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操作的是

A. ①用一氧化碳氣體還原一定質量的氧化銅粉末

B. ②用兩份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制取氧氣

C. ③向一定體積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D. ④某溫度下,向一定量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晶體

C 【解析】A、在高溫的條件下,一氧化碳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應后所得固體的質量不為零,錯誤;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有催化劑時反應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終兩份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生成的氧氣質量相等,錯誤;C、向盛有一定量稀鹽酸的燒杯中不斷滴入NaOH溶液至過量,溶液的pH逐漸增大,正確;D、因為該溶液為某溫度下,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再加入硝...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烏拉特前旗2018屆九年級第一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學模型中正確的是

A. 原子結構模型 B. 物質分類模型 C. 空氣組成模型 D. 物質酸堿度模型

D 【解析】A、原子核中包含質子,錯誤; B、化合物屬于純凈物,錯誤; C、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占78%,氧氣的體積占21%,錯誤; D、胃液顯酸性,肥皂水顯堿性,水顯中性,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O2、H2O和CO2都是身邊常見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O2能支持燃燒,可用作燃料

B. H2O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

C. 可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別O2和CO2

D.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氣中含量越高越好

C 【解析】A、O2能支持燃燒,可用作助燃劑,錯誤; B、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錯誤; C、由于氧氣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可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別O2和CO2,正確;D、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時易引起溫室效應,錯誤。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2018屆九年級5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水和冰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質量相同 B. 分子間隔相同

C. 分子大小不同 D. 組成元素不同

A 【解析】水和冰是同種物質,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A、水和冰的分子質量相同,正確;B、水和冰的狀態(tài)不同,水的分子間隔大于冰的分子間隔,錯誤;C、水和冰是同種物質,分子大小相同,錯誤;D、水和冰都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造成的,錯誤。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壽光、高密市2018屆初三一;瘜W試卷 題型:綜合題

科學方法對化學學習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下圖是某同學整理的鐵及其化合物知識網(wǎng)絡圖。

(1)分類歸納是研究化學物質的重要方法。

①鐵絲燃燒生成Fe3O4的過程中________(選填“放出”或“吸收”)熱量。

②鐵制品的銹蝕過程,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等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③與FeSO4中鐵元素化合價相同的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

(2)微觀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學變化的重要方法。

①圖甲是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該圖說明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一定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c.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

②圖乙是硫酸銅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示意圖。從粒子角度分析該化學反應能發(fā)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變量、設計對比實驗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實驗1中同時向兩燒杯中各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紅,發(fā)現(xiàn)整杯水變紅的時間熱水比冷水短。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2中使用銅片是為了對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③實驗3是大小形狀相同的Mg、Zn、Fe、Cu四種金屬同時投入到鹽酸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金屬周圍的黑點表示生成的氣體。下列結論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銅不能與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

b.四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Mg

c.等質量的鋅粒和鐵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氣體質量:Zn比Fe多

放出 氧氣和水蒸氣(或O2和H2O) FeO b Ba2+和SO42-結合生成難溶于水的BaSO4沉淀 受熱的情況下,分子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 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可燃物的著火點) ab 【解析】(1)①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放出大量的熱;②鐵制品的銹蝕過程,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等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③在FeSO4中硫酸根離子顯示?2價,亞鐵離子顯示+2價,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壽光、高密市2018屆初三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碳酸鹽與酸反應放出氣體,能與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碳酸鹽

B.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能使燃著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D.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A 【解析】A碳酸鹽和活潑金屬都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所以能與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碳酸鹽;B、酸和堿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但不是中和反應;C、不支持燃燒的所有氣體都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能使燃著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D、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壽光、高密市2018屆初三一;瘜W試卷 題型:null

下列有關燃燒和滅火說法正確的是

A. 油鍋著火后向鍋中放入菜葉目的是降低油的著火點

B. 家用煤加工成蜂窩煤是力了增大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C. 高層建筑物起火立即乘電梯撤離

D. 不慎碰倒了酒精燈,酒精在桌面燃燒,用水來滅火

B 【解析】物質的著火點是可燃物本身的屬性,故加入菜葉是將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A選項錯誤;蜂窩煤的多孔可以增加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得煤燃燒的更充分,減少資源的浪費及環(huán)境的污染,B選項正確;高層建筑起火,千萬不能乘電梯,因為建筑起火很可能造成斷電,而且電梯間的通道往往是濃煙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選項錯誤;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會增大火的燃燒面積,反而更危險,正確做法是用濕抹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里用高錳酸鉀、氯酸鉀與二氧化錳、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都可以制得氧氣。下列圖像能同時反映出三種方法制取氧氣的關系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加熱時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在能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質量減少,但不能減少為0,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氧氣,固體二氧化錳用作催化劑,質量不變,不符合題意;B、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加熱時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在能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質量減少,但不能減少為0,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海南省瓊海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硝酸銀、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 濾渣中一定有銀、沒有銅和鋅

B. 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鋅,可能有銅

C. 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

D. 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銀

D 【解析】試題分析:在硝酸銀、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說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銅,根據(jù)根據(jù)活動性順序按照先遠后近的原則,可知,溶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銀;濾渣中一定有金屬銀一定沒有金屬鋅可能有金屬銅;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和硝酸銅,一定沒有硝酸銀;故答案選擇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