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角度認識物質(zhì),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zhì)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zhì)的組成和構成
①從宏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選填“元素”、“原子”或“分子”)組成.
②從微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選填“元素”、“原子”或“分子”)構成.
(2)認識物質(zhì)的性質(zhì)
①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3O2$\frac{\underline{\;點燃\;}}{\;}$2Fe2O3
②將蘸有酒精的棉芯點燃后放入燒杯中,向燒杯中緩緩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如圖1).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由此可推知的滅火原理是隔絕氧氣可以滅火.若要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最簡單的操作方法是可以將棉芯從燒杯中取出,使其與氧氣接觸.
(3)認識物質(zhì)的制法
①某同學用軟塑料瓶自制氣體發(fā)生裝置,通過捏放瓶身可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如圖2).若利用該裝置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若利用該裝置制二氧化碳,通常不選用大理石和稀硫酸作為反應物,理由是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附著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應的發(fā)生.
②工業(yè)上常用液化空氣制氧氣,該過程發(fā)生物理變化(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辯證地認識物質(zhì)
①量變引起質(zhì)變.例如: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CO(填化學式).
②功過相對論.從“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事實分析,“過”: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使地球的溫度維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nèi)(舉一例).

分析 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進行分析,納米鐵粉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鐵;根據(jù)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進行解答;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功與過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1)①氧氣和一氧化碳都由元素組成的,
故填:元素;
②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構成的,
故填:分子;
(2)①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
故填:4Fe+3O2$\frac{\underline{\;點燃\;}}{\;}$2Fe2O3;
②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隔絕氧氣可以滅火;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可以將棉芯從燒杯中取出,使其與氧氣接觸;
故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隔絕氧氣可以滅火;可以將棉芯從燒杯中取出,使其與氧氣接觸;
(3)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氣;若利用該裝置制二氧化碳,通常不選用大理石和稀硫酸作為反應物,理由是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附著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應的發(fā)生,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附著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應的發(fā)生;
②工業(yè)上常用液化空氣制氧氣,是利用氮氣和氧氣沸點的不同,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是物理變化,
故填:物理變化;
(4)①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
故填:CO;
②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能使地球的溫度維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nèi),
故填:使地球的溫度維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nèi).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的組成和構成以及常見物質(zhì)的性質(zhì),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表列舉的是通常狀況下除去混合物中所含雜質(zhì)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zhì)雜質(zhì)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
ANaClNa2CO3加過量稀鹽酸、蒸發(fā)
BCO2H2O將混合氣通過盛氫氧化鈉固體的干燥裝置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鋅粒,充分反應,過濾
DNaOH溶液Na2CO3加入過量的Ca(OH)2溶液,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生活與化學密切相關.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
(2)活性炭可用于作除臭劑,這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
(3)鐵制品容易生銹的環(huán)境是潮濕的空氣.
(4)家庭生活中一種節(jié)水做法是用淘米水澆花或沖廁所等.
(5)關閉燃氣開關滅火,運用的原理是隔離可燃物.
(6)生活中將硬水轉(zhuǎn)化為軟水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物質(zhì)屬于合金的是(  )
A.黃金B.白銀C.青銅D.水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的屠呦呦,創(chuàng)造性地研制出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得對瘧原蟲100%的抑制率,為中醫(yī)藥走向世界指明一條方向.青蒿素是從植物黃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種無色針狀晶體,化學式為C15H22O5
(1)青蒿素由三種元素組成.
(2)一個青蒿素分子由42個原子構成.
(3)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1)下列含碳物質(zhì)中屬于有機物的是D;
A.金剛石       B.二氧化碳   C.碳酸鈣      D.酒精
(2)一氧化碳可作燃料,體現(xiàn)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3)由于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中都含有碳元素,大量使用會引發(fā)溫室效應,下列為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BCD.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
C.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循環(huán)利用 D.提倡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
(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欲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選擇的裝置是C(填字母序號),檢驗二氧化碳已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觀察火焰是否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1)如圖1所示,某熱水器以天然氣為燃氣

①寫出天然氣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H2O
②當空氣進氣孔被部分堵住,燃燒將產(chǎn)生有毒氣體M,則M的化學式CO
(2)1Kg不同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CO2和SO2質(zhì)量如表所示
①其中較清潔的燃料是天然氣使用煤 作燃料時最容易產(chǎn)生酸雨;
②酸雨形成過程中某一步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所示
燃料燃燒產(chǎn)物質(zhì)量/g
CO2SO2
汽油29005.0
天然氣25000.1
250011.0
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O2+O2$\frac{\underline{\;\;\;高溫\;\;\;}}{催化劑}$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構建知識網(wǎng)絡能幫助我們理解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請分析如圖知識網(wǎng)絡,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的X填寫堿(填物質(zhì)的類別);
(2)若圖中的鹽為碳酸鈉,請你寫出它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