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溶質(不含結晶水)的水溶液甲,經歷如下變化:
溶液甲
蒸發(fā)5g水
無晶體析出
溶液乙
蒸發(fā)5g水
析出2g晶體,過濾
溶液丙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飽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發(fā)5g水,析出的晶體可能大于2g
考點: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質存在,就說明這種溶液在該溫度下是飽和的;同溫度下的同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解答:解:A、溶液甲蒸發(fā)水分無晶體析出,故甲不可能是飽和溶液,錯誤;
B、溶液乙蒸發(fā)水能析出晶體,故溶液乙可能是飽和溶液,錯誤;
C、若溶液乙是飽和溶液,則與溶液丙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若溶液乙不是飽和溶液,錯誤溶質質量分數與丙不相同,錯誤;
D、若溶液乙不是飽和溶液,則蒸發(fā)水先形成飽和溶液,再析出晶體,故析出2g晶體需要水的質量小于5g,故再蒸發(fā)5g水,析出的晶體可能大于2g,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結晶的知識,可以依據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白磷自燃產生大量的白煙
B、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C、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電解水時生成的氧氣比氫氣的體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歡喝純凈水,市售的純凈水有些就是蒸餾水.有關這類純凈水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可以通過自來水加熱產生的水蒸氣冷卻而獲得
B、它清潔、純凈,長期飲用對健康有益而無害
C、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
D、它是純天然飲品,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請回答下列有關空氣的問題:
(1)按
 
分數計算,空氣中氧氣約占
 
%
(2)空氣中的氧氣可以用于醫(yī)療急救,是由于氧氣能
 
;稀有氣體是一種化學性質
 
的氣體,試寫出稀有氣體的一種用途
 

(3)酥脆餅干放置在空氣中久了會變軟,是因為空氣中有
 
(寫物質名稱);澄清的石灰水長期放置在空氣中表面會有一層白膜,是因為空氣中有
 
(寫化學式)
(4)根據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請你推出氮氣的一條物理性質
 
;一條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并閱讀小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集氣瓶中加入液體的作用是
 

(2)圖2中的反應現象為
 
,在瓶底加水的目的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符號表示:氧元素
 
、硫元素
 
、水
 
、二氧化碳
 
、碳原子
 
、鈣原子
 
鈉離子
 
、氧離子
 
兩個氧分子
 
、五個氫原子
 
、三個鎂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圖,表中數字為各元素的質子數.請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用符號表示: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且質子數為11的離子:
 
;AB型化合物:
 
(化學式、寫一種).
(2)各元素原子的質子數從左向右的排列規(guī)律是:
 

(3)請預測質子數為20的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填①、②或③);該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簡單離子的結構示意圖是
 
.(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1)該反應的化學文字表達式
 
;
(2)該實驗中紅磷稍過量的目的是:
 
;
(3)該實驗得到的結論之一為:
 

(4)該實驗還可說明氮氣具有的化學性質是(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文收集到一瓶渾濁的長江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如下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①的名稱是
 

(2)操作②向濾液C中加入
 
,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
(3)小文取少量液體D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蕩,發(fā)現有較多泡沫出現,說明液體D是
 
(填“硬水”、“軟水”).
(4)自來水廠常用二氧化氯進行投藥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
 
,漂白粉(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鈣)也可作為飲水消毒劑,次氯酸鈣[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