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2分)實驗前,杠桿停在圖23所示的位置,應該將右端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過程中使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
(2)(2分)調節(jié)杠桿水平平衡后,小明進行的三次實驗如圖24所示。根據(jù)實驗,他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 你認為這個結論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用圖25所示的裝置,怎樣通過實驗來說明該結論是否正確? 。
(3)(1分)在圖24(b)裝置的左右兩邊各取下一個鉤碼后,杠桿會 轉動(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
(4)(1分)水平地面上有一條大木桿,抬起A端需用力500N,抬起B(yǎng)端需用力300N。則整個木桿的重量為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發(fā)生了7.0級地震,災害發(fā)生后,救護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災區(qū)搶救傷員,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著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聽診器可以改變傷員的心跳聲和呼吸聲的音調
B. 生命探測儀利用了紅外線可以滅菌的特點
C. 夾取消毒棉擦傷口的鑷子是費力杠桿,雖然費了力,但省了距離
D. 用針筒抽取藥液時,藥液因受到針筒的吸引力作用而進入針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t=3s時,物體受到力的合力為零 B.t=6s時,將F撤掉,物體立刻靜止
C.2s ~ 4s內物體所受摩擦力逐漸增大 D.t=1s時,物體所受摩擦力是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用圖8探究“動能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物體質量越大,動能一定越大
C.小球動能的大小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判斷
D.實驗過程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和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手機、數(shù)碼相機等常用充電電池作為電源,如圖15所示是某手機電池銘牌,利用銘牌信息可得該電池充足電后所儲存的能量是 J,假設用一個充滿電的電池作電源進行拍照,每2min拍一張照片,相機使用過程中的平均工作電流為0.2A,則一節(jié)充滿電的電池最多可以拍攝 張照片。左邊的圖案是一個打“×”的普通垃圾箱,它告訴我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所輻射的電磁波中輻射強度最大的在可見光波段,人體溫度約為,所輻射的電磁波中輻射強度最大的在紅外波段,宇宙空間內的電磁輻射相當于零下的物體發(fā)出的,這種輻射稱為“背景輻射”, “背景輻射”的波段為 ( )
A.射線 B.射線 C.紫外線 D.無線電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風光互補路燈”系統(tǒng),它在有陽光時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有風時通過風力發(fā)電機發(fā)電,并將電能輸至蓄電池儲存起來,供路燈照明使用,下表為某型號風光互補路燈系統(tǒng)配置方案:
風力發(fā)電機 | 太陽能電池組件 | 其它元件 | |||
最小啟動風速 | 1.0 | 太陽能電池輸出功率 | 36W | 蓄電池 | 500Ah 12V |
最小充電風速 | 2.0 | ||||
最大限制風速 | 12.0 | 太陽能轉化效率 | 15% | 大功率LED路燈 | 800W 12V |
最大輸出功率 | 400W |
如果當?shù)卮怪庇谔柟獾钠矫娴玫降奶栞椛渥畲髲姸燃s為,要使太陽能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太陽能電池板的面積至少要__________,當風速為時,風力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將變?yōu)?sub>,在僅靠風力發(fā)電的情況下,將蓄電池的電能由20%充至90%所需時間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去年2月15日,一顆數(shù)十噸的隕石被地球俘獲,在加速下落的過程中,隕石與大氣劇烈摩擦、迅速升溫、猛烈燃燒,猶如一顆火球撲向俄羅斯的遠東地區(qū).隕石下落過程中,其能量轉化過程是
A.重力勢能→動能→內能 B.動能→重力勢能→內能
C.重力勢能→內能→動能 D.內能→重力勢能→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