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如圖是鎂、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對兩種原子由如圖能獲得的信息有:鎂鎂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31,氯氯的化學性質非;顫姡ǜ鲗懸粭l)
(2)鎂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frac{\underline{\;點燃\;}}{\;}$MgCl2
(3)氯化鎂是由鎂離子與氯離子形成的,由此分析離子與對應原子結構示意圖的關系是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形成離子,金屬容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容易得到電子.

分析 (1)根據鎂、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
(2)根據鎂和氯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鎂進行分析;
(3)根據鎂是金屬元素,容易失去兩個電子形成鎂離子,氯是非金屬元素,容易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氯離子進行分析.

解答 解:(1)通過分析鎂、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獲得的信息有:鎂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31,氯的化學性質非;顫姡
(2)鎂和氯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鎂,化學方程式為:Mg+Cl2$\frac{\underline{\;點燃\;}}{\;}$MgCl2;
(3)鎂是金屬元素,容易失去兩個電子形成鎂離子,氯是非金屬元素,容易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氯離子.
故答案為:(1)鎂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31,氯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
(2)Mg+Cl2$\frac{\underline{\;點燃\;}}{\;}$MgCl2
(3)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形成離子,金屬容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容易得到電子.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特點,及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解題,并能靈活應用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在敞口容器中久置,質量無明顯變化的是( 。
A.濃鹽酸B.濃硫酸C.澄清的石灰水D.固體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當飛機撒布干冰后,云層中不會發(fā)生的變化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B.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
C.水分子間的間隔D.水分子運動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2015年8月12日,天津某危險品倉庫發(fā)生連續(xù)爆炸事故,造成人員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某地專項檢查組對危險品倉庫檢查中發(fā)現(xiàn)下列問題.試用所學化學知識說明可能產生的危害.
(1)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倉庫,缺乏良好的通風設備,
(2)滅火方式不同的易燃物和易爆物混存,沒能隔離貯存.
(3)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堆與堆、堆與墻之間沒能留有足夠距離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雞蛋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人的口腔唾液中,除水外,主要成分是酶.在堿性條件下,蛋白質能與CuSO4反應,產生紫紅色物質,此反應稱為雙縮脲反應.它常用于檢測蛋白質.下列是驗證酶蛋白質的實驗過程:
第一籮:取唾液.用清水將口漱凈,口含一團脫脂棉,片刻后,用鑷子將其取出,將其中的唾液擠到小燒懷中,備用.
第二步:在A、B、C3只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2毫升)的蛋清液.唾液和清水
第三步:向3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2-3滴)5%的NaOH溶液,振蕩
第四步.向3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2-3滴)3%的CuSO4溶液,振振蕩
(3)實驗結果
試管試管AB試管試管C
顏色變化 紫紅色無紫紅色
請根據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中向3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2-3滴)5%的NaOH溶液目的是提供堿性環(huán)境.
(2)試管A中的顏色變化應該是紫紅色.
(3)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實驗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金屬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現(xiàn)有下列幾種金屬制品,請回答相關問題.
(1)上述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B(填序號);銀可以做貨幣的主要原因是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
(2)上述所給四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6HCl═2AlCl3+3H2↑.
(3)銅和稀硫酸不反應,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可以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X↑+2H2O,則X的化學式為SO2,CuSO4中的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
(4)只用一種試劑可以一次性驗證銅、鐵、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該試劑是A.
A.Cu(NO32溶液 B.Fe(NO32溶液 C.AgNO3溶液 D.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己知該化合物的化學式量為46,分子中碳、氫原子的最簡個數比為1:3,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52.2%,請你通過計算求得該化合物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歸納與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也常用于化學的學習.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我們已經學過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兩種氣體的反應原理、制取與收集方法,請你歸納出實驗室制取這兩種氣體反應的共同點CD(填序號).
A.需要加熱   B.需用催化劑   C.沒有氣體參加反應   D.生成的氣體只有一種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發(fā)生裝置是A(填序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裝置B中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要隨時使反應停止或發(fā)生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有BE(填序號,從A-E中選擇);若用E和G組裝一套氣密好的裝置來測定二氧化碳的體積,反應結束后,發(fā)現(xiàn)量筒內收集到的水的體積總是比理論值偏小得多,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
(4)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且能控制滴加液體的速率,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有C(填序號),符號表達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化學上可通過多種反應得到氨氣(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例如:
①氯化銨(固)+氫氧化鈣(固)→氯化鈣+氨氣+水
②碳酸氫銨(固) $\stackrel{加熱}{→}$ 氨氣+二氧化碳+水
結合以上實驗裝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號):你選擇上述反應①作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反應原理,選用上圖中A~H的A作為反應的發(fā)生裝置,采用的收集裝置是F和H其中氨氣應從b(填a或b)管導入F中,H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氣防止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鐵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D.打開濃鹽酸試劑瓶時,瓶口有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