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是實驗的靈魂”,某?茖W興趣小組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了“影響比較金屬活動性因素”的實驗,請你幫助回答下列問題:
(1)取四支大試管,分別裝入等質量的鎂條、鋅粒、鐵粉、銅片,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收集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結果發(fā)現(xiàn)銅片不與酸液反應,而其余金屬產生氫氣的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鎂、鐵、鋅.
(2)下列實驗過程中的幾步操作,合理的排列順序是(選填序號)①④③②.
①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诖羞B續(xù)穩(wěn)定氣泡再排水集氣;
③將水槽中待收集氣體的小試管注滿水;④向大試管內裝金屬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3)取a、b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鐵釘、鐵粉,再分別加入3毫升10%的稀鹽酸,發(fā)現(xiàn)b中比a中產生氣泡多且快,由此得出影響“比較金屬活動性因素”實驗中反應速率的因素有金屬的形狀.據(jù)此,試說明第(1)題的實驗設計不合理之處是金屬形狀不同.
(4)另取一支c試管加入與b試管中等量的鐵粉,再加入3毫升15%的稀硫酸,仔細觀察較長時間,鐵粉表面有少量細小氣泡浮起;然后將這支試管浸入約60℃的熱水中,試管內氣泡明顯增多.試對比第(3)題b中的現(xiàn)象,分析b、c兩試管中實驗現(xiàn)象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反應物不同.

分析 (1)鎂、鋅、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相應的鹽;
(2)如果操作不當,會影響實驗結果,甚至會導致實驗失;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
(4)反應物不同,性質也不同.

解答 解:(1)鎂、鋅、鐵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是24、65、56,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金屬、硫酸、鹽和氫氣的化學計量數(shù)完全相同,因此等質量的鎂條、鋅粒、鐵粉和足量的稀硫酸反應時,產生氫氣的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鎂、鐵、鋅.
故填:鎂、鐵、鋅.
(2)下列實驗過程中的幾步操作,合理的排列順序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向大試管內裝金屬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將水槽中待收集氣體的小試管注滿水,待有連續(xù)穩(wěn)定氣泡再排水集氣.
故填:①④③②.
(3)取a、b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鐵釘、鐵粉,再分別加入3毫升10%的稀鹽酸,發(fā)現(xiàn)b中比a中產生氣泡多且快,由此得出影響“比較金屬活動性因素”實驗中反應速率的因素有金屬的形狀,據(jù)此第(1)題的實驗設計不合理之處是金屬形狀不同.
故填:金屬的形狀;金屬形狀不同.
(4)加入的稀硫酸濃度比稀鹽酸濃度大,反應速率反而慢,說明反應物是影響反應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故填:反應物不同.

點評 實驗現(xiàn)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用正確的數(shù)字和符號填空:
(1)2個鉀原子2K;   
(2)3個二氧化氮分子3NO2;
(3)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陰離子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溫度為t1℃時,A與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有晶體析出的是C(填寫字母代號).三種物質溶解度有大到小的順序為B>A>C.
(3)t2℃,把A、B各物質50g分別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A(填寫字母代號),若要使之達到飽和狀態(tài),還需要向溶液中加入30g該溶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t3℃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是:A>B>C;
(2)將含等質量溶劑的A、B、C兩種飽和溶液從t3℃降溫至t1℃,此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B.
(3)若在C晶體中含有少量的A可以采用蒸發(fā)結晶提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指出,要做強做優(yōu)電子信息等工業(yè)支柱產業(yè).硅(Si)是信息技術的關鍵材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得純硅,如圖所示:

