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認真分析下圖所示各裝置,回答問題:

(1)可用來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實驗裝置是甲,該裝置能夠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探究實驗需要對照實驗來增強說服力,則你設計的對照試驗裝置應該是取和裝置甲一樣的裝置,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清水.
(2)可用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是丙,如果試驗成功,則應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試管內(nèi)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實驗裝置乙可用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產(chǎn)生氧氣,一般使用的植物是金魚藻.
(4)若用裝置丁來探究蒸騰作用的現(xiàn)象,此裝置有無不妥之處?有.若有,應如何改進?塑料袋扎口在植物莖的基部.
(5)該裝置如果用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應將此裝置放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
(6)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能}$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

分析 ①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即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②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

解答 解:(1)甲圖裝置內(nèi)有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氫氧化鈉溶液,所以甲圖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需要設置對照試驗增強說服力,變量是二氧化碳,除控制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所以選取和甲裝置一樣的裝置,只是把氫氧化鈉溶液換成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清水,與甲組形成對照試驗.
(2)丙圖裝的是萌發(fā)的種子,具有生命力,能夠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乙裝置有陽光,有漏斗倒扣在水生植物上,所以此裝置可用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習慣上水生植物通常用金魚藻.
(4)圖丁的裝置將花盆一起包扎在塑料袋內(nèi),無法說明塑料袋內(nèi)壁水珠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還是土壤水分蒸發(fā),所以應把塑料袋扎口在植物莖的基部.
(5)在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高于呼吸作用,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檢驗;所以要把植物放在黑暗處,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擾.
(6)光合作用的表達式為: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能}$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
故答案為:(1)甲; 二氧化碳;  取和裝置甲一樣的裝置,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清水.
(2)丙; 試管內(nèi)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乙; 金魚藻
(4)有;塑料袋扎口在植物莖的基部 
(5)黑暗.
(6)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能}$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

點評 熟練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溫州是全國乙肝高發(fā)地區(qū),目前預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下列有關注射乙肝疫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預防中毒發(fā)生B.保護易感人群C.屬特異性免疫D.進行人工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對發(fā)現(xiàn)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有:( 。
①袁隆平  ②普利斯特萊  ③希爾  ④巴斯德  ⑤虎克  ⑥范‘海爾蒙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蘇軾的《浣溪沙》中寫道:“簌簌衣巾落棗花…牛衣古柳賣黃瓜…”這首詩中所描寫的“棗花”和“黃瓜”屬于植物體的(  )
A.營養(yǎng)器官B.保護組織C.生殖器官D.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收集橡膠膠乳時往往要割橡膠樹,為使膠乳順利流出,正確的割膠方式是應該割到橡膠樹的哪個部位( 。
A.木質部B.內(nèi)樹皮的韌皮部C.形成層D.外樹皮的韌皮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1)如圖所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實驗前將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使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或消耗;在實驗時要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對照;放到陽光下照射幾小時讓綠葉的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
(2)如圖所示,將綠葉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為了溶解葉綠素,如果將裝有酒精的小燒杯直接放到酒精燈上加熱會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選取生長正常的天竺葵葉片進行如圖一所示的實驗:

①將此裝置經(jīng)黑暗處理一晝夜,移至光下數(shù)小時,再將這三片葉取下,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養(yǎng)皿中,分別向這三片葉上滴加碘液,觀察三片葉是否變藍.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將此裝置放入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消耗掉植物葉片內(nèi)原有的淀粉;
(2)甲葉片的見光部分遇碘變藍,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照;
(3)乙、丙對比,乙葉片遇碘不變藍,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4)圖二中式①和式②分別表示植物體內(nèi)的兩種生理活動.植物進行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動的場所是葉綠體 
,式②中的能量來源是式①中的有機物;
(5)分析圖二,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強度受溫度,光照強度的影響(請答出兩條);
(6)針對圖一實驗,對于溫室里種植的作物采、俸侠砻苤玻ㄔ黾庸庹眨谠黾佣趸嫉臐舛龋ǘ嗍┺r(nóng)家肥,適當通風)等(請答出兩條)措施可以提高產(chǎn)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驗證葉綠素合成所需的條件.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①配制培養(yǎng)基:1號培養(yǎng)基(含蔗糖、水、植物必需的各種礦質元素等)
2號培養(yǎng)基(不含Mg,其他成分與1號相同)
②小麥種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在無菌條件下,將種子的胚剝離,去掉胚乳.
③在無菌的條件下,將胚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兩周后,觀察幼苗的顏色.結果如下表:
培養(yǎng)基1號2號1號1號
培養(yǎng)瓶數(shù)5555
每瓶接種數(shù)目10101010
培養(yǎng)條件光照16h/d、
25°C
光照16h/d、
25°C
黑暗、
25°C
光照16h/d、
10°C
實驗結果綠色黃色黃色黃綠色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此實驗設計時,為什么不是每組只用1個培養(yǎng)瓶、或每個培養(yǎng)瓶中只接種一粒種子的胚?減少實驗的偶然性.
(2)在此實驗設計時,為什么不用完整種子萌發(fā)的方法,而是去掉胚乳后,將胚接種在不同的培養(yǎng)基上萌發(fā)?避免胚乳中鎂元素對實驗的干擾.
(3)請寫出與上表相關的實驗結論:甲組與乙組對照表明Mg是合成葉綠素所必須的礦物質;
甲組和丙組對照表明葉綠素和成需要光(寫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同學平時學習成績很好,可每到重要考試時他就情緒緊張、發(fā)揮失常,出現(xiàn)“怯場”現(xiàn)象.這說明該同學還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訓練和增強(  )
A.道德修養(yǎng)B.生理健康C.生殖質量D.社會適應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