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關于宇宙的產生的看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宇宙產生于氣候的變化                                 B. 宇宙是電閃雷鳴造成的

C. 宇宙沒有起源,是天然而成的                       D. 多數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于15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D 【解析】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指:宇宙誕生于大爆炸,并且爆炸引起了宇宙膨脹,而這種膨脹還在繼續(xù),宇宙大爆炸是現(xiàn)在科學家解釋宇宙形成中最合理的一種理論,其中譜線紅移現(xiàn)象是最有力的證明.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7.2 彈力-《課時同步君》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如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長量Δx,根據多組測量數據做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

⑴ 當在兩根橡皮筋上都懸掛重力為8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___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長量為__________cm.

⑵ 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的測力計,則用橡皮筋_______(A/B)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A/B)制成的測力計測量的精確程度高.

⑶ 橡皮筋B制成的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最大值為______N.

16 8 B A 15 【解析】解答:(1)由圖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N的情況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況下,橡皮筋伸長量△x與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變化關系為一直線,說明橡皮筋的伸長△x與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數的關系,FA=kA△xA,FB=kB△xB, 由圖知,當FA=5N,△XA=10cm,;FB=10N,△XB=10cm, 將上面的數據分別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課時同步君》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 7.1 力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在跳板跳水這一運動項目中,運動員對跳板施力的同時,也受到跳板對他的作用力,但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卻不同,前者主要改變了跳板的____,后者主要改變了運動員的____。

形狀 運動狀態(tài) 【解析】解答: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推、拉、提、壓等作用叫力的作用;運動員對跳板施力時,跳板的形狀發(fā)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同時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跳板對運動員施加反作用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課時同步君》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 7.1 力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不會產生力的作用

B. 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

C. 一個物體也會產生力的作用

D.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

B 【解析】解答:A. 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例如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故A錯;B.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在產生力的作用時,一定同時存在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是成對出現(xiàn)的,故B正確;. C錯誤;D. 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例如:兩個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并接觸的木塊間沒有推、拉、擠、壓等作用,沒有發(fā)生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一章 第三節(jié) 探索宇宙 同步測試 題型:填空題

根據物體尺度的大小,按________→電子→原子核→分子→生物體→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的順序排列.

夸克 【解析】銀河系是宇宙中數十億個星系中平凡的一員; 太陽系置身于銀河系之中;地球在離太陽比較近的第三條軌道上運轉;各種星球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中子又是由夸克組成的. 故答案為:夸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一章 第三節(jié) 探索宇宙 同步測試 題型:單選題

在太陽系中屬于衛(wèi)星的是(  )

A. 金星 B. 太陽 C. 地球 D. 月球

D 【解析】地球、金星為圍繞太陽轉動的行星;太陽為能夠發(fā)光發(fā)熱的,是離我們最近的恒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wèi)星; 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現(xiàn)有器材如下:電源(電壓恒定但未知),四個定值電阻R1(5Ω)、R2(10Ω)、R3(15Ω)、R4(20Ω),標有“×Ω1A”的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可用量程:0~3V、0~15V),電流表(可用量程:0~0.6A),導線,開關.

(1)設計并正確連接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把定值電阻R1接入圖甲中的A、B兩點之間,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_____端(選填“左”或“右”).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V時,則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A.

(2)分別用定值電阻R2、R3、R4依次替換R1,重復(1)的實驗步驟.根據所得的四次試驗數據繪制出I-R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______.

(3)以下實驗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本實驗研究方法不相同的是______.

A.探究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時,控制用相同動滑輪提升不同重物

B.探究鋼尺的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時,控制鋼尺發(fā)聲的響度相同

C.探究水蒸發(fā)快慢與溫度的關系時,控制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的空氣流速相同

D.探究保溫瓶的保溫性能與瓶內水量的關系時,控制同一保溫瓶及外部環(huán)境相同

(4)使用R4進行實驗時,剛一閉合開關,就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恰好為2V,為了用以上四個定值電阻完成實驗且確保電路安全,應控制A、B兩點之間的電壓在______范圍內.

(5)使用R4進行實驗時,如果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則電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R4______(選填“短路”或“斷路”). 要想完成實驗也可以利用______等效替代R4.

右 0.4 反比 B 2-3V 斷路 R1和R3串聯(lián) 【解析】(1)閉合開關前,需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故將滑片移到最右端; 電流表的示數: (2)根據圖乙中4個點的坐標,由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 ,在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本實驗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ACD都運用了控制變量法,而探究鋼尺的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時,不光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同學們在進行“什么情況下磁可以生電”的探究.實驗中嘗試采用①增強磁場②增大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③用多匝線圈的一邊代替導體ab④讓導線傾斜切割磁感線⑤導體ab換成粗導體的方法來增大感應電流.能明顯增大感應電流的方法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B 【解析】感應電流的大小主要與磁場的強弱、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有關;用多匝線圈的一邊代替導體ab做切割磁感線也可以增大感應電流,導線垂直切割磁感線效果最好,導體ab換成粗導體,效果不太明顯;因此明顯增大感應電流的方法是①②③。 故答案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八年級《第五章 光現(xiàn)象》單元綜合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橋在水中形成倒影.下列關于“倒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它是橋的影子 B. 它是橋的實像 C. 它是呈在水底的像 D. 它是橋的等大的虛像

D 【解析】橋在水中形成倒影.“倒影”為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與物體等大,即像與物對稱,且為虛像。 故D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