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舌尖上的化學”,下列說法不科學的是

A.為了身體健康,必須均衡膳食

B.為預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適量海帶

C.為延長食品保質(zhì)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劑

D.為使發(fā)面食品松軟可口,制作時可添加適量碳酸氫鈉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A、均衡膳食有利于人體健康,正確;B、海帶中含有人體所需的碘元素,因此食用適量海帶可以預防缺碘性疾病,正確;C、防腐劑對人體健康有害,不能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錯誤;D、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同時它也可與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故添加適量碳酸氫鈉可使發(fā)面食品松軟可口,正確。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軟水一定不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B. 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

C. 氧化反應都較劇烈,并發(fā)光、放熱

D.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數(shù)目不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t1時,50g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將t2時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3(溶劑的量不變)

種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

C t2時,要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可采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

D 甲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分離提純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小組同學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試管中加入2ml氫氧化鈉溶液,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

【提出問題】兩者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探究】將盛有上述實驗混合液的試管標為①,如圖甲。

小華:測得實驗所用稀硫酸的pH<7,試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結論: 。

小敏:兩支試管,編號為②和③,分別加入稀硫酸和試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過量,實驗過程與現(xiàn)象如圖乙,由此他得出了與小華一樣的實驗結論。

反思評價】小軍認為小敏在實驗設計中存在不夠嚴密的地方,請幫他指出: 。

交流討論】試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質(zhì)?同學們分析了兩位同學的實驗過程,一致認為沒有H2SO4,其理由是 。在此基礎上,同學們提出了二種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確的是推理 (選填“1”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并收集該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若想控制反應速率,可以將儀器用______________代替;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選擇與制取CO2相同的發(fā)生裝置來制取O2,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油脂和淀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都是有機化合物 B. 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C. 組成結構與性質(zhì)都一樣 D. 組成元素都是碳、氫、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下列實驗中觀察到的顏色正確的是

A.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出現(xiàn)紅褐色絮狀沉淀

B.酚酞試液滴入硫酸溶液中變紅色

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D.鐵銹放入稀鹽酸中溶液變黃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質(zhì)量表面被氧化的鎂條中,慢慢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反應中有關量的變化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分)如圖所示,用“”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表示C原子,在點燃條件下,每四個甲分子能與三個乙分子反應,生成兩個丙分子和六個丁分子。從微觀角度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丙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

(2)丁物質(zhì)屬于化合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