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模式圖,圖中⑥肺可以(  )
A.過濾、溫暖和濕潤空氣
B.分泌黏液和作為氣體通道
C.進行氣體交換,使血液由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
D.使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分析 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的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圖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⑥肺.

解答 解: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外界的空氣進入肺依次經過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最后進入肺,在肺里完成氣體交換.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其內表面覆蓋著黏膜,黏膜內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特點既保證了氣體的暢通,又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清潔、溫暖和濕潤的作用;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血液流經肺泡時,發(fā)生了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氧氣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后就由含氧氣少、二氧化碳多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氣多、二氧化碳少的動脈血.因此肺可以使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故選:D

點評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以及血液成分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7.“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從生物學角度來看,蟬與蝗蟲一樣,在發(fā)育過程中存在蛻皮現象.√(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以下可以稱為生態(tài)系統的是( 。
A.燒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個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C.一個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個魚缸中的所有金魚和小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呼吸是動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動物呼吸的結構和器官差異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回顧你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對原始的單細胞動物A用表膜呼吸.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時,要用吸管從培養(yǎng)液的表層吸取A,原因是草履蟲的呼吸需要氧氣.
(2)觀察B時,要經常往其體表滴水以保持濕潤,原因是維持正常的呼吸.觀察C時,發(fā)現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鰓;觀察D時,發(fā)現其體表具有與體內氣管相連的[3]氣門,它是氣體出入的門戶.
(3)魚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實驗小組利用BTB指示劑遇二氧化碳由藍變黃的特性進行了E實驗,對實驗現象的解釋是用鰓呼吸;鰓里面有鰓絲內含毛細血管,水和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使水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溴麝香草酚藍指示劑(即BTB液)遇二氧化碳會由藍變黃.
(4)探究鳥類適于飛行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時,發(fā)現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統,其身體里有發(fā)達的
[2]氣囊與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這種特有的呼吸方式是雙重呼吸.
(5)綜上所述,在動物的進化歷程中,呼吸的結構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體現了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的進化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遭受了嚴重的霧霾天氣,真可謂是“千里朦朧,萬里塵飄”.在嚴重的空氣污染影響下,“北京咳”“PM2.5口罩”等名詞迅速走紅.
(1)作為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的“元兇”,PM2.5因其粒徑小,可以吸附住一些細菌病毒及有毒化學物質,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及肺部,很容易引發(fā)疾病.請根據所學呼吸系統知識,說明為什么在霧霾天氣頻發(fā)的情況下,用鼻腔進行呼吸尤為重要.鼻內的鼻毛、內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內的毛細血管能夠溫暖、清潔和濕潤空氣,而PM2.5作為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的“元兇”,可以吸附住一些細菌病毒及有毒化學物質,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及肺部,所以在霧霾天氣頻發(fā)的情況下,最好用鼻腔進行呼吸
(2)PM2.5的來源極其廣泛,不僅與工業(yè)污染,機動車排氣相關,海域老百姓生活等中餐飲油煙,家庭裝修,地面揚塵污染有關,治理霧霾污染,需要廣大公眾的廣泛參與,我們要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綠色出行,低碳生活.請結合日常生活,說說我們可以為治理PM2.5污染做些什么.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敘述中,不利于人和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是( 。
A.推廣生物防治方法,減少環(huán)境污染
B.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huán)
C.開發(fā)森林資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建立各種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生物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晚上,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將試管先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生的氣泡數目.收集到的數據如表.
試管與燈泡距離每分鐘產生的氣泡數
1060
2025
30X
405
(1)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植物離光源越近,產生的氣泡數越多,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也說明這種作用與光照本身的強度有一定的關系.
(2)氣泡的成分是氧氣,表中數據X的值應介于25與5之間.
(3)如果將試管放在黑暗中,則觀察不到上述結果,說明在黑暗處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人的生長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繪了江南梅雨季節(jié),水草豐茂,蛙鳴聲聲的情景.青蛙的發(fā)育是變態(tài)發(fā)育,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變化順序是(  )
①蝌蚪的外鰓消失,長出內鰓;②蝌蚪先長出后肢,再長出前肢;③先長出外鰓;④尾和內鰓逐漸萎縮消失,肺形成.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