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強和幾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

(1)寫出儀器名稱:①試管     ②酒精燈     ③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這個反應的類型屬于分解反應,所用的制取裝置(也叫發(fā)生裝置)為A(填圖中代號,下同),排水法的收集裝置為C或D.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要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為了改變此反應的速率需要加入一種黑色固體藥品是二氧化錳,它在此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實驗時所用的制取裝置為BC或BD.

分析 (1)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為了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通常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
利用加熱的方法制取氣體,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特別是要注意集滿氣體后的操作順序,以防發(fā)生安全事故;
(3)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解答 解:(1)①是試管,常用作反應容器;②是酒精燈,常用作熱源;③是集氣瓶,常用來收集氣體.
故填:試管;酒精燈;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這個反應的類型屬于分解反應;
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應該用A裝置作為發(fā)生裝置;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D裝置收集;
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要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
故填:分解;A;C或D;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把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為了改變此反應的速率需要加入一種黑色固體藥品是二氧化錳,它在此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利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不需要加熱,應該用B裝置作為發(fā)生裝置;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D裝置收集.
故填:二氧化錳;催化;BC或B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儀器的用途、③實驗裝置的選擇,選擇發(fā)生裝置時,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等因素;選擇收集裝置時,要考慮氣體的水溶性、能否和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密度、能否和空氣中的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等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為氯化銨和硫酸鈉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30℃時,氯化銨、硫酸鈉的溶解度相同
B.硫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將50℃時氯化銨飽和溶液降低溫度,會有晶體析出
D.將60℃時硫酸鈉飽和溶液降溫至40℃,溶質質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Fe+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B.4Al+3O2═2Al2O3
C.C+O2═CO2D.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實驗臺上有序擺放整齊的藥品如圖所示.

(1)要鑒別B、C兩瓶無色溶液,可選用的試劑是碳酸鈉溶液(合理即可).
(2)標簽破損的無色溶液D,可能是②③.
①H2CO3②Na2CO3③K2CO3④BaCO3⑤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一組是(  )
A.CuSO4  HClB.KNO3 MgCl2C.Na2CO3  H2SO4D.NaCl   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根據(jù)下列實驗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2)實驗二反應后的液體呈無色,說明此時溶液一定不呈堿性;
(3)實驗三的實驗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減少,溶液由無色逐漸變?yōu)樗{色;
(4)實驗結束后,將三個實驗的所有廢液倒入一個干凈的燒杯里,只得到藍色溶液,則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H+,為驗證其是否存在,下列物質可行的是AC.
A.Zn粒   B.CuO   C.Cu(OH)2  D.BaCl2   E.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金屬是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的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鐵質器具長期盛放,因為鐵會與酸反應而使鐵質器具被腐蝕.
(2)為減緩海水對鐵質海輪外殼的腐蝕,制造海輪時,會在海輪船底四周鑲嵌比鐵更活潑的金屬.下列金屬適宜船底鑲嵌的是D(填選項).
A.Pb(鉛)  B.Cu    C.Pt(鉑)   D.Zn
(3)對鐵“發(fā)藍”處理,其表面將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蝕.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鐵銹蝕的原因是致密的氧化膜使鐵與氧氣(或空氣)和水隔絕.
②“發(fā)藍”過程的化學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學式為Fe3O4
36Fe+4NaNO2+9NaNO3+26H2O=12X+13NaOH+13NH3
③為檢驗“發(fā)藍”處理的鐵質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將該零件浸泡于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xiàn)零件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由此可知該零件“發(fā)藍”處理效果不好(填“好”或“不好”).
(4)甲同學設計了如圖1實驗裝置驗證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質并驗證產(chǎn)物.實驗時,在點燃B處酒精燈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裝置中的空氣,然后繼續(xù)實驗.
①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該反應的還原劑是CO.
②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AD.
A.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處酒精燈
B.C中增加的質量與B中固體減少的質量相等
C.反應開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銅
D.反應結束后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銅被氧化
③甲同學認為A裝置用于證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應,乙同學認為省略A可達到同樣的目的,理由是為了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反應前已經(jīng)通入一段時間的一氧化碳.
(5)某學習小組欲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量,設計如圖2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①連接好裝置;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入藥品; ④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錐形瓶中滴加入稀鹽酸; ⑤一段時間后點燃酒精燈;⑥D中黑色固體完全變成紅色,停止加熱,待D中玻璃管冷卻至室溫,關閉分液漏斗活塞; ⑦數(shù)據(jù)處理.

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補全實驗步驟②.
Ⅱ.若使制取氫氣的裝置隨開隨用,隨關隨停,下列裝置可選用的是GH.

Ⅲ.B裝置中水的作用是吸收鹽酸揮發(fā)的氯化氫氣體;長玻璃管的作用起安全作用,當B中氣體壓力過大時,水就會從玻璃管上端溢出;C裝置的作用是干燥氫氣.
Ⅳ.已知:CuO樣品質量為m1克,E中增重為m2克,D中反應后固體質量為m3克,實際參加反應氫氣的質量為m4克,試用m1,m2列出銅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表達式$\frac{18{m}_{1}}{{m}_{2}}$-16.若無F裝置,則對測定結果的影響偏。ㄌ睢捌蟆薄ⅰ捌 、“無影響”),以下數(shù)據(jù)還能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是ABC.
A.m2   m3B.m3 m4C.m1  m4     D.m2  m4
Ⅴ.請你評價實驗有什么不妥之處,并說明原因實驗中無法判斷CuO是否完全反應,從而無法進行相應的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從鐵、水、氫氣、氧氣、高錳酸鉀五種物質,按要求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兩個化合反應:①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②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2)兩個分解反應:①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②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2015年“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為“節(jié)約水資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
B.長期飲用蒸餾水不利于身體健康
C.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會造成水體污染
D.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