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物質中不含鹽的是( 。
A.洗滌用的純堿B.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小蘇打
C.醫(yī)療上做鋇餐透視用的硫酸鋇D.建筑用的熟石灰

分析 鹽是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洗滌用的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錯誤.
B、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錯誤.
C、醫(yī)療上做鋇餐透視用的硫酸鋇,是由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錯誤.
D、建筑用的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由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堿,不含鹽,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物質類別的判別,抓住堿與鹽的特征、熟悉常見的物質的組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李老師在實驗室制取了兩瓶常見的無色氣體,放置在試驗臺上,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氣體可能是氫氣(或H2),推斷的理由是集氣瓶口向下放置,說明氣體的密度比空氣。 B氣體可能是氧氣(或O2)【或者二氧化碳(或者CO2)】(寫一種)
(2)請設計實驗驗證所推斷的B氣體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3)在實驗室制取B氣體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是兩種常見的堿.小明同學將兩種堿的溶液分別裝入試管A、B中,并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三組實驗.
實驗1中,兩支試管的溶液都變成紅色.
實驗2中,若B盛裝的是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4═Cu(OH)2↓+Na2SO4
實驗3中,小明同學向兩支試管吹氣,觀察到B中無現(xiàn)象,針對B中的情況,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B中無明顯現(xiàn)象,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猜想假設】猜想一: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猜想二: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
【實驗探究】
(1)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C、D兩個實驗.

(2)實驗現(xiàn)象:C中的軟塑料瓶變癟,D中氣球脹大小亮認為小明的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容器內壓強降低,小光同學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小明的實驗不嚴謹,若仍利用該裝置,需要補做的對比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的水,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對比.
(3)小光設計的是通過檢驗生成物來驗證猜想,請幫他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C實驗后的溶液少許,再向其加入
稀鹽酸(或氯化鈣溶液) 
 
有氣泡產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驗證了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反思拓展】探究結束老師說,通過此探究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證明反應的發(fā)生,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過檢驗反應物減少證明反應發(fā)生;②通過檢驗生成物證明反應的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2015年10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理由是她發(fā)現(xiàn)了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是中國醫(y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y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有青蒿素的化學式“C15H22O5”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
A.青蒿素是一種化合物
B.青蒿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5:22:5
C.青蒿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D.青蒿素是由碳原子、氧原子、氫原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中A、B、C分別是同學們本學期學習過的物質,三種物質中都含有同一種元素.B、C組成元素相同,都屬于氧化物,且空氣中C的含量過高會造成溫室效應.“→”表示相連的兩物可以發(fā)生轉化.請回答以下問題.
(1)A的化學式是C或O2
(2)寫出B→C的化學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該反應中體現(xiàn)出B物質在生活、生產中的用途是做燃料.
(3)C→B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4)從微觀角度分析B、C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二者的分子構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我國著名的閩籍制堿專家侯德榜,在純堿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用“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常含有氯化鈉等雜質,化學興趣小組欲對某品牌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實驗探究,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設計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進行試驗.
資料摘要:
Ⅰ.碳酸鈉和氯化鈣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Ⅱ.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堿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樣品與氯化鈣溶液反應,測定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1)樣品與氯化鈣溶液的反應實驗(雜質不與氯化鈣溶液反應):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一定量純堿樣品配成溶液后,滴加過量的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過量的原因:使碳酸鈉完全反應;
(3)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進行過濾,把獲得的沉淀物進行洗滌、干燥、稱量.利用沉淀物質量計算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91%.如果不洗滌沉淀物會造成測定結果大于91%,這是因為沉淀物上會附著一些雜質.
[方案二]樣品與稀鹽酸反應,測定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鐵架臺略去)和試劑,通過測定樣品和稀鹽酸反應產生的CO2氣體的質量,計算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裝置氣密性良好,忽略鹽酸的揮發(fā)性且每步反應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開止水夾K,先對裝置A和B(已連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氣一會兒,以排盡裝置A和B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接上裝置C和D.
(5)關閉止水夾K,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雜質不與鹽酸反應),裝置A中樣品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6)待裝置A中的反應結束后,再一次打開止水夾K,繼續(xù)往裝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氣一會兒.根據(jù)質量守恒 定律,裝置C(填標號)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就是產生CO2的質量,由此計算出該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若沒有裝置D,將會使測定結果偏大(選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氯化鈉的構成粒子是Na+和Cl-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原子核是由質子和電子構成的
D.NH3由一個氮元素和三個氫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酒香不怕巷子深”,從分子角度分析說明了:分子在不停的運動“天干物燥,小心火燭“,說明了引起火災需要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和與空氣(或氧氣)接觸的三個條件,且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是( 。
A.能否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B.質量和體積的大小不同
C.運動形式和間隔的遠近不同D.在化學反應里是否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