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同學測量課本的寬度三次,記錄結果為:17.42cm,17.40cm,17.41cm則課本寬度為( 。
A.17.41 cmB.17.40 cmC.17.405 cmD.17.42 cm

分析 在測量長度時,通常采用取多次測量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故只要計算出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結果的確定時,還要注意小數(shù)位數(shù)的保留規(guī)則與測量值相同.

解答 解:
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課本寬度最終應記錄為:L=$\frac{17.42cm+17.40cm+17.41cm}{3}$=17.41cm,故A正確.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在長度測量時,減小誤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計算平均值時,所得結果無論是否能除盡,都要將小數(shù)位數(shù)保留成與測量值相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某瓶氧氣的密度是4.5kg/m3,給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frac{1}{5}$,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3.6kg/m3;容積是20L的瓶子裝滿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則瓶內煤油的質量是16 kg,將煤油倒去4kg后,瓶內剩余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科學探究,不僅能學到很多物理知識,還能學習科學家們的研究方法
B.儀器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工具
C.科學家有廣博的知識,對于科學家得出的結論就不應該再去懷疑
D.進入實驗室進行科學探究要遵守實驗室的操作規(guī)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所示,老師將廢棄燈泡的玻璃外殼小心打碎,留下燈頭和固定兩根引線的玻璃心,將與之相連的燈絲去掉,利用燈頭把玻璃心與一盞“220V 40W”的燈泡串聯(lián)接入家庭電路中,此時燈泡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發(fā)光.然后用酒精燈加熱玻璃心,當玻璃心發(fā)黃變紅時,燈泡能(選填“能”或“不能”)發(fā)光.這時移走酒精燈,燈泡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發(fā)光.這個實驗說明常溫下的玻璃是絕緣體,高溫下的玻璃變成了導體.某些物質在溫度極低時,電阻會變成零,這就是超導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這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chǎn)生;某同學用抽氣機抽取玻璃罩內的空氣,就聽不到玻璃罩內手機的鈴聲了,這說明真空不能傳聲.釣魚時不鞥大聲喧嘩,因為魚聽到人聲就會被嚇走,這說明液體可以傳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小明和小麗測同一支鋼筆的長度,小明測得結果是12.82cm,小麗測得結果是12.8cm,那么,
(1)如果這兩位同學在測量時都沒有發(fā)現(xiàn)錯誤,那么結果不同的原因是這兩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2)如果這兩位同學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都是毫米,則小麗同學的結果是錯誤的,原因是沒有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某電路中只有兩個用電器,用電流表測得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 0.15A和0.3A,則這兩個用電器一定是并聯(liá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中,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
   冬天搓手取暖
B.
   彎折的鐵絲發(fā)熱
C.
 燒水時水溫升高
D.
  下滑時臀部發(fā)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于對密度公式ρ=$\frac{m}{V}$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種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某種物質的密度與體積成反比
C.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只是在數(shù)值上等于質量和體積的比值
D.單位質量某種物質的體積越大,密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