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驗證CO2的性質 | B. | 比較黃銅和銅的硬度 | ||
C. |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 D. | 收集H2 |
分析 A、根據圖中實驗現象為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合金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氫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圖中實驗現象為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說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的大,故選項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
B、用黃銅與銅互相刻劃,黃銅能在銅表面刻劃出痕跡,說明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大,故選項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
C、紅磷本身是固體,能在空氣中燃燒,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體,可以除去空氣中的氧氣,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故選項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
D、氫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用圖中裝置收集氫氣時,兩支導管應一個為長導管,氣體從短導管通入,將空氣從長導管排出,圖中導管一樣長,故選項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設計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時通入CO后再點燃A處酒精燈,可以防止爆炸 | |
B. | 通過觀察黑色固體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fā)生 | |
C. | 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以生成0.1mol銅 | |
D. | 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A處酒精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裝置 內容 | 【實驗1】制備氣體 | 【實驗2】測定氣體含量 |
Ⅰ.打開K1、K2和K3,用注射器向盛有大理石的A中注入稀鹽酸,關閉K1. Ⅱ.收集氣體. | Ⅰ.A中為用排水法收集的O2,其中水100mL.B中裝滿水.向A中放入燃著的紅磷 (足量),充分反應. Ⅱ.待裝置冷卻到室溫后, 打開K2和K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與現象 | 分析與結論 |
(1)他先將竹子浸在水里,鉆個小孔,看到一串串氣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 法(填實驗室常用的一種集氣方法)收集到了甲乙兩瓶氣體. | |
(2)將放有足量紅磷的燃燒匙伸入甲瓶中(如圖).用放大鏡聚焦,使紅磷燃燒,瓶內充滿了白煙.然后,將甲瓶倒放水中,松開夾子,結果流入的水約占瓶子容積的$\frac{1}{10}$. | 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中肯定含有氧氣; |
(3)往乙瓶倒入適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肯定含有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燃物達到著火點就可燃燒 | |
B. | 煤礦的礦井里必須采取通風、嚴禁煙火等安全措施 | |
C. | 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埸所,嚴禁穿化纖類服裝 | |
D. | 燃燒和緩慢氧化都是氧化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屬于氧化物 | B. | 高鐵酸鈉由7個原子構成 | ||
C. | 鐵元素化合價為+6 | D. | 鈉、鐵、氧三種元素質量比是2: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