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關于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屬于無性繁殖
B.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都都必須在水中進行
C.昆蟲的發(fā)育過程都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D.兔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與人類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

分析 (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其中無性生殖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2)兩棲動物的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
(3)昆蟲的發(fā)育有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兩種.
(4)兔屬于哺乳動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解答 解:A、扦插和嫁接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A正確;
B、兩棲動物在水中產卵,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結合成受精卵,幼體在水中發(fā)育.可見其生殖和發(fā)育離不開水,C正確;
C、昆蟲的發(fā)育包括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tài)結構差別明顯,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蠶就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指的是發(fā)育要經過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tài)結構差別不大,例如蝗蟲、蟬、螳螂、螻蛄就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C錯誤;
D、兔的生殖方式和人類的相似,為胎生、哺乳,同稱為哺乳動物,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對陸上生活的適應能力,D正確.
故選:C.

點評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無性繁殖的特點、昆蟲的發(fā)育類型、兩棲動物的特征、哺乳動物的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最顯著的變化是( 。
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腦容量增加D.群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分別為細胞結構和顯微鏡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植物細胞的結構圖應該是上圖中的乙.原因是它與動物細胞相比的特殊結構是液泡、葉綠體、[4]細胞壁.
(2)當菠菜被開水燙過以后,開水會變綠,這是因為破壞了細胞的[1]細胞膜,從而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3)圖乙: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細胞分裂后產生的兩個新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相同(相同或不同).細胞分裂時所需要的能量由細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4)顯微鏡下觀察字母bdpq視野中看到的是bd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植物組織形成示意圖,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1]→[2]和[1]→[4]的過程是細胞在分裂的基礎上,進行分化的結果
B.若圖為構成西紅柿的幾種組織,則[2]是保護組織,[4]是營養(yǎng)組織
C.由[2][3][4]等不同組織可進一步構成器官,西紅柿就是器官
D.[1][3]這樣的組織一般位于根尖的成熟區(qū)、芽、莖的形成層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依據下列材料,分析回答
2015年3月24日是第20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我國將今年的宣傳主題確定為“你我共同參與,依法防控結核--發(fā)現、治療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結核病是伴隨人類歷史最長,造成人類死亡最多的慢性傳染。煞种U菌(又稱結核桿菌)導致.患者多出現:發(fā)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肺結核的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其原則為:早期、規(guī)律、全程,適量、聯合.另外接種卡介苗、積極參加鍛煉,可以有效預防該。
(1)結核桿菌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無成形的細胞核.
(2)患者出現“咯血”癥狀,說明肺泡周圍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3)在肺結核的化學治療中,“早期”的目的是做到早發(fā)現、早治愈,這屬于預防傳染病三個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聯合”用藥是指在治療過程中,需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以避免單獨使用一種抗生素導致結核桿菌在短期內對該藥產生耐藥性,致使治療失。畯倪z傳學分析,之所以能夠產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是結核桿菌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4)接種卡介苗后,之所以能夠有效預防該病的原因是,在體內產生了一種能夠抵抗結核桿菌的特殊物質,在免疫學上,被稱為抗體,這種免疫類型屬于特異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中國是“絲綢之路”的起點,美麗的絲綢是以“蠶寶寶”吐出的細絲為原料織成的.請觀察下圖中家蠶發(fā)育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四幅照片,并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家蠶的發(fā)育方式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用圖中序號和箭頭(→)表示家蠶的發(fā)育順序C→D→A→B,與蝗蟲相比,家蠶的發(fā)育多了蛹期.
(2)若要保證蠶繭高產,應在家蠶發(fā)育的幼蟲期滿足食物供應.
(3)家蠶一般每5-6天蛻皮一次,其脫皮的“皮”實際上是外骨骼,蛻皮的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隨身體的生長而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OTC是( 。┑目s寫.
A.處方藥B.安全的藥C.非處方藥D.家庭用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仔細觀察如圖,回答問題:
(1)圖中“1”所指結構名稱為鰓蓋,“2”所指結構名稱為鰓絲.
(2)“2”有一個特點是“既細有多”,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3)活魚“2‘的顏色是鮮紅的,原因是因為鰓絲里面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4)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魚呼吸水中的氧氣是由“2”所示結構完成的取甲乙兩只大燒杯,分別注入等量清水,各自滴入數滴BTB,是溶液呈現藍色,把健康小魚放在甲杯中,30分鐘后注意觀察兩燒杯中水色的變化.預期實驗現象:甲燒杯的溶液由藍色變?yōu)辄S色,乙燒杯溶液無變化,甲燒杯的變化說明魚呼出了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植物類群在地球上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a 苔蘚植物 b 藻類植物 c 蕨類植物 d 裸子植物 e 被子植物.
A.abcdeB.bcaedC.bacdeD.abc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