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一放:①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②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上;
二調: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
三測:左物右碼,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用鑷子依次加減砝碼,若最小的砝碼不能使其平衡時,則移動游碼使其平衡;
(2)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在讀數(shù)時要注意標尺的分度值.
(3)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量筒前后兩次示數(shù)之差就是礦石的體積,再根據ρ=$\frac{m}{V}$計算出礦石的密度.
(4)根據石塊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計算得出,依據公式為V=$\frac{m}{ρ}$,根據公式ρ=$\frac{m}{V}$計算出石塊的密度.
解答 解:(1)調節(jié)天平時,天平應置于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圖中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右側,因此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
(2)標尺的分度值是0.2g,因此礦石的質量m=20g+20g+5g+1.8g=46.8g;
(3)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與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因此眼睛應該在B位置,礦石的體積V=40mL-20mL=20mL=20cm3;
則礦石密度ρ=$\frac{m}{V}$=$\frac{46.8g}{20c{m}^{3}}$=2.34g/cm3.
(4)剩余燒杯和水對總質量為145g-72g=73g,
倒出水的質量為m水=103g-73g=30g;
由題意知,石塊的體積等于倒出燒杯中水的體積,由ρ=$\frac{m}{V}$得,
V石塊=V排=$\frac{{m}_{水}}{{ρ}_{水}}$=$\frac{30g}{1g/c{m}^{3}}$=30cm3;
物體的密度ρ=$\frac{{m}_{石塊}}{{V}_{石塊}}$=$\frac{72g}{30c{m}^{3}}$=2.4g/cm3=2.4×103kg/m3;
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低于標記處,造成石塊的體積測量偏大,由ρ=$\frac{m}{V}$得,密度偏小.
故答案為:(1)零刻度線;左;(2)46.8;(3)B;20;2.34;(4)30; 2.4×103;偏小.
點評 此題是測量固體物體的密度實驗,考查了等效替代法的應用,其中有關天平的讀數(shù)及密度的計算是基礎,有關物體體積的測量是難點.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周末臨沂大霧彌漫 | B. | 冬天,霜滿枝頭 | ||
C. | 蠟燭燃燒流出的“燭淚” | D. | 包子鋪蒸籠旁的“白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 | |
B. |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 | |
C. | 用黃銅片在銅片上刻劃實驗說明合金一般比純金屬硬度大 | |
D. | 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是為了防止液滴四處飛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春天,護城河畔柳枝搖曳 | B. | 夏天,曲江池內荷花飄香 | ||
C. | 秋天,觀音禪寺落葉紛飛 | D. | 冬天,終南山色瑞雪飄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向右移動,A的示數(shù)減小 | |
B. | P 向左移動,V1的示數(shù)增大 | |
C. | 無論P 向哪側移動,V1與V2示數(shù)的差值增大 | |
D. | 無論P 向哪側移動,V2與A示數(shù)的比值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力臂逐漸變小 | B. | 阻力臂逐漸變大 | ||
C. | 動力F與動力臂乘積不變 | D. | 動力F逐漸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有關系 | |
B. | 人用力壓彈簧時會感覺到彈簧對人有彈力的作用,這個彈力的施力物體是彈簧 | |
C. | 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書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 |
D. | 地面上的人受到地球的重力的作用,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人對地球沒有力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