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以下三種處理.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試管號加入材料處理
1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后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2饅頭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攪拌后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3饅頭塊+2毫升唾液不攪拌直接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1)上述實驗中,只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的是1和3號試管,3號試管中的饅頭塊既沒有切碎,也沒有攪拌,起對照作用.
(2)5~10分后取出三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發(fā)現(xiàn)1號試管中的饅頭遇碘后不變藍;3號試管中的饅頭部分變藍色;2號試管中的饅頭全變藍色.
(3)實驗結論: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系.

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 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范圍)

解答 解:(1)1號、3號試管唯一不同的變量是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因此上述實驗中,只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的是1和3號試管,“”3號試管中的饅頭塊既沒有切碎,也沒有攪拌,起對照作用.
(2)1號試管中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2號試管中清水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全變藍;3號試管饅頭塊與唾液沒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部分變藍.所以“5~10分后取出三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發(fā)現(xiàn)1號試管中的饅頭遇碘后不變藍;3號試管中的饅頭部分變藍色;2號試管中的饅頭全變藍色.
(3)實驗結論: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系.
故答案為:(1)1;3;對照
(2)1;3;2;
(3)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唾液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能促進淀粉的消化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是( 。
A.一片農(nóng)田B.一塊草地C.生物圈D.一條河中的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3.生物顯示的某種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 如圖為人體部分血液循環(huán)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填寫結構名稱:⑨是右心室,連接⑨的血管是肺動脈;⑩是左心室,連接⑩的血管是主動脈.
(2)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瓣膜.
(3)若圖中①表示肺部毛細血管,那么結構⑧中所流血液為動脈血,若⑤為腎臟內(nèi)的毛細血管,則④比⑥內(nèi)血液中明顯減少的氣體成分是氧氣.
(4)請用圖中序號和箭頭表示血液在心臟四腔中流動的方向10→③→⑨→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7.動脈和靜脈反映的是與心臟血流的方向關系,與其內(nèi)部流動的血液成分無關.√(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將下列無機鹽與缺乏時的癥狀相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人體呼吸的四個連續(xù)過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
A.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C.氣體在心臟處的氣體交換D.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血液是一種寶貴資源.但由于血源匱乏、運輸和保存等困難,迫使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有效的血液代用品--人造血液.
1966年,美國醫(yī)學博士Clark在進行實驗時,由于一時疏忽,一只老鼠意外地掉進了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的容器中,3小時后Clark才察覺這個不速之客,將其撈出,結果本應淹死的老鼠仍還活著.這是什么緣故呢?經(jīng)過研究,Clark發(fā)現(xiàn)氟碳溶液含氧量極高,是水的20倍.比血液含氧量高2倍多.Clark意識到氟碳溶液可能是人造血液的理想材料.
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蓋耶從一只麻醉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種白色氟碳乳液,麻醉老鼠不僅蘇醒且存活了8小時.
1978年日本醫(yī)生內(nèi)藤良一用全氟碳奈烷和全氟碳三丙胺的混合物做原料,經(jīng)乳化制得一種氟碳乳液.在經(jīng)大量動物實驗后,給自己身上注入了50mL,結果沒有不良反應.這是人造血液成功運用于臨床的第一個創(chuàng)舉.1979年,我國也研制成這種氟碳人造血.
1979年日本醫(yī)科大學將人造血液用于臨床,效果良好,從此人造血液被醫(yī)學界正式認可.人造血液不受血型限制,且易于運輸,無毒無菌.但一般人造血液只有運輸氧的單一功能,尚無代替“全血”功能的代用品.
依據(jù)血紅蛋白的特性,科學家也在思考可否將血紅蛋白直接注入人體發(fā)揮作用.但在早期實驗中,將游離的血紅蛋白注入患者體內(nèi),游離的血紅蛋白會發(fā)生降解且降解速度很快,導致腎臟嚴重損傷,并且產(chǎn)生自由基,破壞心臟和其他器官,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必須對其進行改良后才能注入人體.目前,經(jīng)化學修飾后的血紅蛋白產(chǎn)品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1)血液的功能包括運輸、參與體液調(diào)節(jié)、保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防御功能.
(2)掉入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容器中的老鼠沒有被淹死的原因是碳氟溶液具有很強的含氧能力,其含氧量比水大10倍,是血液的2倍多,為老鼠提供了氧氣.
(3)從人造血液的功能看,它實質(zhì)是人血組成中的血紅蛋白的代用品.
(4)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但游離血紅蛋白不能直接注入人體,原因是注入體內(nèi)后游離的血紅蛋白會發(fā)生降解且降解速度很快,導致腎臟嚴重損傷,并且產(chǎn)生自由基,破壞心臟和其他器官,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5)日本醫(yī)生內(nèi)藤良一在經(jīng)大量動物實驗后,給自己身上注入了50mL氟碳乳液,對此行為,你有怎樣的看法?請說明理由.說明了他具有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看圖回答
(1)如圖為光合作用示意圖 示意圖
(2)物質(zhì)①為二氧化碳
物質(zhì)②為氧氣
物質(zhì)③為有機物
物質(zhì)④為水
(3)該葉片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外,還能進  行呼吸作用、蒸騰作用.
(4)小麥種子過密會影響產(chǎn)量,從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釋是影響葉片采光,從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