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第二次模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用語填空:
(1)相對分子質量最小且可燃的有機物
(2)嚴重干旱地區(qū)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制作糕點用的發(fā)酵粉主要成分之一
(4)溶于水后能形成酸雨的大氣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九年級下學期一診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日常生活中,與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岷江水
B.礦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較多可溶性鈣、鎂鹽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楊浦區(qū)九年級5月三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方法中,不能達到目的是
選 項 | 物質(括號內(nèi)為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NaOH溶液(Na2SO4) | 加入適量的Ba(OH)2溶液、過濾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過濾 |
C | CO(CO2) | 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并干燥 |
D | CuSO4溶液(H2SO4) | 加足量氧化銅粉末,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楊浦區(qū)九年級5月三;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稀鹽酸中逐滴加入試劑X后,溶液的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試劑X是
A.Mg B.H2O C.NaOH D.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楊浦區(qū)九年級5月三;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內(nèi)元素失衡容易導致疾病。缺鐵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A.佝僂病 B.貧血癥 C.侏儒癥 D.甲狀腺腫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九年級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P點.據(jù)圖回答:
(1)t2℃時3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 .
(2)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 (填寫物質序號).
(3)在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t1℃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九年級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與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多吃粗糧;葷素搭配﹣﹣均衡營養(yǎng)
B.就地焚燒秸稈;任意排放污水﹣﹣愛護環(huán)境
C.分類放置垃圾,便于回收;盡可能循環(huán)使用教科書﹣﹣節(jié)約資源
D.盡量步行或騎車上學,少用私家車接送;室內(nèi)光線充足時及時關燈﹣﹣低碳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qū)九年級下學期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兔首和鼠首均為青銅器(銅、錫合金)如圖所示,某些銅器表面呈綠色,這是銅器長期曝露在空氣中生了銅漬。為了弄清“銅綠”的組成和銅生成“銅綠”的條件,某化學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了解到這層繡漬的化學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俗稱“銅綠”。它受熱會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般~綠”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與假設】經(jīng)仔細了解了水龍頭的使用環(huán)境后,據(jù)“銅綠”的組成和查閱的資料判斷,銅綠可能是銅與氧氣及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而生成的。
【設計與實驗】借鑒課本“鐵制品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小剛設計了“銅片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實驗如下圖所示(所用銅片潔凈、光亮,試管內(nèi)的為圖片)
實驗較長時間后,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試管中銅片最先生銹(填寫試管字母編號)。
【評價與改進】小明認為小剛設計的實驗還不夠完善,要得出正確的結論,還要補充一個實驗。你認為要補充的一個實驗是(用圖表示亦可): 。
【拓展與應用】小紅從不同地點收集到兩個銅器(一個是純銅做的,一個是青銅做的)中,純銅器的銅綠比青銅器的少,他據(jù)此分析認為青銅比純銅易銹蝕。小紅的分析是否全面?請你說明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