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一包固體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鈣、生石灰、氯化鈉中的四種物質(zhì).某興趣小組為確定其組成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甲組同學進行如下探究.請完成表中空白.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及分析
Ⅰ.取少量該固體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濾渣和無色濾液濾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鈣
Ⅱ.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濾液中可能含有堿性物質(zhì)(填“酸性”“堿性”或“中性”)
Ⅲ.向Ⅱ中所得溶液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生成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實驗二】乙組同學進行如下探究.
取21.0g該固體粉末,加入160.0g 10%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實驗測得產(chǎn)生8.8g二氧化碳,將反應后溶液繼續(xù)蒸發(fā)結晶,得到固體,測定所得固體中含16.0g氯元素.
試綜合甲、乙兩組同學的實驗進行分析,填空:
(1)乙組實驗中一定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Na2C03+2HCl═2NaCl+H20+C02
(2)固體粉末的組成中除Na2C03外,一定還含有的物質(zhì)是CaC03、NaCl,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是Ca0、Na0H(均填寫化學式)

分析 【實驗一】根據(jù)氧化鈣與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用于檢驗碳酸鈉的存在,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據(jù)此分析回答有關的問題;
【實驗二】160.0g10%的鹽酸含有氯元素的質(zhì)量為15.56g,而固體中含有16g氯元素,所以混合物中一定還有含氯元素的物質(zhì),根據(jù)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可以推知還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然后結合題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試驗一:由題意可知,取少量該固體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由于氧化鈣與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過濾,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濾渣和無色濾液,只有碳酸鈣難溶于水,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鈣;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濾液顯堿性,濾液中可能含有堿性物質(zhì);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了大量的氣泡.說明了含有碳酸鈉.故填表如下: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及分析
Ⅰ.取少量該固體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濾渣和無色濾液濾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鈣
Ⅱ.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濾液中可能含有堿性物質(zhì)
Ⅲ.向Ⅱ中所得溶液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生成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實驗二:設生成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x,則有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8.8g
$\frac{106}{44}=\frac{x}{8.8g}$  解得:x=21.2g
而粉末的質(zhì)量只有21g,所以生成8.8g二氧化碳還需要碳酸鈣,所以一定會發(fā)生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
160g10%的鹽酸含有氯元素的質(zhì)量為:160g×10%×$\frac{35.5}{36.5}$×100%≈15.56g,而固體中含有16g氯元素,則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含氯元素的物質(zhì),即一定含有氯化鈉.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固體粉末的組成中除Na2C03外,一定還含有的物質(zhì)是 CaC03、NaCl,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是Ca0、Na0H.
故答為:【實驗一】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及分析
碳酸鈣
堿性
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生成
【實驗二】CaC03、NaCl;Ca0、Na0H.

點評 本題為常見物質(zhì)推斷題,完成此題關鍵是找準解題突破口,直接得出有關有關物質(zhì)的化學式,然后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及題干提供的實驗數(shù)據(jù)逐步推導得出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揚州創(chuàng)建成為“國家生態(tài)市”,下列做法與此不相符的是( 。
A.節(jié)能減排,利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
B.綠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方便生活,推廣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D.變廢為寶,回收秸稈加工為生物柴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氧氣中能燃燒,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B.硫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鎂條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蠟燭一吹就滅”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根據(jù)滅火原理,針對蠟燭熄滅原因展開了探究.
【探究一】
小明依據(jù)呼出氣體成分認為:吹的氣流中有較多的二氧化碳的氣體,使蠟燭缺氧熄滅.小聰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否定了小明的想法.從而認為蠟燭熄滅是因為吹的氣流帶走了熱量,使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探究二】
小紅依據(jù)滅火的原理經(jīng)過進一步思考認為,也可能因為吹的氣流移走了可燃物--蠟蒸氣,使蠟燭熄滅.為此她查閱了相關資料并進行了以下兩個實驗:

