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號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規(guī)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 相同.
(2)表中9號和17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都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分析 (1)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規(guī)定來分析;
(2)根據(jù)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化學性質的關系來解答.

解答 解:(1)第二周期的3-10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第三周期的11-18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也相同,因此得出規(guī)律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故答案為:電子層數(shù);
(2)9號和17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都為7,在化學反應中都易得到一個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故填:得到.

點評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掌握原子原子得失電子的判斷方法;掌握物質化學式的書寫方法,本題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張掖市丹霞是中國干旱地區(qū)最典型的丹霞地貌,舉世罕見.是中國丹霞地貌發(fā)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其紅色砂礫巖由石灰?guī)r、含鐵化合物、石膏等成分組成,請用恰當?shù)幕瘜W用語表示下列帶點部分內容:
(1)石灰?guī)r中含有的鈣元素$\underset{鈣元素}{…}$Ca;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鈣中含有的陰離子$\underset{陰離子}{…}$SO42-;
(3)巖石呈紅色是因含氧化鐵Fe2O3和氫氧化鐵所致,其中氫氧化鐵中$\underset{鐵元素顯+3價}{…}$$\stackrel{+3}{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對下列事實解釋正確的是( 。
事  實解  釋
A氧氣用于切割金屬氧氣有可燃性
B氮氣用于填充燈泡氮氣通電時會發(fā)光
C稀有氣體作電光源化學性質穩(wěn)定
D露置在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了難溶于水的碳酸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根據(jù)如圖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儀器①的名稱試管
(2)從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考慮,應該從圖1中選擇BD組合發(fā)生裝置來制取氧氣(填字母代號).
(3)為了得到較為純凈的氧氣,應該從圖2中選擇E裝置來收集氧氣(填字母代號),且收集的最佳時刻是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
(4)已知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于水,則收集氫氣可選用圖2中的E或G裝置來收集(填字母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請回答以下問題:
(1)1個A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3.
(3)A、B、C、D四種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AD(填圖中字母).
(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要求發(fā)達國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量,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通過呼吸作用將CO2釋放到大氣中;
(2)若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具有多種用途的一氧化碳,寫出其轉化的化學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為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可行的是①②③(填序號).
①開發(fā)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②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③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④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
(4)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倡導“低碳”生活.請你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的做法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隨手關燈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各組物質分別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產物完全相同的是(  )
A.H2和COB.CH4和COC.C2H5OH和CH4D.H2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現(xiàn)代社會能源得到了不斷開發(fā)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
(1)下列物質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氣④乙醇,其中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號)④
(2)當房屋起火時,消防員用高壓水槍將火撲滅,其中水在滅火過程中的主要作用為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3)石油煉制的產品之一是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汽車燃料,可適當節(jié)省石油資源.寫出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
(4)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在地殼里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屬元素是鋁.下列三種金屬被發(fā)現(xiàn)和使用的先后順序為:銅、鐵、鋁.你認為金屬大規(guī)模被使用的先后順序跟C(填字母)關系最大.
A.地殼中金屬元素的含量    B.金屬的導電性    C.金屬的化學活動性
(5)將CO氣體通入盛有10gFe2O3的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CO至試管冷卻,測得試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為7.6g,則剩余固體中鐵單質的質量為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一般情況下,金屬越活潑,與酸反應的速度越快.為了比較金屬Mg、Zn、Fe與酸反應的快慢,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實驗步驟】
①取A、B、C三支試管,分別加入2mL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鹽酸溶液;
②同時分別向上述三支試管內加入如圖所示的鎂片、鋅片和鐵片.
【實驗預測與分析】
(1)寫出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
(2)反應過程中金屬表面產生氣泡最快的是A,片刻后手握試管下端感覺最熱的是A(填試管編號).
(3)該實驗表明,實驗室一般選用鋅而不選用鎂、鐵制取氫氣的主要原因是:鋅反應速度適中,容易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