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化學課上,老師在做“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演示實驗時,進入集氣瓶中的水不到其容積的
1
5
.請幫助老師分析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只要求寫兩條):
(1)
 

(2)
 
考點:空氣組成的測定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原理、裝置的特點、實驗注意事項等,分析造成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能有:1、裝置是否漏氣;2、紅磷的用量是否充足;3、裝置是否冷卻到室溫等.
解答:解: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對實驗的成敗注意事項為:要保證藥品過量,要保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同時一定要等到溫度恢復到室溫再打開止水夾讓外界液體進入裝置內.所以在分析造成裝置造成結果小于
1
5
時,要考慮藥品的量可能不足造成沒有將氧氣完全消耗,同時要考慮裝置在藥品的足夠的情況下因為氣密性不好,導致液體不能等體積進入而引起結果偏低.
故答案:
(1)紅磷的量不足
(2)裝置氣密性不好
點評:分析實驗誤差要根據原理同時結合誤差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宏觀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B、氮氣化學性質穩(wěn)定,是因為氮原子最外層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
C、溫度計中水銀熱脹冷縮的原因主要是原子的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D、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因為水分子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鑒別下列物質所使用的方法或試劑,錯誤的是( 。
A、鐵和氧化鐵--磁鐵
B、硬水和軟水--肥皂水
C、鋁與鋁合金--比較硬度
D、氮氣與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劑,其酸性比醋酸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苯甲酸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B、苯甲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4:1
C、苯甲酸分子中碳、氫、氧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7:6:2
D、苯甲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從某地采集到一塊石灰石樣品.該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中的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為測定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稱取12.5g該石灰石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向其中加入73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1)73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中溶劑的質量為
 

(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3)恰好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用化學符號填空.
(1)2個氮原子
 

(2)2個氫氣分子
 
;
(3)亞鐵離子
 
;
(4)硫酸根離子
 

(5)+2價鈣元素
 
;
(6)硝酸銨并標明氮元素化合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測定某碳素鋼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現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粉末于質量為51.8克的燒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當加入80g稀硫酸時反應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如圖.

試通過計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時,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樣品中碳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列式計算)
(2)小王不慎在反應結束后,向燒杯中多加了20g稀硫酸,此時,溶液中硫酸亞鐵在溶液總質量中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列式計算)
(3)若在圖中補繪此過程中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圖,所得線段的終點位于線段AB延長線的
 
(填:上方、下方或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家中的碗或杯子洗干凈的標志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B、C、D分別是4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中信息及相關要求真空.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硫元素的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2)A、B、C、D 4種粒子中,易得到電子,形成穩(wěn)定結構的是
 
(填字母序號).
(3)E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其離子的符號是
 

(4)C和D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5)寫出C單質在B氣體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