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請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儀器的名稱:a酒精燈,b長頸漏斗.
(2)寫出圖A中產生氧氣的化學方程達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圖C中產生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指出B裝置圖中一處明顯錯誤長頸漏斗的下口在液面以上,將B裝置中的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獲得平穩(wěn)的氣流.
(3)圖F中,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逐漸熄滅,說明二氧化碳_和_.
(4)用E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從c端進入(填“c”或“d”),驗滿的操作為: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放在d導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滿了.
(5)乙炔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略小,且難溶于水;工業(yè)上常用它燃燒產生的高溫來切割和焊接金屬;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乙炔.制取乙炔時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的儀器有C(填編號),收集乙炔最好用排水法.

分析 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藥品;B裝置圖中一處明顯錯誤:長頸漏斗的下口在液面以上,將B裝置中的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獲得平穩(wěn)的氣流;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圖F中,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逐漸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用E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從長管進入,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驗滿的操作為: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放在d導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滿了;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乙炔,因此不需要加熱;乙炔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略小,且難溶于水,因此最好用排水法收集.

解答 解:(1)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藥品,故答案為:酒精燈;長頸漏斗;
(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B裝置圖中一處明顯錯誤:長頸漏斗的下口在液面以上,將B裝置中的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獲得平穩(wěn)的氣流;故答案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CaCO3+2HCl=CaCl2+H2O+CO2↑;長頸漏斗的下口在液面以上;分液漏斗;
(3)圖F中,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逐漸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故答案為: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4)用E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從長管進入,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驗滿的操作為: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放在d導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滿了;故答案為:c;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放在d導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滿了;
(5)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乙炔,因此不需要加熱;乙炔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略小,且難溶于水,因此最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C;排水;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二氧化碳的性質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徐州市九年級中考一;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可用洗潔精清除油污,發(fā)生了溶解現象

B. 干冰可用于制造舞臺云霧,分子間空隙變大

C. 蛋白質遇重金屬鹽或高溫會失去原有生理活性,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

D. 在雞蛋清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雞蛋清會沉淀析出,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各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  )
A.礦泉水、二氧化硫、液態(tài)氧B.高錳酸鉀、二氧化氮、氮氣
C.潔凈的空氣、氯化鈉、水D.大理石、水銀、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回答下列與水有關的問題.
(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之間的質量比為1:8;
(3)日常生活中,常用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物質是肥皂水;
(4)在水的凈化過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異味和有色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多吃蘋果有利于增進記憶、提高智力,蘋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C6H8O6)還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下列有關維生素C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個元素組成的
B.維生素C是氧化物
C.一個維生素C分子中有20個原子
D.維生素C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做完“鐵在氧氣里燃燒”的實驗后,某興趣小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問題,于是進行了以下探究
【問題1】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
【資料1】鐵制品一般含有少量碳,含碳細鐵絲燃燒時,炭粒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熔融態(tài)物質中形成氣泡,熔融態(tài)物質因氣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現象.
【設計實驗】為了探究火星四射現象的原因,該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取長短粗細相同的含碳細鐵絲和不含碳的細鐵絲,分別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觀察現象.
【實驗探究1】小明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但不見鐵絲燃燒,反復實驗均未成功.寫出導致該同學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兩個):鐵絲表面有銹跡,影響了反應的進行、點燃火柴后立即將它伸入瓶內,火柴燃燒消耗了氧氣,不利于鐵絲的燃燒
經過改進,該同學完成了該實驗,寫出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或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問題2】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中還有沒有鐵?
【資料2】自然界中鐵的氧化物主要有Fe2O3和Fe3O4兩種(Fe2O3為暗紅色,FeO極易氧化).
【實驗探究2】將冷卻后的黑色物質碾碎,經實驗,說明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中還有鐵.
【問題3】鐵燃燒的產物為什么不是Fe2O3呢?
【資料3】①Fe2O3和Fe3O4的分解溫度見表;②Fe2O3鐵高溫分解成Fe3O4
Fe3O4Fe2O3
分解溫度/℃15381400
熔點點/℃1535
【理論討論】根據實驗現象,并結合表中數據,可推知鐵在氧氣里燃燒時產生的高溫在1535℃~1538℃之間.
【拓展延伸】①Fe2O3高溫分解成Fe3O4和一種氣體,寫出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三氧化二鐵$\stackrel{高溫}{→}$四氧化三鐵+氧氣或6Fe2O3$\frac{\underline{\;高溫\;}}{\;}$4Fe3O4+O2↑;
②有些超市的食品包裝盒放有黑色的氧化亞鐵粉末,若粉末的顏色變成暗紅色,就說明包裝盒漏氣,售貨員就能及時發(fā)現并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已知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m與其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在數值上相等.若 R3+核外有n個電子,則其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m-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我會看,圖:原子序數是12;元素名稱是鎂;元素符號是Mg;是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相對原子質量是24.31. 核電荷數12,核外有3個電子層,
屬于第3周期元素;第二層上有8個電子,最外層電子數目小于4個,它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就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形成陽離子,符號為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frac{1}{5}$,某學校興趣小組同學模仿教材中實驗,分別用如圖1所示四個裝置進行實驗驗證.(燒杯和集氣瓶中液體為水)
(1)用A裝置實驗,一切操作規(guī)范,但幾乎沒有水進入集氣瓶中,原因是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氣體,不能使瓶內外形成氣壓差;
(2)圖2是同學們對裝置B的改進實驗.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2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L水,再按圖2連接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ACD(填序號)
A.加快集氣瓶冷卻
B.減少集氣瓶空間
C.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
D.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
(3)同學們沒有用裝置C進行實驗,他們認為,使用該裝置實驗,無法得出氧氣體積的占空氣總體積的$\frac{1}{5}$,理由是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4)同學們用D圖進行實驗時,發(fā)現在生成的白色固體中還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通過化學學習知道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生只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生成淡黃色固體?
[查閱資料]小明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物質的顏色:
物質氧化鎂MgO氯化鎂MgCl2氮化鎂Mg3N2硝酸鎂Mg(NO32
顏色白色白色淡黃色白色
其他同學認為不必查閱氯化鎂的顏色,他們認為不可能生成氯化鎂,理由是空氣中不含氯元素.
[提出猜想]分析資料,小明認為淡黃色固體可能是由鎂與空氣中的氮氣反應生成的.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實驗證實了自己猜想,他的實驗方案是將點燃的鎂條伸人充滿氮氣的集氣瓶中,觀察是否生成淡黃色的固體.
[實驗結論]根據小明的實驗結果,寫出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一個文字表達式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
[實驗反思]①用D圖進行實驗,則測得的氧氣的含量會>$\frac{1}{5}$(填“>”,“<”或“=”).
②已知m克MgO和Mg3N2的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為6克,則m的取值范圍是8.3克<m<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