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同學為了探索物質的性質,以氧氣為例,做了如下實驗:
如圖所示先收集了一瓶氧氣(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蓋好玻璃片,然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集氣瓶,木條復燃從實驗可以說明氧氣的性質是( 。
A.氧氣密度比空氣小B.氧氣可以燃燒
C.氧氣能供給呼吸D.氧氣能支持燃燒

分析 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分析氧氣的性質,木條復燃從實驗可以說明氧氣的性質是能支持燃燒.

解答 解:A、木條復燃從實驗不可以說明氧氣的性質是氧氣密度比空氣小,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故A錯誤;
B、木條復燃從實驗不可以說明氧氣可以燃燒,氧氣不具有可燃性,故B錯誤;
C、木條復燃從實驗不可以說明氧氣能供給呼吸,故C錯誤;
D、木條復燃從實驗可以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難度不大,了解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選項中代表鈉離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我能根據(jù)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物質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從t2℃降溫到t1℃,其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C;
(3)A物質中含有少量B,為了得到較純凈的A物質,可用降溫結晶方法.
(4)t2℃小麗向100g的水中加入50gA物質,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一段時間后又有部分A物質的晶體析出.我認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A物質溶于水時放熱,溶解度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為得到純凈的物質,某同學設計下表中的除雜方法,其中方法正確的是( 。
物質所含雜質除去雜質的方法
ACaCl2HCl加入過量CaCO3,過濾
BH2SO4HNO3加入適量BaCl2溶液,過濾
CO2N2氣體將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DNa2SO4溶液CuSO4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有人說:發(fā)明一種催化劑能將石頭CaCO3)變成黃金,用你學習的化學知識,駁斥這種偽科學的荒謬之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物質中不含有氧氣的是( 。
A.空氣B.高錳酸鉀
C.貯存在鋼瓶中的液氧D.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A、B是鈉元素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C、D、E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仔細觀察,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的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是:11;
(2)硫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2.06;
(3)D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4;
(4)若E粒子的化學符號為O2-,則X=8;
(5)上述五種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A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明買了一種“汽泡爽”的沖調飲料.

(1)小明閱讀資料發(fā)現(xiàn):“汽泡爽”原料中的檸檬酸和小蘇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發(fā)生以下反應,請?zhí)顚憴幟仕岬幕瘜W式.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2)小明想探究加水溫度對產生氣體量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序號加入水的體積加入水的溫度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
1200mL15℃a(待記錄)
2  200mL50℃b(待記錄)
在老師的幫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兩套實驗裝置(如圖)分別完成上述實驗,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緊膠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產生的氣體所排出的液體,冷卻至室溫后讀取數(shù)據(jù).B中油層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裝置的水中.
(3)通過實驗,小明測得:a=64mL,b=132mL,由此獲得結論:“汽泡爽”產生氣體的量與加水溫度有關系.但是老師看到小明的實驗報告后卻指出:兩套裝置中,“汽泡爽”產生氣體的總量應該近似相等,與溫度關系不大,其本質原因是依據(jù)化學方程式,一包“汽泡爽”產生氣體的量與反應物(檸檬酸和小蘇打)的量有關,與溫度無關.
(4)通過反思,為了證明老師的觀點,小明繼續(xù)利用(3)中已反應完的兩套裝置,又做了一步實驗,發(fā)現(xiàn)兩套裝置最終收集到的氣體的總量確實相近,他的實驗操作是不斷搖動兩套裝置中的錐形瓶A,繼續(xù)收集氣體并測量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初中化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圖1裝置實驗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1)B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2)C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廢液倒入同一只廢液缸中,最后發(fā)現(xiàn)廢液渾濁并顯紅色.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
【假設猜想】通過分析上述實驗,同學們猜想:廢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NaCl.
老師問:廢液中還可能有什么物質?某同學脫口而出: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他的說法正確嗎?同學們認為不準確,理由是:Ca(OH)2、Na2CO3溶液也可使酚酞試液變紅.于是引發(fā)了熱烈討論,下面是大家的發(fā)言:
學生甲還可能有Ca(OH)2、NaOH學生丙還可能有Ca(OH)2、CaCl2
學生乙還可能有NaOH、Na2CO3學生丁還可能有Na2CO3
【查閱資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 4 )【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可能含有的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鈣溶液,根據(jù)反應現(xiàn)象繪制了如圖2所示的示意圖.
①【結論解釋】分析圖象數(shù)據(jù)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質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呢?請你幫他繼續(xù)完成實驗,寫出探究的實驗方法:由于本身混有酚酞,所以可以觀察沉淀后的溶液的顏色,若溶液變紅,則含有NaOH;若溶液不變色,則不含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