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4只 | 4只 | 3只 | 2只 | 2只 |
陰暗 | 6只 | 6只 | 7只 | 8只 | 8只 |
分析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作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探究成功的關鍵是制定出恰當?shù)目茖W探究計劃,探究計劃包括方法和步驟,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解答 解:(1)提出問題: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chǎn)實際或學習中發(fā)現(xiàn)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根據(jù)黃粉蟲幼蟲的生活環(huán)境,提出的問題是:黃粉蟲幼蟲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中嗎?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作出的假設:黃粉蟲會選擇陰暗的環(huán)境.
(3)制定計劃: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陰暗環(huán)境對黃粉蟲幼蟲生活的影響”,實驗變量是有無光照,在設計實驗時,要給黃粉蟲幼蟲提供明亮和陰暗兩種環(huán)境,各放入等量的黃粉蟲幼蟲10條,過一段時間后,觀察黃粉蟲幼蟲對環(huán)境的選擇.如果陰暗環(huán)境中黃粉蟲幼蟲多,則說明假設是正確的;如果明亮環(huán)境中黃粉蟲幼蟲多,則說明假設是錯誤的.就是形成以明亮和陰暗(或有光無光)為惟一變量的對照實驗.
(4)①實驗材料達一定數(shù)量或設置重復組并計算平均值是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誤差,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②得出結論:由實驗記錄可知,黃粉蟲幼蟲大都趨向陰暗的環(huán)境,陰暗環(huán)境中的黃粉蟲幼蟲分布較多,說明光會影響黃粉蟲幼蟲的生活.
③不能用1只黃粉蟲幼蟲,如果只用1只黃粉蟲幼蟲做實驗,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黃粉蟲幼蟲生病或受處于特殊生長時期等),不足以說明問題.本實驗用10只黃粉蟲幼蟲做實驗,可以減小誤差.當然,采用更多的黃粉蟲幼蟲更好,但會增加實驗的難度.
④影響黃粉蟲幼蟲的生活的因素,除了光以外,濕度也會影響黃粉蟲幼蟲的生活.如果“探究濕度對黃粉蟲幼蟲生活的影響”,則實驗中的變量是濕度,需要給黃粉蟲幼蟲提供潮濕和干燥兩種環(huán)境.
故答案為:(2)黃粉蟲會選擇陰暗的環(huán)境
(3)光照;
(4)①平均
②黃粉蟲會選擇陰暗的環(huán)境
③不能;一只黃粉蟲數(shù)量太少,實驗結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④濕度;潮濕和干燥.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探究“陰暗環(huán)境對黃粉蟲幼蟲生活的影響”的實驗,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步驟.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cd | B. | acdb | C. | dbac | D. | bd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