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大塊煤粉碎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延遲煤燃燒的時間
B.如圖a,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
C.由如圖b中的現象可知,金屬鎂引起的火災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
D.燃燒一定有發(fā)光、發(fā)熱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了測定液化氣中丙烷(C3H8)在氧氣不足時的燃燒產物,將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氣置于一個封閉的容器中引燃,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 丙烷 | 氧氣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應前質量/g | 4.4 | 12.8 | 0 | 0 | 0 |
反應后質量/g | 0 | 0 | 7.2 | 4.4 | a |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表中a的值為5.6 B.X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X可能含有氫元素 D.X只含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A.相同溫度下,用兩份完全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B.鎂條在氧氣中燃燒
C.將水通電一段時間
D.將等質量的粉末狀和塊狀大理石分別于足量完全相同的稀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
(1)廚房里的化學。
①“加碘食鹽”、“強化鐵醬油”中的“碘”、“鐵”指的是____(填“單質”或“元素”)。
②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可以壓縮在鋼罐中貯存。液化石油氣具有可壓縮性的微觀原因是___________。
(2)碳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
①新裝修的房子內除去甲醛常常使用活性炭,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性。
②“低碳生活”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直接或間接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從而降低_____排放量。
(3)水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①生活中可以通過______的方式來降低水的硬度。
②家里的水壺底部產生水垢的主要原因是:硬水中的碳酸氫鈣(Ca(HCO3)2)在煮沸后生成了一種不溶性物質、水和CO2。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火的使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偉大進步。
(1)煤燃燒能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水,這說明煤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號)。
(2)從石油中分離汽油是據汽油與其他成分___不同,該過程發(fā)生的是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請同學再舉一個在生產或生活中的應用該原理分離混合物的例子_______。汽車發(fā)動機中化油器將汽油噴成霧狀進入氣缸中燃燒,這是采用________促進燃燒。
(3)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請寫出丙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一旦泄露,遇到明火就可能發(fā)生爆炸。請從微觀角度解釋發(fā)生爆炸的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2018年12月8日,搭載著“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1)“長征三號乙”的第一、二子級火箭用偏二甲胖(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進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₂+2N2O4=3N2+4H2O+2X,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
(2)“長征三號乙”的第三子級火箭采用液氫、液氧做推進劑。實驗室可采用電解水得到氫氣,氫氣在與直流電源______級相連的電極上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2019年5月,中國科學家通過分析“嫦娥四號”發(fā)回的數據證實月幔物質中富含橄欖石。鎂橄欖石的化學式為MgxSiO4,,已知在該化學物中硅的化合價為+4,則x應為_____。
(4)人類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核聚變燃料“He-3”,氦一3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的,則He-3與He-4在構成粒子上的區(qū)別是_____。
(5)“嫦娥四號”光伏發(fā)電板的主要構成材料是硅,單質硅由石英固體(SiO2)和碳在高溫下制得,同時生產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將會導致全球氣溫變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兩個過程: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氣。②自然界中的水體吸收二氧化碳。從物質轉化的角度看,上述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而產物卻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說:“空氣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填“是”或“否”)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將收集到的CO2與氨氣(NH3)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合成重要的化肥一尿素(CO(NH₂)2),同時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減緩溫室效應,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己身邊做起,比如說少用一次性紙巾。少用一次性紙巾和減緩溫室效應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比較/對比法研究物質。其中比較是指找出兩件事物的相同點;對比是指找出兩件事物的不同點。下圖為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1)比較A、B兩種粒子,其結構的共同點是_________,它們在化學反應中均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寫出B粒子得到電子后形成的離子符號_____,寫出B、A兩種元素按質量比2:3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_。
(2)比較C、D兩種粒子,其結構的共同點是________,由此可推斷二者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同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若用裝置B排水收集氧氣,氣體從_____(填“a”或“b”)導管通入瓶內。進行裝置C中的實驗時瓶底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紅熱的鐵絲在空氣中不易燃燒而能夠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的微觀原因是_______。
(2)對比裝置D和C,可以得出關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_______。
(3)某同學連接A、E、F進行實驗,A中所加藥品不同,F中所加藥品相同。
①若實驗時E中蠟燭熄滅,F中溶液變渾濁。F中溶液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②若實驗時E中蠟燭燃燒更旺,F中溶液變渾濁,則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4)某同學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如下操作:
①向一個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軟質塑料瓶甲中加人約三分之一體積的水,立即緊瓶蓋,振蕩,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是__________。
②取3mL瓶甲中的液體倒入試管乙中,滴加紫色石蒸試液,振蕩觀察到溶液變__色,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單元練習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明顯小于理論值。請參與探究:
(1)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2)查閱資料:紅磷、白磷的一些性質如下表:
顏色、狀態(tài) | 熔點/℃ | 著火點/℃ | 密度/(g/cm3) | |
紅磷 | 暗紅色固體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黃色固體 | 44.1 | 40 | 1.82 |
(3)猜想與假設:
①可能是導管內原來含有空氣,后來又殘留有吸入的水。
②你還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
(4)交流與討論:
某同學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來消除誤差,他的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5)探究與反思:
將銅粉放在殘余氣體中加熱,觀察到銅粉變黑色,說明__________。
(6)改進實驗:
①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圖2所示的改進(其他圖2儀器忽略),把紅磷換為白磷理由是________。
②大家用改進的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進行實驗,待玻璃管冷卻、管內白煙消失時,左玻璃管內的液面上升了___格,得到了較準確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