留之
B.①書機事數萬言,藏故絮中,歸達于帝 ②或獻取蜀策,悟室持問皓,皓力折之
C.①獨皓以異論幾死,故得免②王師丞還,自失機會,今再舉尚可
D.①不愿偷生鼠狗間,愿就鼎鑊無悔②范鎮(zhèn)之孫祖平為傭奴,皓言于金人而釋之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秀州發(fā)生水災,災民聞聽賑濟聚集而來,洪皓但心他們亂中爭搶,就用青白旗加以區(qū)分,在手上涂墨來標記,使賑災有序有果。
B.洪皓出使金國,粘罕強迫他作劉豫的屬官,洪皓慷慨陳詞,表達了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情懷,惹怒粘罕,差點被害。
C.洪皓流放冷山,悟室拿取蜀的計策來誰問,遭到洪皓的駁斥。悟室突然發(fā)怒,以死相脅迫,洪皓被迫無奈,決定投水自盡。
D.紹興十年,在間諜越德的幫助下,洪皓給宋朝皇帝捎去長信,洪皓在信中對順昌之戰(zhàn)深表惋惜,希望朝廷再次出兵,收復失地。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大水,民多失業(yè),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發(fā)廩損直以糶。(5分)
(2)皓雖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為金人所敬,所著詩文,爭鈔誦求付梓。(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題目

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楊曉雷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深圳來到遙遠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則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當天下午,穿過寬闊的伊犁河,我們來到這里的林則徐紀念館,只見門前冷冷清清,沒有一個前來參觀的人。走進展館,里面僅一間約兩百平米的展室,室內布置簡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圖片及說明也大多見過,遠不如虎門的氣派。

家住深圳,我?guī)缀趺磕甓家セ㈤T,那里的林則徐紀念館與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建在一起,規(guī)模龐大,展館外還有林則徐銷煙池和虎門炮臺遺址。每次去,總見到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故來伊犁前,對參觀的事不大在意。猶如看戲,高潮過了,后面的戲,則容易被忽略。

然而,或許是身臨其境的緣故,當我越過千山萬水,從發(fā)達繁榮的廣東,來到偏僻遙遠的邊疆伊犁,當我從林則徐虎門銷煙任兩廣總督的輝煌之地,來到他被革官免職、慘遭發(fā)配的流放地,再看這曾經熟悉的圖片和文物,再去體驗和感受林則徐的風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這段經歷,靜觀他輝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戲”,心中的震撼和感動,卻是我在虎門所不曾有過的。

林則徐在年近花甲之時,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時,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輝煌,已成過眼煙云,從聲名赫赫的兩廣總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職,從威震四海的英雄到發(fā)配邊疆的“罪臣”。因大功獲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處罰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鈍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從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則徐先后被革職查辦,以“四品欽銜”遣戍伊犁、改遣開封協(xié)助王鼎治水,最終被流放伊犁,整個過程歷時一年半,前后跨三個年度。其結果一次比一次嚴重,一次比一次傷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則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慣例應可將功折罪?傻拦獾廴詫⒘謩t徐發(fā)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當面苦諫,不成,便自殺,成為一時震驚朝野的“尸諫”事件,然而,道光帝依舊無動于衷。林則徐身心俱損,國難當頭,報國無門的絕望,加上治水勞累,戍途奔波,林則徐在西安大病兩個多月,到1842年8月才從西安起程,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時間里,林則徐強忍身體極度不適,拖著多病之軀,為新疆嘔心瀝血。他親歷南疆庫車、阿克蘇、葉爾羌、吐魯番等地勘察,行程兩萬多里,所到之處興修水利,開荒屯田,他親自設計并率領民夫修筑龍口水段水渠,后被稱為“林公渠”,他還積極改進推廣“坎兒井”,被當地人民稱為“林公井”。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面對厄運,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則徐沒有驚慌,沒有絕望,他鎮(zhèn)靜坦然,慷慨悲歌。這一著名詩句,正是林則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別妻子家人所作。

林則徐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他能國難當頭,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不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達、身居高位時,傾心盡力地為國效力;也不僅在于他廣東禁煙、虎門銷煙等的驚世之舉。還在于,或者說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職流放的極端逆境中,即便在個人命運遭遇空前苦難和厄運時,人格和靈魂中依舊保持固有的那份偉大和高貴。

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濃墨重彩的亮點,成為林則徐青史留名的標記。但這并不足以體現(xiàn)林則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時勢造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除個人具備的英雄品質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時勢環(huán)境的客觀影響。危難的時局,百姓的呼聲,肩負的職責,把林則徐推上了歷史的風口浪尖,給他創(chuàng)造了成為英雄的歷史機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則徐遠離了時勢環(huán)境的客觀影響。如何生存,如何作為,堅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賴個人主觀的選擇,更多地取決于個人意志和品質,這對他的英雄人格和本質恰恰是個嚴峻的考驗。苦難和挫折是人生的標桿,往往更能測出一個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人在順境中順勢而為容易,而在逆境中堅守慎獨難。

