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下屬于符號的是(  )
A.B.F=G排液
C.
綠色食品
D.

分析 觀察圖示,分析圖示的含義,找出表示符號的選擇項.

解答 解:A、由圖示可知,表示的是溶解度曲線.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質(zhì)受到的浮力和排開液體的重量之間關系,屬于符號.故B符合題意;
C、圖示表示的是綠色食品的標志,故C不符合題意;
D、由圖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質(zhì)之間反應的體積與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不是符號.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本題的難度不大,通過觀察圖示,明確圖示的含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對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B.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
C.電解水的實驗現(xiàn)象是:通電后,氫氣和氧氣的質(zhì)量比為2:1
D.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實驗室制備氧氣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收集的氧氣蓋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B.氧氣收集好后應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移出水槽
C.將帶火星的木條,平伸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集滿
D.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應在導管口處塞上一團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肥碳酸氫銨(NH4HCO3)能促使農(nóng)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
B.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原子內(nèi)有帶負電的電子
C.鐵在點燃條件下與氧氣反應會生成氧化鐵
D.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013年12月初的寧波經(jīng)歷了“仙境”的幾天,霧霾現(xiàn)象嚴重.下列關于霧霾說法錯誤的是( 。
A.霧霾天氣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B.霧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組成
C.“霧”和“霾”都會造成能見度惡化,并會危害人類的健康,兩者差別不大
D.“調(diào)整工業(yè)結構、能源結構”是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同學們,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fā)生9級地震,我們可能還記憶猶新.這場災難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地震發(fā)生后,日本福島核電站發(fā)生爆炸,目前已確認出現(xiàn)核泄漏事件,為防輻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碘100毫克.我們平時吃的碘鹽中的碘以碘酸鉀(KIO3)形式存在,食鹽含碘的平均值是“30mg/kg”.成年人一天食鹽攝入量不能超過12克.地震后,世界各國均表示深切關注,中國國際救援隊于13日凌晨奔赴日本地震災區(qū),進行了及時、高效的救援工作,得到日本民眾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

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日本大地震是由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引起的.
B.核電站的核反應是核聚變的結果.
C.核反應過程中燃料的質(zhì)量與核廢料相比沒有變化,只是能量發(fā)生變化.
D.單質(zhì)碘與碘鹽中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在同一位置.
(2)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如果依靠從碘鹽中獲取足夠的碘來抵擋核輻射,需要每天食用碘鹽3.33千克.
(3)中國救援隊所使用的高壓起重氣墊是一種適合于地震救災的起重工具.它由如圖甲所示的高壓氣瓶、氣管、閥門與氣墊連接而成.起重時,氣墊放入重物與地面的間隙之間,由高壓氣瓶向氣墊內(nèi)充氣,氣墊在短時間內(nèi)可把重物舉起一定高度.(如圖乙)高壓氣瓶向氣墊內(nèi)充氣時,氣瓶內(nèi)的氣體溫度將降低.
(4)如果高壓起重氣墊在5秒內(nèi)可將105牛的物體舉高0.1米,請計算其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面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質(zhì)量都大于原子質(zhì)量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微粒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成更小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現(xiàn)有鐵、氧化鐵、稀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鈉五種物質(zhì),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zhì)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可以由一種物質(zhì)直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zhì)(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已經(jīng)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物質(zhì)是稀鹽酸或HCl;
(2)B物質(zhì)與Fe2O3反應后,所得溶液呈黃色;
(3)寫出A和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4)上述五種物質(zhì)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氫氧化鈣或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有三瓶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分別是BaCl2、BaCO3和BaSO4中的一種,小明為了區(qū)別它們,設計了如表實驗,請你將如表中補充完整.
 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 
 一、分別取少量3種樣品于試管,加水 a.一種樣品溶解,則是(1)BaCl2
b.二種樣品不溶解,繼續(xù)鑒別
 二、取上述步驟b中兩種樣品,分別加入(2)稀鹽酸 c.(3)有氣泡產(chǎn)生的是碳酸鋇
d.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是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