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火山噴發(fā)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火山灰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分析 根據(jù)空氣污染途徑來考慮空氣污染物,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有害粉塵等.

解答 解:A.火山灰屬于有害粉塵,故屬于空氣污染物;
B.一氧化碳屬于有害氣體,故屬于空氣污染;
C.二氧公碳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不屬于空氣污染物;
D.二氧化硫是有害氣體,屬于空氣污染物.
故選C.

點評 熟記空氣污染的途徑,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氣污染,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凈化我們的空氣而出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1)用微粒符號表示下列粒子
①2個硫離子2S2-;
②過氧化氫H2O2
(2)①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結(jié)構示意圖分別為,兩種原子中相等的是C(填序號)
A.質(zhì)子數(shù)  B.電子數(shù) C.第一層電子數(shù)  D.第二層電子數(shù)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zhì)的粒子名稱是二氧化碳分子.
(3)如圖是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的微觀模型圖,請根據(jù)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①在如圖方框中以圖示的方式完成該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②寫出氧氣的一種用途供給呼吸.
③寫出該微觀圖示所表示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一氧化碳+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利用圖甲裝置探究“MnO2的用量對 H2O2分解反應的影響”,實驗中H2O2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3%,裝置中產(chǎn)生氧氣的量可以用壓強傳感器測出(在等溫條件下,產(chǎn)生氧氣體積與裝置內(nèi)壓強成正比.反應放熱忽略不計)
(1)寫出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MnO2在此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發(fā)生改變.
(2)圖乙是“0.1克MnO2與不同體積的3%H2O2溶液混合”的實驗結(jié)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其他條件相同時,H2O2的用量越多,產(chǎn)生的氧氣越多.

(3)當用“3%H2O2溶液8毫升與不同質(zhì)量的MnO2混合”時,得到如圖丙所示的曲線.曲線的斜率顯示,當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時,分解速度達到實驗要求.在此實驗條件下,若MnO2的質(zhì)量有4克(一藥匙),就能使如圖C(選填字母)燒杯中所裝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實驗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錯誤的過濾操作不會導致濾液渾濁的是( 。
A.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nèi)壁B.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C.漏斗內(nèi)壁不干凈D.玻璃棒放在了一層濾紙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是電解水實驗一段時間后的情景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前,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在水中加入了氫氧化鈉(其化學式為NaOH),反應后氫氧化鈉并未減少,氫氧化鈉是此反應的催化劑.
(2)根據(jù)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試管b與電源正極相連.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試管a和b中的氣體時,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分別是淡藍色的火焰(或發(fā)出爆鳴聲)和木條燃燒得更旺.
(3)電解水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填“化合”或“分解”).
(4)電解水實驗中a管與b管氣體的理想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實際的體積比往往略大于2:1,你認為原因可能是(寫一種)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或氧氣與電極反應,b端氣密性不好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月球上有豐富的核聚變?nèi)剂稀癏e-3”.“He-3”是原子核內(nèi)含有2個質(zhì)子和1個中子的氦原子.則氦原子核外的電子數(shù)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對有關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有大量的白霧生成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鐵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按照體積計算空氣中氧氣約占2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圖1),但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明顯偏。埬銋⑴c探究:

【提出問題】
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①
顏色、狀態(tài)熔點/℃燃燒所需最低溫度/℃密度/g•cm-3
紅磷暗紅色固體5902402.34
白磷白色固體44.1401.82
②二氧化碳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③在加熱的條件下銅粉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
【猜想】
甲同學:可能是導管內(nèi)原存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乙同學:可能是瓶內(nèi)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的緣故;
你還能做的猜想是紅磷量不足或裝置漏氣或裝置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等(寫一點即可).
【交流與討論】
(1)寫出圖1中集氣瓶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丙同學認為,用木炭代替紅磷也能完成圖1的實驗,但事先要在集氣瓶中放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或石灰水;
(3)他們對圖1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的改進.與圖1實驗裝置相比,圖2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反應,能夠減少實驗誤差;
【探究與反思】
(1)為驗證乙同學的猜想,將銅粉在殘余氣體中加熱,觀察到銅粉變黑,所以乙同學的猜想合理(選填“合理”或“不合理”);
(2)大家采用改進的實驗裝置(圖2)進行實驗(左邊玻璃管上面的空氣平均分成了5等份,并標刻度線),待玻璃管冷卻、管內(nèi)白色的煙幕消失,同時能觀察到左邊玻璃管中水上升到1刻度線(左邊玻璃管中水上升了玻璃管中空氣體積的1/5等,得到了較準確的數(shù)據(jù),但又意外發(fā)現(xiàn)左玻璃管內(nèi)壁上端附著白色固體.左玻璃管上端的白色固體主要成分可能是白磷或者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反應中,有單質(zhì)出現(xiàn),但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
A.Cu+2AgNO3=Cu(NO32+2AgB.2Al+3H2SO4=A12(SO43+3H2
C.2Na2O2+2CO2=2Na2CO3+O2D.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