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除去氮氣中的少量氧氣將氣體緩緩通過熾熱的銅網
B區(qū)分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分別取樣,加入適量水
C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
D提純含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冷卻熱的飽和溶液,過濾,洗滌,干燥
A.AB.BC.CD.D

分析 A、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B、鑒別物質時,首先對需要鑒別的物質的性質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據性質的不同,選擇適當的試劑,出現不同的現象的才能鑒別.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可分別檢驗有二氧化碳、水蒸氣生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同,硝酸鉀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氯化鈉受溫度影響較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時可與銅發(fā)生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
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而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分別取樣,加入適量水,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可分別檢驗有二氧化碳、水蒸氣生成;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若燒杯內壁出現水霧,說明有水蒸氣生成;但不能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說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故選項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同,硝酸鉀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氯化鈉受溫度影響較小,所以可采取加熱水溶解配成飽和溶液、冷卻熱飽和溶液使KNO3先結晶出來、再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故選項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設計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生活中涉及到很多化學反應,有些時候我們要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下面是一些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
①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加入硫酸銅溶液   ②煉鋼時用用鼓風機鼓入氧氣煉鋼    ③燒煤時將煤制成蜂窩狀   ④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加入二氧化錳   ⑤將塊狀大理石研磨成粉末來制取二氧化碳   ⑥用濃硫酸和碳酸鈉溶液混合制簡易滅火器
請你從加快化學反應角度,選擇化學反應并說出選擇原因:
選擇的化學反應(1)①④(填序號),選擇原因是(2)催化劑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合理即可)利用化學反應速率也可以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沙漠地區(qū)的鐵制品銹蝕較慢,請你解釋其原因(3)鐵制品與水分、氧氣同時接觸會生銹,沙漠地區(qū)空氣干燥,水分含量低,所以銹蝕較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類推”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有以下類推結果,其中錯誤的是( 。
①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②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③金屬鋁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3和H2
④濃鹽酸試劑瓶敞口久置后變稀且質量減輕,所以濃硫酸敞口久置也變稀且質量減輕.
A.B.①③C.①②④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1)下列燃料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D(選填字母).
A.汽油   B.液化石油氣   C.天然氣   D.氫氣
(2)在煤的綜合利用中,改變煤的組成和結構的過程屬于化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寫出天然氣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4)火山爆發(fā)時,巖漿中含有硫的物質燃燒,導致空氣中帶有一股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是SO2,這種氣體若遇到雨水,極易形成亞硫酸(或硫酸)型的酸雨,寫出其形成該酸雨過程的化學方程式SO2+H2O═H2SO3或(SO3+H2O═H2SO4)(寫出一個即可).
(5)火山爆發(fā)后,迫使大量航班停飛,嚴重影響人們的出行.其原因是火山的爆發(fā)增加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污染物.
(6)火山的爆發(fā),不僅造成了空氣污染,還造成水或土壤污染,治理這些污染,必須依靠化學知識和原理.下列治理空氣污染的方法和做法中可行的是①②(填序號).
①實施綠化工程,防治揚塵污染  ②使用清潔能源  ③分類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請你分析出現下列實驗現象的原因.(有多種原因的只寫一種即可)
(1)點燃氫氣時發(fā)生爆炸氫氣不純;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發(fā)生炸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等;
(3)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濾紙破損(或濾液高于濾紙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物質一定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凈化后的空氣B.石油C.二氧化碳D.清澈的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可以選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B.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D.將燃燒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用化學符號填空.
(1)3個氧原子3O;
(2)2個鋁離子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結構示意圖中,能用符號Rˉ表示的是(R代表某種元素符號)(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