人生如戲。如果把林則徐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戲的話,那戲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這段經歷。而以往的輝煌和顯赫,似乎都是為此所作的鋪墊和積蓄。就像瀑布,其精彩動人之處,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蕩,也非中間斷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斷崖處,那奮不顧身的縱身飛瀉。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對那悲壯的一躍,所作的鋪墊,所制造的落差,所積蓄的能量。

                                               (選自《散文》2004年第12期,有改動) 文章的標題是“流放出生命的精彩”,請你整合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8分)

⑴“流放”一詞有哪兩層含義?

答:                                                                      

⑵“精彩”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答:                                                                       

依據文章內容,如何理解“人生如戲”這句話?(4分)

答:                                                                       

                                                                               

文章表達多處用了對比,其中虎門銷煙和流放伊犁的對比就是突出一例,請簡要說說這一對比的作用。(2分)

答:                                                                         

                                                                              

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本文以參觀林則徐紀念館為線索,概括描寫了林則徐坎坷的人生經歷,贊美了林則徐忍辱負重,寵辱不驚的高尚情操,讀來感人至深。

B.文章第四段,作者描寫了林則徐被流放過程的艱辛曲折,是為了更充分地表現(xiàn)林則徐的風雨人生,襯托林則徐獨特的人格魅力,也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C.說到林則徐,人們往往想到虎門,卻很少有人想到伊犁。因為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鑄造了林則徐一生輝煌,而伊犁則是林則徐人生的低谷和悲劇。

D.第六段作者通過分析林則徐的著名詩句,說明了林則徐無論是仕途通達,身居高位,還是遭到流放,身處逆境,都能鎮(zhèn)定自若,慷慨悲歌,從一個側面展現(xiàn)了他的樂觀豁達的性格。

E.文章以交代作者的游蹤開始,接著點明主旨,而后穿插林則徐的流放經歷,最后以議論、抒情作結,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試題

費詩字公舉,犍為南安人也。劉璋時為綿竹令,先主攻綿竹時,詩先舉城降。成都既定,

先主領益州牧,以詩為督軍從事,出為牂牁太守,還為州前部司馬。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后將軍,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羽曰:“夫立王業(yè)者,所用非一。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后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于漢升(黃忠的字),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仆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后群臣議欲推漢中王稱尊號,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成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建興三年,隨諸葛亮南行,歸至漢陽縣,降人李鴻來詣亮,亮見鴻,時蔣琬與詩在坐。鴻曰:“閑過孟達許,適見王沖從南來,言往者達之去就,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賴先主不聽耳。達曰:‘諸葛亮見顧有本末,終不爾也!M不信沖言,委仰明公,無復已已!绷林^琬、詩曰:“還都當有書與子度(孟達的字)相聞!痹娺M曰:“孟達小子,昔事振威(劉璋的字)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復之人,何足與書邪!”亮默然不答。亮欲誘達以為外援,競與達書曰:“往年南征,歲末乃還,適與李鴻會于漢陽,承知消息,慨然永嘆,以存足下平素之志,豈徒空托名榮,貴為乖離乎!嗚呼孟子,斯實劉封侵陵足下,以傷先主待士之義。又鴻道王沖造作虛語,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沖說。追平生之好,依依東望,故遣有書!边_得亮書,數相交通,辭欲叛魏。魏遣司馬宣王征之,即斬滅達。亮亦以達無款誠之心,故不救助也。蔣琬秉政,以詩為諫議大夫,卒于家。

(選自《三國志??蜀書》)

8、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成都既定,先主領蓋州牧  領:兼任。

B.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戚:憂傷。

C.由是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指:指責。

D.適見王沖從南來  適:恰好。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備派費詩授予關羽前將軍的封號,關羽認為自己的職位落后于黃忠,很是生氣,所以不肯接受官職。

B.費詩在勸關羽接受封號和勸劉備不要自立時,都舉漢初歷史為例,但結果卻大不一樣,關羽接受了勸告,而劉備卻將其貶官。

C.在對待孟達一事上,費詩和諸葛亮的觀點截然不同,費詩認為孟達是一個反復小人,不值得與他來往,而諸葛亮卻沒有聽從費詩的進言,還給孟達寫了一封信。

D.孟達得到諸葛亮的信后,多次與諸葛亮互通書信,準備背叛魏國,魏國派司馬懿征討孟達,諸葛亮因孟達沒有坦誠之心,不去救他,孟達被滅。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立王業(yè)者,所用非一。

譯文:

(2)諸葛亮見顧有本末,終不爾也。

譯文:

(3)斯實劉封侵陵足下,以傷先主待士之義。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