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圖所示為人體自己的防線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圖A所示的是皮膚的保護作用;圖B所示的是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異物作用;圖A和圖B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圖C和圖D所示是人體的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能夠殺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圖C和圖D是人體的第二道防線,以上四幅圖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體生來就有的叫做非特異性免疫.
(2)若我們的皮膚不慎劃傷,在傷口上涂抹適量唾液可暫時起到殺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其殺菌機理可用圖C來形象說明.
(3)人體通過免疫細胞產(chǎn)生抗體預防傳染病,這種免疫功能是后天獲得的,它通常只能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叫做特異性免疫,它是通過體內(nèi)的第三道防線來實現(xiàn)的.

分析 (1)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點如表:

組成功能免疫類型
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阻擋殺死病原體,清除異物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道防線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溶解、吞噬和殺滅病菌非特異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原體特異性免疫
(2)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
(3)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chǎn)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4)圖中,圖A所示的是皮膚的保護作用;圖B所示的是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異物作用;圖C表示體液中溶菌酶能溶解病菌;圖D表示體液中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解答 解:(1)圖A所示的是皮膚的保護作用;圖B所示的是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異物作用;圖A和圖B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圖C和圖D所示是人體的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能夠殺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圖C和圖D是人體的第 二道防線,以上四幅圖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體生來就有的叫做 非特異性免疫.
(2)若我們的皮膚不慎劃傷,在傷口上涂抹適量唾液可暫時起到殺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其殺菌機理可用圖C來形象說明.
(3)人體通過免疫細胞產(chǎn)生抗體預防傳染病,這種免疫功能是后天獲得的,它通常只能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叫做特異性免疫,它是通過體內(nèi)的第三道防線來實現(xiàn)的.
故答案為:(1)保護;清掃異物;一;殺滅;二;非特異性;
(2)溶菌酶;C;
(3)特異性;三.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解掌握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的植物中,葉除了進行光合作用還有吸收功能的是( 。
A.葫蘆蘚B.雪松C.鐵線蕨D.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對動物的發(fā)育過程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家蠶一完全變態(tài)B.蝗蟲一不完全變態(tài)
C.青蛙一變態(tài)發(fā)育D.蟋蟀一變態(tài)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節(jié)肢動物與環(huán)節(jié)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
A.具有外骨骼B.身體分節(jié)C.具有貝殼D.足分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生物最早出現(xiàn)的是( 。
A.細菌等原核生物B.單細胞真核生物C.多細胞真核生物D.原生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我國的金魚品種是世界上最多的,產(chǎn)生這么多金魚品種是由于( 。
A.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B.金魚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結(jié)果
C.生存斗爭的結(jié)果D.人們不斷的選擇,繁育的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2015年主題為“感謝您挽救我的生命”.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醫(yī)學研究證明,對于健康成年人來說,一次失血不超過400ml,血漿和血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通過自身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恢復到正常水平.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ml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在獻血過程中,醫(yī)生需要測定獻血者的血型,然后貼上血型標簽備用,安全輸血非常重要.
(1)請問你符合獻血的條件嗎?不符合;為什么?沒到獻血年齡.
(2)一次獻血多少不會影響身體健康?200-300ml或不超過400ml;為什么?血漿和血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通過自身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恢復到正常水平.
(3)安全輸血,在緊急情況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輸入少量的O型血,AB型的人的血可以給AB血型的人輸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類的活動一定會改善環(huán)境
B.人類的活動可能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C.人類的活動要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前提
D.我們不需要關(guān)注人類的活動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中,一組同學的實驗過程如圖甲所示:

(1)實驗步驟中,B是接種過程,完成步驟C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
(2)該實驗設計的不足是還缺少空白對照實驗裝置.如果要補上該裝置,應該按甲圖中的B裝置設計.
(3)若在D過程觀察到的是黑色絨毛狀的菌落,則該菌落是真菌的菌落.用手會摸到黑色的粉末,該粉末實際上是孢子.該粉末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能發(fā)育成新個體.
(4)若在D過程中觀察到的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則該菌落是細菌的菌落.把它取少量制成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如圖乙所示結(jié)構(gòu),其中①是DNA,⑤中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其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5)圖乙的細胞與人等真核生物比較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