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鐵絲長分別是24米、32米、16米.把它們截成同樣長的小段,每段最長是幾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考點:公因數(shù)和公倍數(shù)應(yīng)用題
專題:約數(shù)倍數(shù)應(yīng)用題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計算出16、24、32的最大公因數(shù),即是每根小段的最長,然后再用16除以最大公因數(shù)加上24除以最大公因數(shù)加上32除以最大公因數(shù)的商,即是一共截成的段數(shù),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16=2×2×2×2,
24=2×2×2×3,
32=2×2×2×2×2,
所以16、24與36最大公約數(shù)是:2×2×2=8,
即每小段最長是8米,
一共可以截成:16÷8+24÷8+32÷8
=2+3+4
=9(段);
答:每小段最長8米,一共截成9段.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利用求最大公因數(shù)的方法計算出每小段的最長,然后再計算每根鐵絲可以截成的段數(shù),再相加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氣溫自測儀上記錄的某天四個不同時間的氣溫情況:
(1)根據(jù)統(tǒng)計圖填表
時間2時8時14時20時
氣溫(度)
(2)這一天的最高氣溫是
 
度,最低氣溫是
 
度.這天平均溫度大概在
 
之間.
(3)實際算一算這一天的平均氣溫是多少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口算.
450÷15=

120×40=

1000÷25=

11×45=
67×88×0=240÷60=990÷90=8100÷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求圖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簡算
7.81×48+78.1×4.1+0.781×110;              34÷17+29÷17+27÷17+46÷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列遞等式計算(能簡便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
800-600÷20         18×(84-48)35×18
329+186+14          25×37×4             720÷1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堂課上,學生做實驗用
1
3
小時,老師講解用
1
5
小時,其余的時間學生獨立做作業(yè).已知每堂課是
2
3
小時,學生獨立做作業(yè)用了多少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要求畫圖.
①把圓移到圓心是(5,8)的位置上.               
②把長方形繞A點順時針旋轉(zhuǎn)90°.                
③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求圖中角A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