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能使人中毒的物質(zhì)是( 。
A.H2B.COC.CH4D.CO2

分析 一氧化碳的毒性主要體現(xiàn)在能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氣的能力,導致機體的組織細胞缺氧死亡.

解答 解:A、H2能燃燒生成水,則是有利環(huán)境保護的最理想的燃料,所以H2不能使人中毒;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B、CO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從而導致體內(nèi)組織器官嚴重缺氧而死亡.所以CO能使人中毒;故本選項符合題意;
C、CH4是無色、可燃和無毒的氣體.所以CH4不能使人中毒;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D、CO2是人體呼出氣體的主要成分,無毒,所以CO2不能使人中毒;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注意不能供給呼吸的物質(zhì)不一定有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屬于懸濁液的是(  )
A.泥水B.糖水C.油水D.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實驗室常用亞硫酸鈉(Na2SO3)固體與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氣體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生成亞硫酸(H2SO3).
(1)試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硫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提示:該反應與碳酸鈣和稀鹽酸的化學反應原理相似)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制取二氧化硫時,應選用下圖所示的B裝置(填代號,下同);收集二氧化硫氣體時,應選用下圖所示D的裝置.

(3)二氧化硫氣體與硫化氫氣體常溫下混合反應,生成黃色固體硫(單質(zhì))和水.試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S+SO2═3S↓+2H2O.
(4)二氧化硫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二氧化硫氣體不能被稀硫酸吸收,可被水吸收,用堿液(如NaOH)吸收效果最好.因此,我們應選用右圖所示的C洗氣裝置(想想:填A、B還是C呢?),在洗氣時,二氧化硫氣體應從該裝置的b端通入(是填a,還是填b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填空.
(1)現(xiàn)有H、C、O、N四種常見的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
要求的物質(zhì)各一種(用化學式表示):
①具有還原性的氣體化合物CO;②天然氣的主要成分CH4
③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H2O2;④可用于煉鋼的氣體O2
(2)如圖為普通電池(鋅錳電池)示意圖.
①碳棒可用作干電池的電極,說明石墨具有導電性.
②氯化鋅中陰離子的符號是Cl-
③將回收的廢舊電池進行分離可以得到二氧化錳,二氧化錳中錳元素的化合價是+4.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錳酸鉀K2MnO4中錳元素的化合價是( 。
A.+1B.+3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從分子得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現(xiàn)象,不正確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水變成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氣體分子變大
C.晴天濕衣服比陰天干得快--晴天氣溫高,分子運動速率快
D.6000L氧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若選用A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還需補充的一種儀器是酒精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實驗室若選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則需要改正的一點是把集氣瓶正放,請你寫出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完成下列物質(zhì)的分類:
a.潔凈的空氣    b.蒸餾水    c.高錳酸鉀    d.紅磷
屬于單質(zhì)的是d,屬于混合物的是a,
屬于氧化物的是b,屬于化合物的是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實驗室常用下列圖1實驗裝置來制取某些氣體:
①圖1甲圖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甲圖裝置在實驗室中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在實驗室中利用乙圖裝置來制取氧氣,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②利用塊狀的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可以利用丙圖中的啟普發(fā)生器,實驗中鋅粒應放在B(選填“A、B、C”)處;利用啟普發(fā)生器來制取氣體的優(yōu)點是:隨看隨用,隨關隨停;若用丁圖裝置來收集氫氣(密度比空氣。瑒t排出空氣的導管口是E(選填“D、E”)處.而在100多年前,曾利用水與鐵在高溫下反應得到氫氣.
③若從原料上考慮,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來源廣、容易獲。辉摲磻姆匠淌綖椋3Fe+4H2O→X+4H2,物質(zhì)X的化學式為Fe3O4
④在反應時,人們將鐵管埋在灼熱的炭中,將水蒸氣通過鐵管,就可以得到氫氣.而鐵管一般選擇螺旋形(如圖2),它比采用直管的優(yōu)點是聚集熱量,增大反應接觸面積.
⑤反應中為保持高溫,讓炭塊充分燃燒,有關做法及解釋正確的是A、B(選填編號).
A.向炭中通入更多的空氣,可使炭塊燃燒更充分
B.敲打炭塊,將炭塊變得更小,可使炭塊燃燒更快
C.加入越多的炭塊,燃燒的溫度就越高
D.在炭塊上加入少許油更易點燃,這是由于降低了炭塊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