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加碘食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氯化鈉是由氯化鈉離子構成的
B、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不能再分
D、物體有熱脹冷縮現象,主要是因為物體中的粒子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考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已有的物質構成的知識結合據圖的物質的構成以及微粒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加碘食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錯誤;
B、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正確;
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能再分為原子,錯誤;
D、物體有熱脹冷縮現象,主要是因為物體中的粒子間隔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微觀構成粒子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符號填寫下列空白:
(1)2個氮原子
 

(2)3個二氧化碳分子
 
;
(3)4個亞鐵離子
 
;
(4)正五價的氯元素
 
;
(5)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
 

(6)氦氣
 

(7)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多種,例如:汞是由
 
構成,氧氣是由
 
構成,氯化鈉由
 
構成.(用分子、原子、離子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鐵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和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資源,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①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除去顆粒較大的不溶性雜質所采用凈化方法的名稱是
 
;②在家庭生活中,自來水經過處理后,用途更加廣泛.家用凈水器接通電源時產生紫外線與自來水生產中加氯氣的目的相同,其作用是
 
;③上述操作中得到的水屬于
 
(選填純凈物、混合物);④利用水還可以制得被稱為“未來理想能源”的氫氣,請寫出氫氣燃燒的反應文字表達式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應.
(2)①工業(yè)上制氧氣的原理是分離液態(tài)空氣,其方法是將空氣先加壓降溫成液態(tài)空氣,然后略微升溫,其中先逸出的是
 
;(已知氧氣的沸點是-183℃,氮氣的沸點是-196℃)②某同學在家中發(fā)現餅干因受潮會變軟,這現象說明空氣中含有
 
,請結合生活經驗或化學知識另舉一例說明空氣中含有這種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分離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加入過量氫氧化鈣溶液,過濾
B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加入適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fā)
C檢驗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用燃著的木條點燃
D鑒別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各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看溶液顏色的變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不是發(fā)生燃燒現象所需要的三個條件的是(  )
A、要有可燃物
B、可燃物要與氧氣(或空氣)隔絕
C、可燃物要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D、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一種碳12原子(是指每個原子中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一個氫原子的質量是1.67×10-27kg,請寫出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
 

(2)一個鈉原子中含有11個核外電子,中子數比電子數多一個,請計算出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機動車、燃煤、揚塵對 pM2.5的貢獻率超過了50%.霧霾天氣導致呼吸病患者增多.(1)為了健康,建議人們出行時盡量戴口罩.防pM2.5的專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2)下列行為中可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是
 

①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②隨意丟棄一次性快餐盒和塑料制品  
③未經處理的工業(yè)“三廢”直接排放
④植樹造林,加大綠化面積   
⑤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⑥使用清潔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生活中常見材料,其中屬于天然材料的是( 。
A、玻璃B、塑料C、鋼材D、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