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都是化合物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原子種類均沒有改變
D、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均是由分子構成的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判別,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根據(jù)○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結合分子的結構圖示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然后對選項問題進行分析可大大簡化做題的難度,分析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  
.
 
2H2O+O2↑據(jù)此判斷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
  △  
.
 
2H2O+O2↑;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丙是氧氣,屬于單質(zhì),不是氧化物.故A錯誤;
B、該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是分解反應,故B正確;
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放生了變化,而原子的種類未變,故C錯誤;
D、由圖示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結構特點以及對三種物質(zhì)的了解可知,H2O2、H2O、O2均由分子構成.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此題是對化學反應中物質(zhì)的微觀結構圖的考查,依據(jù)信息書寫相關的方程式可簡化做題的程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嚴格水資源管理,保障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探究“水的凈化”過程,某實驗小組從長江中取了水樣,觀察到:A.水樣呈黃色,有異味   B.水樣渾濁,有固體小顆粒.現(xiàn)對水樣進行如下處理:
(1)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攪拌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
 
(填操作名稱),操作完成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該過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填“物理”或“化學”).
(2)為了判斷得到的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加入
 
進行檢驗.日常生活中降低自來水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鹽酸、熟石灰、食鹽、無水硫酸銅四種物質(zhì)中(用化學式表示)
(1)存在于人的胃液里的是
 

(2)可用于檢驗市售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的是
 
;
(3)農(nóng)業(yè)上用來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4)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調(diào)味劑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欲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
物質(zhì)雜質(zhì)試劑
ACO2氣體HClNaOH溶液
BNaNO3溶液Na2SO4Ba(OH)2溶液
C稀鹽酸CuCl2KOH溶液
DCaCO3Na2CO3H2O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符號中“3”所表示的含義,說法不正確的是( 。
A、3H--表示三個氫原子
B、3O2--表示三個氧分子
C、
+3
Al
--表示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
D、SO3--表示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個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區(qū)分下列物質(zhì)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B、用水區(qū)分硝酸銨和食鹽兩種固體
C、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D、用燃燒法區(qū)別塑料和羊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西氣東輸”工程中的“氣”是指天然氣,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下列有關“CH4”意義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質(zhì)量相同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和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元素符號填空:
碳元素
 
; 2個硝酸根離子
 
   氫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碳酸鈉中所含陰離子
 

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