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氣體C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略去,回答下列問題。

(1)C的固體俗稱_________。

(2)若A是一種紅色固體單質(zhì),B、C、D均為氧化物,則C→D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D→A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寫出D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

(3)若A為一種常見金屬單質(zhì),粉末狀態(tài)為黑色;B為氧化物,也為黑色固體。則A→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是_______(選填“吸熱”、“放熱”)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20℃時,劉冰同學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體,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g

B.圖③中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為40g

C.圖③中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D.圖③和圖④中NaCl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含金屬元素的物質(zhì)是

A.H2SO4 B.ZnSO4 C.NO2 D.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活中化學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地窖中可能存積著二氧化碳,進入前要先做燭火實驗

B.吸煙有害健康,煙氣中會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zhì)

C.森林中有潔凈的空氣,氧氣含量接近100%

D.向井水樣品中加入肥皂水,會產(chǎn)生大量浮渣,證明為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的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 B.加熱液體 C.手拿滴管 D.蓋滅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盤錦市、實驗中學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自來水廠凈水的基本流程如下:

(1)明礬的凈水原理:_____________。

(2)吸附池中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結(jié)構(gòu)。

(3)生活中將硬水轉(zhuǎn)化為軟水的辦法是________。

(4)水的電解實驗證明了水的組成,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生成的氣體質(zhì)量比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盤錦市、實驗中學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當空氣受SO2嚴重污染時,可通過飛機噴灑X粉末,使空氣中的SO2含量明顯降低,該過程發(fā)生的反應是:2X +2SO2+O2=2CaSO4+2CO2。則X的化學式是

A. CaO B. CaCO3 C. Ca(OH)2 D.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幾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實驗回答問題。

(1)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的成分(圖1),通過該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_____(填物質(zhì)名稱)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該實驗中選用汞的優(yōu)點是_____。

A 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 能將密閉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C 實驗儀器易得到

D 反應不需要條件

(2)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圖2),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寫一 條即可)。

(3)興趣小組同學對圖2實驗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如圖3的實驗。

實驗前,打開彈簧夾,將體積為25mL的注射器活塞前沿20mL刻度處推至l5mL刻度處,然后松開手,若活塞能返回至原處,則說明_____。

實驗時,先夾緊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紅磷,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燃燒結(jié)束后,等到試管冷卻后再松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會從原來的20mL處移動,最終將停留在約為_____mL(填整數(shù))刻度處:若不使用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紅磷,充分反應后冷卻后,注射器活塞最終又將停留在約為_____mL(填整數(shù))刻度處。

對照圖2實驗,你認為圖3實驗有何優(yōu)點?_____(回答一點即可)

(4)興趣小組同學,還設計了用傳感器技術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安驗裝置如圖4所示,反應過程中容器內(nèi)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三條曲線變化趨勢如圖5所示。其中Y表示的是_____變化的曲線:結(jié)合X、Y兩條曲線,分析圖5中氣體壓強先變大后逐漸減小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大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普閱讀題

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人造金剛石

幾百年前,人們不知道金剛石是由什么組成的。一個偶然的機會,科學家拿著放大鏡,在陽光下研究金剛石的折光性質(zhì)。當太陽光被放大鏡聚焦成一點照到金剛石時,金剛石消失了。人們經(jīng)過分析,認為金剛石可能被燒掉了。

化學家把金剛石放在充滿氧氣的密閉容器里,使金剛石在容器里燃燒。燃燒后,測定容器里的生成物,發(fā)現(xiàn)竟然是二氧化碳。進一步測定二氧化碳里所含碳的質(zhì)量,恰好等于燃燒前后金剛石所減少的質(zhì)量。這樣,人們就斷定,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

由于天然金剛石資源稀少,價格昂貴,難以滿足需求。在知道金剛石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后,人們就設法制造金剛石。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jīng)有了生產(chǎn)人造金剛石的工廠,所用的原料是石墨,這個轉(zhuǎn)化需要高溫高壓和催化劑。遺憾的是,這樣做成的人造金剛石雖然和天然金剛石硬度相當,但是透明度和外形都達不到天然金剛石的水平。此外,這種高溫高壓合成技術,一般只能合成小顆粒的金剛石,而在大顆粒的金剛石合成方面則有相當大的困難(所以大顆粒的天然金剛石仍然價格昂責)。

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fā)現(xiàn)人造金剛石在半導體制造行業(y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因為計算機芯片的基體材料一—硅的導熱性不好,這成為進一步提高芯片性能的難題。而金剛石在導熱性方面遠遠超過硅(甚至超過銅和銀),于是它成了芯片基體材料的最佳選擇。正是這種需求推動了人造金剛石的研究。

2016年,太原理工大學超硬材料實驗室成功研發(fā)出利用煤層氣合成金剛石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線,該項技術已通過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專業(yè)檢測,不但領先國際,而且突破了我國合成金剛石的現(xiàn)有工藝瓶頸,極大降低了金剛石生產(chǎn)成本。

回答下列問題:

(1)金剛石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是_____(填化學式)。

(2)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用石墨制成金剛石是_____(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金剛石的_____性比硅要好得多。

(5)金剛石和硅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的原因是_____。

(6)你認為利用煤層氣合成金剛石的意義在于: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