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草酸(H2C2O4)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為驗證草酸分解產(chǎn)物,將產(chǎn)物持續(xù)通入下列裝置。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 該實驗中、裝置可以互換

B. 中停止加熱,中液體會倒吸入硬質(zhì)玻璃管中

C. 反應結(jié)束后,中的固體物質(zhì)一定屬于混合物

D. 若分解產(chǎn)物停止通入時,中生成的銅不會變成氧化銅

【答案】D

【解析】A. 該實驗中①、②裝置不可以互換,否則無法檢驗水;B. 若C中停止加熱,D中液體不會倒吸入硬質(zhì)玻璃管中,因為氣體一直會進入試管內(nèi)。不會造成倒吸現(xiàn)象;反應結(jié)束后,C中的固體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因為只有反應中被置換的銅;D、若分解產(chǎn)物停止通入時,C中生成的銅不會被氧化,因接觸不到氧氣。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鑒別物質(zhì)所用的方法或試劑,正確的是( )

A. 蒸餾水和食鹽水——肥皂水

B. 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酚酞試液

C. 合成纖維和羊毛纖維——點燃聞氣味

D. 氮氣和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組物質(zhì)按照單質(zhì)、鹽、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

A. 液氧、酸式碳酸鈉、粗鹽 B. 生鐵、食鹽、冰水混溶物

C. 青銅、高錳酸鉀、石油 D. 鈣片、氯化鈉、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氧化鐵與氧化銅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1.6克。取該混合物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則稀硫酸中H2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

A. 0.05 mol B. 0.1 mol

C. 0.2 mol D. 無法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從輻照后低濃鈾溶液中生產(chǎn)出鉬-99。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價是

A+4價 B+5價 C+6價 D+7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加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牛奶 B. 白糖

C. 面粉 D. 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與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與內(nèi)容。

【探究一】中和反應的探究

①將稀鹽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利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

I.a(chǎn)點所示溶液的pH_____7(選填“>”、“<”或“=”)。

II.證明已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

【探究二】燒堿成分的探究

②工業(yè)上常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燒堿,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久置的工業(yè)燒堿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I.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樣品中含有_______。

II.向上述燒杯中繼續(xù)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了白色沉淀,甲同學得出結(jié)論:樣品中還含有氯化鈉;乙同學對該結(jié)論提出了質(zhì)疑,認為不一定含有氯化鈉。

乙同學質(zhì)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III.丙同學認為除了需要確認是否含有氯化鈉外,還需要確認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于是,又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 驗 步 驟

實驗現(xiàn)象

a.另取少量樣品溶解于水,加入過量硝酸鈣溶液,過濾;

把濾液分成兩份。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b.向一份濾液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c.向另一份濾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

產(chǎn)生藍色沉淀

請分析:

步驟a所得濾液中的溶質(zhì)為____________;

步驟b證明樣品中含有氯化鈉,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樣品(久置的工業(yè)燒堿)成分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1個氖原子 Na B.+2價的鐵元素 Fe+2

C.4個氫分子 4H D.3個碳酸根離子 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符號中“3”所表示的含義錯誤的是………………………………… ( )

A. 3H2O中的“3”表示三個水分子

B. SO3中的“3”表示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個氧原子

C. 3C中的“3”表示三個碳原子

D. Al3+中的“3”表示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