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裝滿氧氣的集氣瓶如圖方式放置,并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底,發(fā)現(xiàn)木條復燃,且在甲瓶中燃燒得比乙瓶劇烈。由此可說明氧氣具有的性質(zhì)是:

                   ;②                     。


氧氣能支持燃燒;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常情況下,燃燒是指可燃物與    發(fā)生的一種的劇烈的      、     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用液體藥品時,正確的操作是(    )

A.手拿試劑瓶,標簽向外                

B.試劑瓶口不要緊貼試管口,以防污染

C.手持試管,應垂直拿穩(wěn)                  

D.取完藥品蓋好瓶蓋,放回原處,標簽向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中鈣元素主要存在于牙齒和骨骼中,以羥(qiāng)基磷酸鈣[Ca10(PO46(OH)2]形式存在,則其化學式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蠟燭、硫粉分別在空氣中燃燒,關(guān)于它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都產(chǎn)生火焰  B.都放出熱量  C.都是化合反應   D.都是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fā)生7.0級地震,引起當?shù)厮|(zhì)變化,下列有關(guān)的做法或說法錯誤的是(    )
A.志愿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
B.水體有自凈能力,震后災區(qū)的水可直接飲用
C.志愿者可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D.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電解水的實驗中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A.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有氫氣和氧氣產(chǎn)生,且體積比為2∶1
C.在電極上均有氣泡產(chǎn)生,兩個玻璃管內(nèi)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D.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石灰石泥漿吸收工業(yè)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若用12.5 t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配成泥漿,理論上碳酸鈣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質(zhì)量為多少?(精確到0.1 t)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O2+2SO22CaSO4+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臭氧是淡藍色氣體,大氣中的臭氧層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的生存環(huán)境,但目前南極出現(xiàn)了臭氧層空洞,并有繼續(xù)擴大的趨勢。

材料2:復印機在工作時,會因高壓放電產(chǎn)生一定濃度的臭氧。長期吸入大量臭氧會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適癥狀,還可能誘發(fā)中毒性肺氣腫。

材料3:臭氧發(fā)生器是在高壓電極的作用下將空氣中的氧氣轉(zhuǎn)化為臭氧(化學式為O3)的裝置。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可將其應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殺菌和消毒。

請總結(jié)臭氧的有關(guān)知識:

(1)物理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學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上述材料中可見臭氧對人類有利有弊。請再舉出一種物質(zhì),并說出其利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zhí)岢鲆粋縮小臭氧層空洞的設(sh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