查閱資料:蠟燭的著火點大約是190℃,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在400℃-1000℃;蠟燭燃燒實際是石蠟蒸氣在燃燒.
實驗1:如圖甲,把帶柄金屬活塞從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蠟燭火焰立即熄滅.
實驗2:如圖乙,先將帶柄金屬活塞放到左端位置,點燃酒精燈,當溫度計的示數(shù)達到280℃以上時,點燃右面的蠟燭,把帶柄金屬活塞從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蠟燭火焰立即熄滅.
【實驗結論】蠟燭一吹就滅的原因移走可燃物.
【實驗分析、討論】
(1)實驗2中用兩盞酒精燈的目的是保證長鐵桶內(nèi)的溫度達到蠟燭的著火點以上.
(2)小紅為驗證自己的想法,做了實驗1和實驗2兩個實驗,主要是應用了科學探究方法中的控制變量法.
【拓展應用】下列生產(chǎn)生活中滅火方式與上述實驗滅火原理一致的是A
A.消防用大功率風力滅火機滅火                 B.用干冰滅火
C.用鍋蓋蓋滅油鍋著的火                       D.用水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小明同學對超市一種新產(chǎn)品--“污漬爆炸鹽”有關問題進行探究.
該產(chǎn)品的說明書如圖1:

查閱查閱資料
得知:過氧碳酸鈉(Na2CO4) 俗稱“固體雙氧水”,白色結晶顆粒.
“污漬爆炸鹽”溶于水后,Na2CO4與H2O反應只生成2種物質(zhì),1種是碳酸鹽,另1種化合物A.
(1)根據(jù)以上信息推斷,“污漬爆炸鹽”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鹽是碳酸鈉(寫物質(zhì)名稱).
(2)為了驗證“污漬爆炸鹽”溶于水后有碳酸鹽生成,小明按圖2所示進行實驗.觀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氣泡放出,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燒杯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3)為了探究“污漬爆炸鹽”溶于水后生成另化合物A是什么,小明設計并進行實驗(如圖3所示).觀
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氣泡放出,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化合物A為過氧化氫(或H2O2),A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你認為“污漬爆炸鹽”應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學好化學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問題,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全民的健康,我國推廣使用強化鐵醬油,這里的“鐵”指的是元素.(填“單質(zhì)”、“元素”或“原子”)
(2)校園內(nèi)鐵制車棚易生銹的原因是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發(fā)生反應;寫出一種防止其生銹的方法刷漆.
(3)某小型木材加工車間內(nèi),不慎著火,車間工人應立即用水滅火(回答合理即給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為實驗室制備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寫出①的儀器名稱長頸漏斗.
(2)在實驗室里,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采用上圖裝置A進行制取,其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2HCl=CaCl2+H2O+CO2↑.這兩種氣體可采用相同的收集方法是B.
(3)請選擇上述兩種氣體的一種進行驗滿的實驗,其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立即復燃則O2已滿(或答“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立即熄滅則CO2已滿”).
(4)上述兩種氣體中有一種可與水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H2O+CO2═H2CO3,檢驗這個反應確實發(fā)生的方法是滴加紫色的石蕊試液,若試液變紅色,則證明發(fā)生了反應.
(5)諾貝爾獎得主穆拉德教授在《神奇的一氧化氮》書中提出:“人體中99.9%的疾病與一氧化氮有關”.已知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常溫下極易與氧氣反應,現(xiàn)在實驗室中要收集一瓶制備的一氧化氮,選用的裝置是E(選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2016年4月16日厄瓜多爾發(fā)生7.8級強震,20日,中國政府派遣多支救援隊到達厄首都基多,展開救助,同行攜帶大量救援物資,如消毐液、大米和帳篷等.
(1)其中“84”消毒液可用于災區(qū)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制取它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X═NaClO+NaCl+H2O,則X的化學式為Cl2,NaCl0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2)在地震中為避免惡性傳染病的發(fā)生,使用了廣譜抗菌藥--四環(huán)素(C22H24N2O8),在四環(huán)素中,C元素和H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1:12(填最簡整數(shù)比),其中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的元素是C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油鍋著火可立即蓋上鍋蓋滅火
B.用扇子扇風熄滅蠟燭是因為隔絕了氧氣
C.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就可以燃燒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才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