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兩個自然數(shù)(b≠0),且a÷b=2,那么a是b的倍數(shù),b是a的因數(shù).

分析 根據(jù)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意義:如果數(shù)a能被數(shù)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數(shù),b就叫做a的因數(shù);進行解答.

解答 解:a、b兩個自然數(shù)(b≠0),且a÷b=2,那么a是b的 倍數(shù),b是a的 因數(shù);
故答案為:倍數(shù),因數(shù).

點評 解答此題用到的知識點: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在橫線上填上<、>或=.
8.7×3.2>8.7;     9.1×0.56<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觀察如圖,在下面的括號內填上一個字母,使等式成立.
$\frac{前面面積}{()}$=$\frac{右面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比較下列數(shù)的大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frac{7}{10}$、0.07、0.77  排列:0.07<$\frac{7}{10}$<0.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直接寫出得數(shù).
400÷2=2500÷5=360÷4=7000÷7=
363÷6≈485÷8≈416÷7≈71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一個非0的數(shù)與0相乘,還得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甲乙兩個建筑隊原有水泥的質量比是4:3.現(xiàn)在甲隊給乙隊55噸水泥后,甲乙兩個隊水泥質量比是3:5,原來甲隊有水泥多少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三(1)班有34名男生,38名女生,如果平均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組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一根24厘米長的線可以圍成邊長是8厘米的等邊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