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請認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3.核電荷數(shù)為12的元素符號是Mg.
(2)原子序數(shù)為8和14的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SiO2
(3)11號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比較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該元素屬于金屬(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4)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共同點是同一周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左到右逐漸增多;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處于同一周期的原因電子層數(shù)相同.
(5)在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加.
(6)從上表,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從左至右元素的排布規(guī)律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寫一條即可)

分析 (1)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質子數(shù)確定元素種類,根據(jù)元素化合價書寫化學式.
(3)原子序數(shù)為11的原子是鈉原子,鈉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jù)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律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jù)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律進行分析解答.
(6)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及圖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由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其原子最外層有3個電子;核電荷數(shù)為12的元素符號是Mg;故填:3;Mg.
(2)原子序數(shù)為8和14的元素其主要化合價為-2和+4,所以其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iO2.故填:SiO2
(3)原子序數(shù)為11的元素是鈉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其原子結構最外層有1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的電子;故填:失去;金屬.
(4)認真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共同點是同一周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左到右逐漸增多;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處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電子層數(shù)相同;故填:同一周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多;  電子層數(shù)相同.
(5)根據(jù)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律進行分析,在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加,故填:增加.
(6)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及圖表中的信息可總結:
電子層數(shù)等于周期數(shù);同一縱行從上到下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加;同一縱行,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最右縱行的原子結構均為穩(wěn)定結構;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左到右逐漸增加;從左至右元素的排布規(guī)律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故填:從左至右元素的排布規(guī)律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等進行分析、解題的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元素周期律的理解與掌握,并能靈活應用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選擇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學式填空,并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1)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O2;
(2)能用于滅火的是CO2
(3)能使人中毒的是CO;
(4)植物的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氣體是CO2
(5)能在空氣中燃燒的氣體是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6)只能用向上排氣法收集的氣體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欽州地區(qū)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為探究Fe、Cu、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1)實驗前需將金屬絲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甲、乙實驗探究,可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

(5)若采用丙實驗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結論,則金屬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人類需要借助語言、聲音、圖象、符號等載體才能進行正常的思維活動.學習化學知識需從宏觀的現(xiàn)象入手,深入到微觀的層次進行思維,再用化學特有的符號加以表達.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請根據(jù)圖回答:

(1)根據(jù)圖所示,宏觀上能得出的結論是水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
微觀上能得出的結論是水分子與碳原子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分子和氫氣分子.
(2)用化學方程式表達上述反應:H2O+C$\frac{\underline{\;高溫\;}}{\;}$CO+H2,此反應中水失去了氧,發(fā)生還原(填“氧化”或“還原”)反應
(3)為什么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質量不會變化?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不變.所以原子的質量不會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按要求填空.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現(xiàn)象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了一種黑色的固體. 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做該實驗時為防止集氣瓶底炸裂應如何做放入少量水或細沙
(2)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每個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種物質中同種元素的化合價一定相等
B.質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屬于同種元素
C.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混合物
D.當木炭不完全燃燒時,會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在一密閉容器里放入四種物質,使其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
四種物質
反應前質量(g)251515
反應后質量(g)11未測122
則(1)表中的未測值為12;
(2)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填“反應物”、“生成物”、“催化劑”);
(3)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4)該反應中甲和丁的質量比為14: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CO還原Fe2O3的實驗.是回答:
(1)實驗開始時,是先給Fe2O3加熱,還是先通入CO?先通入CO.
(2)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紅色物質變黑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該實驗裝置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你該怎樣改進?在出氣口處添加一燃著的酒精燈,把未反應的一氧化碳燃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shù)決定,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中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