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AB為半圓O的直徑,點C為半圓上任一點.
(1)若∠BAC=30°,過點C作半圓O的切線交直線AB于點P.求證:△PBC≌△AOC;
(2)若AB=6,過點C作AB的平行線交半圓O于點D.當(dāng)以點A,O,C,D為頂點的四邊形為菱形時,求的長.
【答案】()證明見解析;(2)π或2π.
【解析】
(1)根據(jù)圓周角定理得到∠ACB=90°,推出△OBC是等邊三角形,根據(jù)等邊三角形和外角的性質(zhì)得到∠AOC=∠PBC=120°,根據(jù)切線的性質(zhì)得到∠OCP=90°,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結(jié)論;(2)根據(jù)菱形的性質(zhì)得到OA=AD=CD=OC,連接OD,得到△AOD與△COD是等邊三角形,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到∠AOD=∠COD=60°,求得∠BOC=60°,根據(jù)弧長公式即可得到結(jié)論.
(1)∵AB為半圓O的直徑,
∴∠ACB=90°,
∵∠BAC=30°,
∴∠ABC=60°,
∵OB=OC,
∴△OBC是等邊三角形,
∴OC=BC,∠OBC=∠BOC=60°,
∴∠AOC=∠PBC=120°,
∵CP是⊙O的切線,
∴OC⊥PC,
∴∠OCP=90°,
∴∠ACO=∠PCB,
在△PBC與△AOC中,,
∴△PBC≌△AOC(ASA);
(2)如圖1,連接OD,BD,CD,
∵四邊形AOCD是菱形,
∴OA=AD=CD=OC,
則,OA=OD=OC,
∴△AOD與△COD是等邊三角形,
∴∠AOD=∠COD=60°,
∴∠BOC=60°,
∴的長==π;
如圖2,同理∠BOC=120°,
∴的長==2π,
綜上所述,的長為π或2π.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P是⊙O外一點,過點P作⊙O的切線,切點為A,連接PO并延長,交⊙O于B、C兩點.
(1)求證:△PBA∽△PAC;
(2)若∠BAP=30°,PB=2,求⊙O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DC,BF=CE,需要補充一個條件,就能使△ABE≌△DCF,下面幾個答案:①AE=DF,②AE∥DF;③AB∥DC,④∠A=∠D.其中正確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xué)上學(xué)期全部參加了捐款活動,捐款情況如下統(tǒng)計表:
金額(元)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人數(shù)(人) | 8 | 12 | 10 | 6 | 2 | 2 |
(1)求該班學(xué)生捐款額的平均數(shù)和中位數(shù);
(2)試問捐款額多于15元的學(xué)生數(shù)是全班人數(shù)的百分之幾?
(3)已知這筆捐款是按3:5:4的比例分別捐給災(zāi)區(qū)民眾、重病學(xué)生、孤老病者三種被資助的對象,問該班捐給重病學(xué)生是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以△ABC的邊AB為直徑畫⊙O,交AC于點D,半徑OE∥BD,連接BE,DE,BD,設(shè)BE交AC于點F,若∠DEB=∠DBC.
(1)求證:BC是⊙O的切線;
(2)若BF=BC=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半圓O的直徑為AB,D是半圓上的一個動點(不與點A,B重合),連接BD并延長至點C,使CD=BD,連接AC,過點D作DE⊥AC于點E.
(1)請猜想DE與⊙O的位置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2)當(dāng)AB=4,∠BAC=45°時,求D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的半徑長是,當(dāng)時,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當(dāng)時,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OA,OB是⊙O的半徑,且OA⊥OB,垂足為O,P是射線OA上的一點(點A除外),直線BP交⊙O于點Q,過Q作⊙O的切線交射線OA于點E.
(1)如圖①,點P在線段OA上,若∠OBQ=15°,求∠AQE的大。
(2)如圖②,點P在OA的延長線上,若∠OBQ=65°,求∠AQE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12cm,AC⊥AB,BD⊥AB ,AC=BD=9cm,點P在線段AB上以3 cm/s的速度,由A向B運動,同時點Q在線段BD上由B向D運動.
(1)若點Q的運動速度與點P的運動速度相等,當(dāng)運動時間t=1(s),△ACP與△BPQ是否全等?說明理由,并直接判斷此時線段PC和線段PQ的位置關(guān)系;
(2)將 “AC⊥AB,BD⊥AB”改為“∠CAB=∠DBA”,其他條件不變.若點Q的運動速度與點P的運動速度不相等,當(dāng)點Q的運動速度為多少時,能使△ACP與△BPQ全等.
(3)在圖2的基礎(chǔ)上延長AC,BD交于點E,使C,D分別是AE,BD中點,若點Q以(2)中的運動速度從點B出發(fā),點P以原來速度從點A同時出發(fā),都逆時針沿△ABE三邊運動,求出經(jīng)過多長時間點P與點Q第一次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