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碳庫包括大氣、土壤、植物和海洋等,碳庫可分為產(chǎn)生CO2的碳源以及清除CO2的碳匯兩種類型.
(1)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貯存于大氣中,或以 (填物質(zhì)類型)等無機化合物的形式貯存于巖石圈中;
(2)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CO2吸收并固定在植被與土壤中,寫出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
;從該角度看,森林屬于 (填“碳源”或“碳匯”);
(3)海洋是重要的碳匯,但海水過量吸收CO2會造成海洋酸化,使海水的pH (填“變大”或“變小”),嚴重影響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4)研究表明,近20%的CO2排放去向不明,造成了“碳黑洞”,我國學者認為是荒漠鹽堿土吸收了CO2.他們分別用純石英砂和鹽堿土溶液進行對比實驗,證明猜想是正確的.由上述實驗可知,純石英砂具有的性質(zhì)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遼寧撫順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甲在一定條件下分解成乙和丙,乙是最常用的溶劑.三種物質(zhì)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1)若甲、乙組成元素相同,則丙是 .從微觀角度解釋,甲、乙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 .
(2)若丙固體的俗稱為干冰,則甲為 .由丙轉化為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蘇南通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不同時刻,某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丁的2倍.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甲的質(zhì)量/g | 乙的質(zhì)量/g | 丙的質(zhì)量/g | 丁的質(zhì)量/g | |
反應前 | 64 | 10 | 1 | 16 |
t時刻 | 32 | a | ||
反應后 | 0 | 54 | b | 0 |
A.乙和丙為生成物
B.a(chǎn)等于32
C.b等于37
D.該反應方程式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蘇淮安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請從①氯化鈉、②鹽酸、③氮氣、④氧氣中,選擇符合題意的物質(zhì),用序號填空.
(1)能供給呼吸的是 .
(2)能用做調(diào)味品的是 .
(3)能用于金屬除銹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蘇淮安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硅酸鈉的水溶液俗稱“水玻璃”,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粘合劑.硅酸鈉(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 )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蘇常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在粗玻璃管內(nèi)壁上粘附濕潤的石蕊試紙,向細玻璃管里滴入數(shù)滴濃醋酸后,立即封閉管口.10s后即觀察到:僅有中下部的石蕊試紙從上往下逐漸變色.
(1)本實驗應選用 (填“紅”或“藍”)色石蕊試紙;
(2)本實驗利用的醋酸性質(zhì)包括:①酸性、② 性、③醋酸蒸氣密度 (填“<”或“>”)空氣密度;
(3)由實驗現(xiàn)象可推知微粒具有的特征是 ;
(4)本實驗用試劑Y代替濃醋酸也出現(xiàn)相似的現(xiàn)象,Y為 (填序號).
A.濃氨水 B.濃硫酸 C.濃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蘇常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鐵粉裝入紗袋制成“吸金球”,以“吸”出含有金鹽的電鍍廢液中的金,變廢為寶.“吸金”利用的原理是( )
A.鐵粉具有吸附性
B.鐵粉具有磁性
C.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金強
D.鐵的導電性比金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南湘潭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實驗小組為探究酸的化學性質(zhì),由甲、乙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甲同學實驗中所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閱資料】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堿”)性.
【實驗探究一】確定甲、乙同學上述實驗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zhì).
(2)取甲所得溶液少許,加入石蕊試液,溶液顯紅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 (寫化學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許,加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 (寫化學式)
【實驗探究二】
(4)甲、乙同學把上述實驗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廢液缸中,觀察到廢液缸中產(chǎn)生少量氣泡,最終有白色沉淀生成,該白色沉淀是 (寫化學式).
【討論交流】丙同學提出:若將上述廢缸中物質(zhì)取出,過濾,所得濾液中含有哪些物質(zhì)呢?經(jīng)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鹽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質(zhì).
【實驗探究三】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可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
【歸納總結】該濾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氯化鈉和 (寫化學式).
【探索與拓展】有一份由Na2SO4、NaCl兩種物質(zhì)組成的固體樣品.為確定其組成,上述小組同學將樣品全部溶于蒸餾水中制成11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兩者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一定質(zhì)量的濾液.經(jīng)測定,該濾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9%.試計算:(均需計算過程)
(5)所用B2Cl2的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6)所用樣品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六盤水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同學們利用裝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進行相關實驗.
(1)一位同學設計了裝置A制取CO2,該裝置能通過上下移動穿過橡膠塞的粗銅絲來控制反應的發(fā)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應放在 中,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根據(jù)氣體制備的一般原則,A中的粗銅絲能否用鐵絲代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2)濃H2SO4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可作為干燥劑除去某些氣體中的水份.如用裝置B干燥CO2,則CO2應從 (填字母)端口通入.
(3)如用裝置C收集CO2,則CO2應從 (填字母)端口通入.
(4)裝置D用于通入CO2將水壓入量筒中以測量CO2的體積,植物油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