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
A.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所以氧化反應就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B.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時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所以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時,溶液中一定有晶體析出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D.燃燒伴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所以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一定是燃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滕州市九年級中考復習4月階段性檢測練習(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取含鐵、氧兩種元素的固體樣品11.6g,通入足量的CO并充分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
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沉淀20.0g,該固體的組成可能是
A.Fe3O4
B.Fe3O4和Fe2O3
C.Fe和Fe2O3且質量比為7:20
D.FeO和Fe2O3且質量比為9: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實驗室中驗證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很多,請用三種方法驗證鐵、銅、銀的活動性順序(只寫出所需試劑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運用溶解度表與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B是________的溶解度曲線。
(2)60℃時,l00g水中加入l00g硝酸鉀,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當60℃的該溶液降溫到30℃時,析出晶體的質量為________g。
(3)現(xiàn)有50℃時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在不減少溶劑的情況下,欲使其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實現(xiàn)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降低溫度 ②升高溫度 ③加入A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做法符合科學道理的是 ( )
A.用純堿制取燒堿 B.用大量亞硝酸鈉(NaNO2)腌漬食品
C.用工業(yè)酒精兌制白酒 D.用膽礬對飲用水殺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安慶市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實驗小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儀器①的名稱是 _____________。某同學用A裝置制氧氣,其他同學認為該裝置有個缺陷,改進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a處,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已有氧氣產生。
(2)B中現(xiàn)象是量筒內涌出柱狀的泡沫,可形象地稱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碘化鉀(KI)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該實驗中的發(fā)泡劑是洗潔精,洗潔精能除去油污是因為洗潔精具有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化學小組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銅反應后氣體產物的成分。已知,該裝置氣密性良好;反應前木炭粉和氧化銅的質量為12.80 g,玻璃管質量為52.30 g;反應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64.81 g,裝置B增重0.22 g,裝置C質量未改變。
關于該實驗,有下列說法:
①當玻璃管中有紅色物質生成時,碳與氧化銅的反應結束
②玻璃管中反應結束后仍要緩緩通入氮氣將裝置內殘留的氣體生成物排出
③玻璃管中反應生成的氣體只有二氧化碳
④NaOH與CO2反應導致裝置B質量增加
⑤裝置C的質量未改變說明沒有氣體通入該裝置
以上正確的說法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中學聯(lián)盟]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十中學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分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現(xiàn)有 ① 水 ② 鐵 ③ 高錳酸鉀 ④ 醫(yī)用75%的酒精 ⑤ 蔗糖溶液 ⑥ 碳酸鈣 六種物質,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有(填序號,下同)_____________ ,屬于純凈物的有_____________ ,屬于單質的有_______________ ,屬于鹽的有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