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irou8"><progress id="irou8"></progress></li>

  • 17.現(xiàn)有一個失去標簽的細胞裝片,不知其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裝片,把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到了如圖的物像.請問:
    (1)根據(jù)該圖,你認為它屬于植物細胞.
    (2)具有保護細胞、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等作用的結構是細胞膜.
    (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它與圖中細胞核有關.
    (4)用20ⅹ目鏡和40ⅹ物鏡觀察該細胞時,一般應用左 眼向目鏡內(nèi)看,此時看到的細胞被放大了800倍;如果把目鏡換成15ⅹ,那么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細胞數(shù)目會增多.(填“增多”或減少)
    (5)葉綠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
    (6)洋蔥表皮細胞比人體口腔細胞多了哪幾個結構液泡、葉綠體.
    (7)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shù)目增多,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組織.

    分析 觀圖看:a是細胞壁、b是細胞膜、d是細胞核、f是細胞質(zhì)、e是液泡、c是葉綠體,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1)圖中細胞具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所以屬于植物細胞.
    (2)最外層的b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zhì)的進出等作用.
    (3)細胞核中有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zhì)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zhì)兩部分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呈雙螺旋結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 片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控制這種現(xiàn)象的遺傳物質(zhì)存在于細胞核中.
    (4)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用顯微鏡觀察物像時,左眼看目鏡,右眼睜開.用20X的目鏡和40X的物鏡觀察時放大800倍,用15X的目鏡和40X的物鏡來進行觀察時,放大的倍數(shù)是600.根據(jù)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就越小,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數(shù)目最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小,視野就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小,但數(shù)目最多.
    (5)植物體能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葉綠體的作用是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而線粒體的作用是把化學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釋放出來.
    (6)洋蔥表皮細胞雖然是植物細胞,但是沒用葉綠體,所以比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多了液泡、葉綠體兩種細胞結構.
    (7)細胞分裂時先是細胞核一分為二,隨后細胞質(zhì)分成兩份,每份含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因此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shù)目增多.
        細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向著不同方向變化的過程.細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連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組織.因此經(jīng)過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組織.
    故答案為:(1)植物
    (2)細胞膜
    (3)細胞核
    (4)左  800  增多
    (5)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6)液泡 葉綠體
    (7)細胞數(shù)目增多  形成組織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的過程和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是緊密聯(lián)系、缺一不可的
    B.維持生態(tài)平衡,就是要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內(nèi)部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相對穩(wěn)定不變
    C.人類所需的資源中,土地和能源是有限的,而水和空氣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D.生態(tài)平衡失調(diào)、水土流失、旱澇等自然災害的根本原因是人類活動的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完成蛔蟲結構示意圖.

    1-口;2-腸;3-消化器官;4-肛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是生物多樣性潛在價值的表現(xiàn)的一項是( 。
    A.提供食物B.改良生物品種C.防止水土流失D.提供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請在題號前的括號里填出代表造成環(huán)境污染原因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是草履蟲的結構圖,請讀圖并完成后面的填空:
    (1)草履蟲生活在淡水中,靠[①]纖毛進行運動.
    (2)食物通過[③]口溝進入體內(nèi),形成食物泡,逐漸被消化;草履蟲通過[②]表膜從水中獲得氧氣,并將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3)[⑨]伸縮泡和[⑩]收集管把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收集起來,排到體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下面是鳥體內(nèi)部分結構分布示意圖,請看圖回答問題.
    (1)圖中所指結構的名稱:a是氣管,b是氣囊,c是肺.
    (2)鳥的呼吸器官是肺,但是鳥的呼吸方式很特別,原因是它還具有發(fā)達的氣囊,它的存在特點是輔助呼吸.當兩翼舉起時,家鴿完成吸氣,氣流途徑是a氣管→c肺→b氣囊,當兩翼下垂時,家鴿完成呼氣,氣體的流經(jīng)途徑與吸氣正相反.這樣,每呼吸一次,空氣就2次經(jīng)過肺,都能進行氣體交換,這種呼吸方式叫雙重呼吸,其意義是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練習使用顯微鏡時,由甲圖變?yōu)橐覉D的操作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右上方移動玻片標本,視野變暗B.向左下方移動玻片標本,視野變暗
    C.向右上方移動玻片標本,視野變亮D.向左下方移動玻片標本,視野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請完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應式: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有機物+氧氣.
    呼吸作用: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通過觀察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我們可以看出:
    (1)植物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2)用“加碘變藍”的實驗方法,可以證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
    (3)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成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