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shè)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jié)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 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范圍).
解答 解:(1)“小明同學將饅頭切成碎屑并做成漿糊”,這是為了模擬牙齒的咀嚼作用.
(2)“實驗過程D中,加碘液后試管中的物質(zhì)未變藍色”,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
(3)小明同學的實驗?zāi)康氖怯^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4)“曉華同學認為小明的實驗設(shè)計不完善,應(yīng)該改進;再取一支試管,編號為2號試管,進行相似的操作,”其中,過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清水,其余步驟不變,在過程D中,加碘液后2號試管中的物質(zhì)顏色為藍色.
(5)“曉紅同學說,在實驗過程中,不用37℃的溫水為試管保溫,在室溫下一樣能夠成功探究小明的猜測”,曉紅說的不對,因為37℃是模擬人體的溫度,唾液淀粉酶在37℃時消化能力最強.
故答案為:(1)牙齒的咀嚼作用
(2)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
(3)唾液淀粉酶
(4)清水;藍色
(5)不對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能促進淀粉的消化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蟬的鳴叫是一種覓食行為 | |
B. | 這層“皮”是蟬的外骨骼 | |
C. | 蟬的發(fā)育經(jīng)歷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 |
D. | 蟬的身體由許多體節(jié)構(gòu)成,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和中心體 | B. | 核糖體和染色體 | ||
C. | 高爾基體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 | D. | 核糖體和中心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