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裝修房室內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B.甲醛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40%
C.苯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甲醛和苯中碳元素都顯+2價

分析 A.根據(jù)甲醛的分子結構來分析;
B.根據(j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C.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之相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D.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 解: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其中不含水分子,故錯誤;
B.甲醛(CH2O)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2}{12+1×2+16}$×100%=40%,故正確;
C.苯(C6H6)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6)=12:1,故錯誤;
D.甲醛和苯均屬于有機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不為+2,否則就不符合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式的意義及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物質由元素組成.本題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選用試劑或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所含雜質除去雜質的試劑或方法
AFeSO4CuSO4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BCO2CO點燃
CCuOC在氧氣流中灼燒
DKNO3NaCl加熱溶解、降溫結晶、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欲除去氮氣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應將混合氣體通過( 。
A.干燥劑、灼熱的氧化銅、足量石灰水B.灼熱的氧化銅、足量石灰水、干燥劑
C.干燥劑、足量石灰水、灼熱的氧化銅D.灼熱的氧化銅、干燥劑、足量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回答:

(1)寫出設有編號的儀器名稱:③長頸漏斗;
(2)寫出實驗室用A裝置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收集裝置應選擇C或D.
(3)實驗室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常溫反應制取硫化氫(H2S)氣體,硫化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形成氫硫酸.根據(jù)以上知識推斷: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B,收集裝置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以下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節(jié)約水、保護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1)下列“水”屬于純凈物的是A(填序號)
A.蒸餾水         B.河水          C.自來水
(2)用如圖甲裝置進行電解水的實驗,b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3)我市水資源豐富,但分別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人們常用肥皂水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學自制如圖乙所示簡易凈水器,圖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作用
(4)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處理劑.高鐵酸鉀受熱時發(fā)生的反應為4K2FeO4$\frac{\underline{\;\;△\;\;}}{\;}$2R+4K2O+3O2↑,則R是Fe2O3(填化學式)
(5)請舉一例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具體措施洗菜的水澆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現(xiàn)有 ①鐵   ②二氧化碳   ③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體   ④氧氣  ⑤空氣  ⑥礦泉水    ⑦水    上述七種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填序號,下同)③⑤⑥;屬于單質的是①④;屬于氧化物的是②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根據(jù)下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①甲實驗:實驗結束后,打開彈簧夾,燒杯里的水進入瓶中的原因是集氣瓶中的氧氣被消耗,壓強小于外界壓強,若發(fā)現(xiàn)瓶內進入的水量明顯小于$\frac{1}{5}$,其原因可能有裝置漏氣或紅磷量不足或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②乙實驗: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你認為應該是在密閉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質量守恒的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質量不變;
③丙實驗:收集到氫氣的試管是a(填“A”或“B”),電解時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的原因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④丁實驗:加熱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把裝置中的空氣排盡;為確保實驗得到亮紅色的銅,當玻璃管D停止加熱時,不需要斷開D、E裝置間的連接,原因是還要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對于下列說法,有關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B.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
C.水結冰后體積變大是水分子的體積增大造成的
D.原子序數(shù)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