(1)圖中①、③發(fā)生了置換反應,②發(fā)生了化合反應.寫出②和③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②Si+2Cl2$\frac{\underline{\;高溫\;}}{\;}$SiCl4;③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溫\;}}{\;}$Si+4HCl.
(2)完成一種表示置換反應的通式:單質(I)+化合物(I)=單質(Ⅱ)+化合物(Ⅱ).
根據(jù)已學知識填表:
單質(I)單質(Ⅱ)相應的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各舉一例)
A金屬非金屬
B金屬(I)金屬(Ⅱ)
C非金屬金屬
DSiO2+2C$\frac{\underline{\;高溫、電爐\;}}{\;}$Si+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創(chuàng)新實驗是“火龍生字”.在成果展示現(xiàn)場,某同學用硝酸鉀的熱飽和溶液先在白紙上書寫“火”字,晾干后白紙上出現(xiàn)硝酸鉀晶體(見圖1).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觸硝酸鉀晶體,就會觀察到白紙上寫過字的地方燃燒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跡(見圖2).在場的同學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進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問題】為什么附有硝酸鉀的白紙更容易燃燒?
【查閱資料】硝酸鉀受熱易分解,生成亞硝酸鉀(KNO2)和一種常見的氣體單質.
【猜想與假設】對于生產的是什么氣體,四位同學有如下猜測: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氣; 丙:氧氣; 。簹錃猓
同學丙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氫氣,理由是:二氧化氮不屬于單質、硝酸鉀中不含有氫元素.
【進行實驗】四位同學設計了實驗對同學丙的猜想進行了驗證,他們的操作方法是:把適量的硝酸鉀置于試管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同學丙的猜想正確.硝酸鉀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2KNO3$\frac{\underline{\;\;△\;\;}}{\;}$2KNO2+O2↑.
【解釋與結論】白紙上寫過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燒的原因是:硝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氧氣,導致白紙上寫過字的地方氧氣濃度增大
【反思與評價】為什么要用“硝酸鉀的熱飽和溶液”書寫文字?
已知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表:
溫度/℃20406080100
溶解度/g31.663.9110169246
你對上述問題的解釋是: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用“硝酸鉀的熱飽和溶液”書寫文字能夠得到較多的硝酸鉀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對氫氧化鈉的性質進行探究,請你參與:他們設計的方案如圖所示,并進行實驗;

(1)取A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人酚酞溶液,現(xiàn)象為酚酞試液變紅色;
(2)向B中通人CO2,無明顯現(xiàn)象;
[提出問題]CO2與Na0H發(fā)生反應了嗎?
[查閱資料]①過量的CO2通人NaOH溶液時,生成NaHCO3;②Ca(HCO3)可溶于水;(3)NaHCO3+NaOH═Na2CO3+H2O;
[實驗與分析]甲乙同學都分別取F溶液進行實驗;
甲同學:向F中滴人硝酸鈣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
乙同學:向F中滴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
大家分析后認為,乙同學的實驗和結論正確;
①甲同學的判斷錯誤的原因是如果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不發(fā)生反應,向F中滴人硝酸鈣溶液,也無明顯現(xiàn)象.
②乙同學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為了探究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同學們進行了以下實驗:
A.向氫氧化鈣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B.向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振蕩,再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C.向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振蕩.
(1)實驗B的目的是證明氫氧化鈣能與鹽酸反應;
(2)實驗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3)將上述3個實驗后的廢液倒入同一個潔凈的燒杯里,靜止后發(fā)現(xiàn)燒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層清液呈無色,則上層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包括酚酞和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為了探究NaCl和CuSO4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進行了實驗,實驗步驟和結果見表.請回答:
試管編號
實驗步驟
1234
1%NaCl溶液(mL)1
1% CuSO4溶液(mL)1
1% Na2SO4溶液(mL)1
蒸餾水(mL)1
pH6.8緩沖液(mL)1111
1%淀粉溶液(mL)111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
各試管放入37℃恒溫水浴保溫適宜時間
取出試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觀察結果無色深藍色淺藍色
(1)分析實驗結果可知:對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離子是Cu2+;對酶活性有促進作用的離子是Cl-;
(2)該實驗中設置4號試管的目的為對照;設置3號試管的目的是確定Na+和SO4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是否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