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9.如圖A,B,C,D,E是常見的物種動物,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動物中能保持體溫恒定的有CE(填代號).
(2)D動物的呼吸器官是鰓.
(3)C動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哺育特點,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E動物的胸肌發(fā)達,能有力地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它的身體內有發(fā)達的氣囊與肺相通,有貯存空氣,協助呼吸的作用.
(5)上述動物中只有B(填代號)體內沒有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

分析 A青蛙,屬于兩棲動物;B是蝗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C家兔,屬于哺乳動物;D鯽魚,屬于魚類;E是鳥類.

解答 解:(1)在動物界中只有哺乳動物和鳥類為恒溫動物,故上述動物中能保持體溫恒定的有CE.
(2)鯽魚動物的呼吸器官是鰓.
(3)哺乳動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體子宮里發(fā)育成胎兒,胎兒從母體生出來,這種生殖方式為胎生,剛出生的幼體只能靠母體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為哺乳,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E鳥類多數營飛行生活,其特點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如鳥類的胸肌發(fā)達,能有力地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它的身體內有發(fā)達的氣囊,與肺相通,有貯存空氣的作用,能輔助完成雙重呼吸,為飛行提供充足的氧氣.
(5)上述動物中只有B蝗蟲體內沒有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
故答案為:(1)肺;皮膚;
(2)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fā);
(3)胎生;哺乳;
(4)胸;

點評 掌握各種動物的特征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動物運動的相關知識,下列不正確的是( 。
A.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
B.所有動物的運動都要消耗能量
C.動物的運動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
D.動物的運動方式與其形態(tài)結構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生物實驗操作中,小海在觀察人血涂片時,若要在視野中觀察到較多的血細胞,應該選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 。
A.5×10B.10×40C.5×40D.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動物屬于扁形動物的是( 。
A.渦蟲B.水螅C.蛔蟲D.沙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是從( 。╅_始的.
A.兩棲類B.鳥類C.爬行類D.節(jié)肢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下面是某校八年級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對校園及其周圍的生物進行細心觀察后進行的一次小組討論與交流,請結合下列各圖,認真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1)小組討論中,陽陽同學認為,圖A比圖B所示植物更高等,其原因之一是它們的繁殖方式不同,圖B所示植物用孢子進行繁殖,而圖A所示植物是用種子進行繁殖的.
(2)明明同學說,從呼吸方式上看,不同的生物,生活環(huán)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圖D所示動物,其幼體用鰓進行呼吸,成體用肺呼吸,兼皮膚輔助呼吸;圖C所示動物在呼吸方面最大的特點是能進行雙重呼吸.
(3)青青同學說,從發(fā)育方式上看,圖D所示動物在發(fā)育過程中,其幼體和成體不僅在外部形態(tài)上有較大差異,而且內部結構和生活習性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像這樣的發(fā)育方式叫做變態(tài)發(fā)育;圖E所示動物,其體表的外骨骼不能隨幼蟲身體的長大而生長,所以在幼蟲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
(4)芳芳同學說,圖中F所示動物生活在陸地上,而白鰭豚卻生活在水中,兩者在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上都有很大差異,但在分類學上,兩者卻屬于同一類動物,如他們的大腦發(fā)達,體內有膈,生殖發(fā)育過程中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生物興趣小組對不同食物中的能量進行測定,實驗結果如下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中,①應該為20克
B.測量過程中,溫度計的下端不僅要浸入水中,還要接觸錐瓶的瓶底
C.為了減少實驗誤差,應該設置重復組
D.從實驗結果可看出,花生仁、黃豆、核桃仁三種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細細咀嚼饅頭時,會感到有甜味,這是為什么呢?霏霏同學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注:饅頭碎屑表示已經過牙齒咀嚼的:饅頭塊是未咀嚼的)
試管編號123
饅頭形狀適量饅頭碎屑(等量)適量饅頭碎屑(等量)適量饅頭塊(等量)
有無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攪拌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不攪拌
條件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2滴
實驗結果??
請你分析并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如果模擬探究實驗攝食情況下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應選擇表中1和2號試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其變量是唾液(淀粉酶).
(2)如果把2號和3號試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則其目的是要模擬探究在正常攝食情況下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3)實驗中,要用37℃水浴保溫10分鐘,是因為食物的消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時間).
(4)預期實驗結果:不會變藍色的是2號試管,原因是唾液能把淀粉消化(分解)(或淀粉已被消化).
(5)通過以上實驗可以推測:口腔對淀粉既能進行物理(或化學)性消化,又能進行化學(或物理)性消化.
(6)分析結果,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唾液以及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淀粉的消化都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動物細胞中能量轉換器是( 。
A.細胞核B.線粒體C.葉綠體D.線粒體和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